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来,我和同事承担一项课题:探寻中华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根脉。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华夏文明又源于何方?从庙底沟到二里头,从殷墟到三星堆,这一串串历史的足迹,仿佛引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望远古。
两年来,我和同事承担一项课题:探寻中华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根脉。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华夏文明又源于何方?从庙底沟到二里头,从殷墟到三星堆,这一串串历史的足迹,仿佛引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望远古。
在这艰辛而又丰饶的精神之旅中,我被一朵古老而绚烂的花深深吸引——那就是仰韶文化的“重瓣花朵”。走进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大厅穹顶上的花瓣纹让人震撼。在代表性展品花瓣纹彩陶盆上,以黑彩绘出多组交错的弧线、三角、圆点等,组成一周连续的花瓣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花开中国》,以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为理论依据,以历史发展轴线的顺序,讲述庙底沟的仰韶文化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其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严文明先生提出了这个极富诗意的构想——“重瓣花朵”式的文明格局。他描绘了中国史前时代一个以中原为核心(花心),四周环绕着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层层花瓣。这一构想如同一朵盛开的重瓣花朵,花心稳健,花瓣多姿,共同绘就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辉煌篇章。
古汉语里,“花”与“华”同音,“华”的本义即为“花”。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文明的象征。这种向心力犹如绽放的中华文明之花,见证了史前时代中原地区文化的繁荣与辐射力,亦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昭示着史前文明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迈进。
文明基因的传承总在器物与风物的交相辉映中完成嬗变。当黄河中游的庙底沟先民以矿物颜料勾勒出第一片重瓣花纹时,华夏文明之花开始如蓓蕾般悄然萌动。这在距离庙底沟不远的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可见端倪,其展出的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烈火熔铸的青铜,镶嵌本土崇尚的绿松石,这个方寸之器,以“金玉共振”的方式寓涵九州,勾勒出地域辽阔、族群多样、文化多元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轮廓。
而在相距甚远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铜牌饰和牙璋。这些文物从形制、纹样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关系。有学者通过现代科技实证了三星堆文化和商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三星堆铜器的铸造技术、所用原料都可能来自殷商的核心区,这一发现驳斥了所谓的三星堆文化“西来说”,更彰显了文化互动催生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重瓣花朵”式的史前文明格局,在仰韶文化中期完成“文明向心”的建构后,便如同车轮般滚滚向前。从庙底沟、二里头再到洛阳市洛邑古城,在这片阡陌相连的土地上,不同年代的文化场景互相勾连,仿佛历史长河中的一圈圈涟漪。
4月,洛阳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花节,形态各异的牡丹竞相绽放,色彩斑斓,端庄秀雅。从牡丹花海到涧西工业遗产街区的“东方红”拖拉机雕塑,从应天门遗址的3D灯光秀到洛阳牡丹博物馆的数字化展厅,唐代白居易所写“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赏花盛况再度显现,历史记忆也以新的形态获得重生。
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不仅在于外表的华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其层叠绽放的层次美学,恰似“重瓣花朵”的壮丽意象。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的“姚黄”等品种,其花瓣层叠之态正暗合文明交融的层累制构造。一朵朵风姿绰约的牡丹,仿佛庙底沟“重瓣花朵”的历史回响,映照出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昌盛。
春秋流转,沧海桑田。从仰韶彩陶的几何花瓣到洛阳城的万千牡丹,从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到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纹饰,从昆明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到新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重瓣向心”的生长逻辑。正如洛阳牡丹嫁接需保留砧木根系一样,中华文明创新始终深扎传统土壤,形成费孝通所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体格局。
这种文化的向心力在空间维度同样清晰可辨。在成功申遗的北京中轴线上,“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与雄安新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的规划形成时空对话,恰似牡丹栽培中“老枝新发”的生命传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增强文化自信。
回顾这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探寻之旅,我在洛邑古城看到汉服少女发间簪花与庙底沟彩陶纹饰遥相呼应,恍若听见文明根系在历史地层中的深沉律动。正如那层层叠叠的“重瓣花朵”常开不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不朽价值。
《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每一次文化交融时绽放新的花瓣。在《史记》中,司马迁深谙中华民族统一发展的历史趋势及重大意义,记载了大量有关国家统一不断加强的史实,如《大宛列传》详载大宛和西域各族“引领内乡,欲观中国”。而如今,“China Travel”就像一把钥匙,让外国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绽放出文明交流互鉴之花。(吉哲鹏)
来源:水月岚曦8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