摘要:近日,宿迁市民孙先生向扬子晚报“紫牛问政”平台反映,家中自装修入住便饱受电梯低频噪音侵扰,耗资近百万购置并精心装修的新房,竟因这恼人噪音而无法入住。孙先生虽多次与开发商及物业沟通,但问题始终无法解决。4月9日,记者实地探访孙先生家中,的确听到“嗡嗡嗡”声。与此
近日,宿迁市民孙先生向扬子晚报“紫牛问政”平台反映,家中自装修入住便饱受电梯低频噪音侵扰,耗资近百万购置并精心装修的新房,竟因这恼人噪音而无法入住。孙先生虽多次与开发商及物业沟通,但问题始终无法解决。4月9日,记者实地探访孙先生家中,的确听到“嗡嗡嗡”声。与此同时,当地相关部门虽积极介入,但截至目前仍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搬新家后频遭噪音困扰,无奈携家搬离
2019年,孙先生斥资69万余元,在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的绿地蕊苑小区购置了一套位于8栋2401室的顶层房屋。2023年,房屋顺利交付,孙先生满怀期待地投入资金精心装修,并于次年欢欢喜喜地搬入新居。然而,好景不长,烦心事接踵而至。
“只要电梯开始运行,家里就会传来‘嗡嗡嗡’的噪音,听得人心里直发慌。”孙先生无奈地向记者表示,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噪音显得格外刺耳,“有时候刚一入睡,就被这噪音吵醒,而且时间不定,听得多了,脑袋都晕乎乎的。”
孙先生一家四口,他和妻子都是上班族,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念小学。“因为电梯噪音的干扰,我们夫妻俩白天上班时还会出现幻听,耳朵里时不时就会响起‘嗡嗡嗡’声,情绪也变得抑郁起来。”孙先生介绍说,两个孩子更是深受其害,“他们晚上在家写不好作业、睡不好觉,白天上课也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发现问题后,孙先生立即向物业和开发商反映情况,但经过多次交涉,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总是推诿责任,说电梯质量没有问题。”孙先生表示,此事拖了四五个月后,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他们不得不搬离了新家。目前,孙先生一家只能和父母挤在一起居住,“真是有家不能回啊。”孙先生感慨万分。
记者实探:噪音确实存在,检测数据显示超标
4月9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访了孙先生所居住的小区。据悉,该小区由宿迁锦创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相关资料显示其为绿地控股集团旗下企业。而负责小区物业管理的则是嘉诚新悦物业。
孙先生的家位于8栋一单元2401室,地处顶层。该单元采用一梯两户设计,另一户尚未入住。值得一提的是,电梯与孙先生家入户门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米。当孙先生将大门紧闭后,记者在其家中无论是身处客厅还是卧室,都能清晰听到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嗡嗡嗡”声。尽管声音分贝不高,但长时间聆听确实让人心生烦躁。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这一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在昼间不应超过45分贝,夜间则不应高于37分贝。孙先生向记者透露,经专业检测,他家卧室夜间噪音已达到46分贝。
为进一步证实噪音问题,孙先生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于2025年3月17日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在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检测中,无论是250赫兹还是500赫兹的倍频带升压级数据,孙先生家的噪声测量值均高于国家标准。
随后,记者随孙先生一同登上楼顶进行实地查看。发现电梯的机房与电梯井并非垂直布局,而是直接安装在孙先生家的客厅和卧室上方,并通过混凝土楼梯与楼顶地面相连。孙先生介绍,他怀疑噪音产生的根源可能是机房位置设计不合理,或者是电梯在安装过程中未能有效采取减震措施,导致机房产生的噪音通过楼梯结构传导至家中。不过,这些猜测尚未得到实证支持。
相关部门积极介入,但问题仍难以破解
针对孙先生一家的遭遇,记者首先前往小区物业——嘉诚新悦物业了解情况,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关于电梯噪音问题,建议记者向开发商咨询。随后,记者又匆忙赶到位于宿迁高铁站附近的宿迁锦创置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称,电梯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但具体负责处理此事的人员外出办事,无法给出详细回复。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孙先生在与开发商和物业多次沟通无果后,自去年1月起,多次通过12345热线反映自家电梯噪音问题。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得知后,积极组织多部门上门协调,然而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记者从孙先生提供的一份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出具的处理意见书中看到,去年3月9日,区信访联席办联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分局、开发企业、绿地蕊苑物业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前往现场查看情况。经实地耳听,孙先生家卧室内确能听到电梯运行的声音。针对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问题,各相关单位进行了会商。区建设局认为,该电梯的安装是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的,并且已经通过验收。同时,要求开发企业对电梯机房采取防噪隔音措施。
然而,开发商在电梯机房周边加装隔音材料后,孙先生反映噪音问题并未得到改善。无奈之下,孙先生在今年3月花费4000多元,聘请了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噪音依然超标。此后,政府多部门又多次上门勘察,最终确认电梯不存在质量问题,且符合安装规范。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仝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仝局长介绍,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该小区所有电梯的质量和维保均符合国家规定。他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针对涉事电梯的噪音检测报告,报告显示该电梯机房噪音、轿厢噪音和开关门噪音均未超过制造单位规定的允许值。仝局长表示,他们非常理解孙先生一家的困境,但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综合行政执法局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
截至目前,孙先生家的电梯噪音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此事似乎陷入了难以破解的僵局。至于问题究竟源于前期机房规划的疏漏,还是后期降噪措施执行不力,目前尚无定论。不过,记者了解到,这一难题并非无解之题。市场上已有众多专业从事电梯噪音治理的公司,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服务费用可能相对较高。
多说一句:还一个宁静的居住环境
记者向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咨询后获悉,孙先生家中的电梯噪音问题,其频率主要集中在500赫兹以下的低频段,且主要传播途径为通过建筑结构固体传导。低频噪音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不仅会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潜在威胁,还容易引发心理层面的不适。长期处于低频噪音环境之中,不仅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紊乱,还会导致情绪波动、易怒以及神经衰弱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住宅楼房越建越高,电梯日渐成为生活“必需品”。然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免产生声响,而住宅是以生活为目的的区域,安宁环境则是起居休息的基本需求。相关责任主体应当履行自身的维保职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和日常维护,如有噪声污染问题,应进行针对性解决,进而实现对低频噪声的有效防控。我们希望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开发企业,能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助力孙先生一家早日回归宁静的居住环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