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入疾病分类名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症定义为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异常或者过度脂肪蓄积性疾病。
本节目由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运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播出。
本期嘉宾:运城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王晓婧
嘉宾 王晓婧
1.什么是肥胖?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入疾病分类名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症定义为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异常或者过度脂肪蓄积性疾病。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按照我国标准,中国成年人(≥18 岁)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经超过50%。评价的方法较多,我们常用的有:
第一是传统体质指数(BMI),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我国标准肥胖BMI≥28.0,超重24.0≤BMI
第二种是根据体型,主要是腰围,反映的是腹腔内脏脂肪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心型肥胖,男士正常<85cm,腹型肥胖≥90cm,女士正常<80cm,腹型肥胖≥85cm。
第三种常见的是体脂比,也是反映内脏脂肪含量的多少。成年人体脂比超过 25%(男性)或者 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简单的办法我们可以用人体成分分析来看体脂比。
2.肥胖有哪些危害?
在我们的体重门诊中,我们评估两方面,首先是肥胖的原因,是否可能有一些继发性原因导致肥胖呢?比如内分泌的疾病?第二就是评估肥胖是否导致了一些并发症,因为肥胖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代谢是否健康。肥胖被证明与多种健康风险密切相关,从心血管疾病到糖尿病,从肾脏功能受损到内分泌系统紊乱,肥胖的影响几乎遍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3.减重有什么好处?
肥胖的人群,减少现有体重的5%,血压、血糖、血脂会下降;减重10%,没出现糖尿病的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会显著改善血压、打鼾症状,关节疼痛好转,还会改善女孩子月经紊乱或者不孕不育;减重15%以上,一些病程短的初发糖尿病患者会实现糖尿病逆转,并且其他代谢指标也会显著好转,比如血压可能会正常,脂肪肝会减轻,精神面貌会明显不同,好处多多!
4.如何做好减重增肌?
肥胖的治疗我们也叫减重,找是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这里要强调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减少体重就是减少脂肪。
我们来看看人体成分分析。
这里就反映我们的体重、肌肉、体脂情况,我们是要减少体脂,增加肌肉。大家再看看这位患者,实现了体重下降,但是大家看看体脂和肌肉的变化,体重减少的反而是肌肉,他的体脂居然是增加的,这就是错误的减重!所以我们说,减脂加增肌!
我们来看看这是靠节食不运动或者运动少来维持体重的患者,比如长期不吃晚餐,可能结果是这样
即使体重指数是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脂肪超标,而肌肉相比略显不足。那么如何做到减重增肌?要会吃会动。今天我们主要从吃来说,就是膳食营养,必须做到均衡膳食。
这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中国居民每日膳食营养,我们每天要吃够这么多的营养素,强调一下,把这些根据个人习惯按照早中晚三餐1:1:1或者1/5 -2/5-2/5分配,这里强调晚餐一定要吃,这样才是均衡膳食。
再具体一点,每天建议要吃这些:
1.主食:女性3-4两;男性4-5两(为生重,根据体重变化),建议粗杂粮占1/3,(3-6个拳头)
2.蔬菜:1-2斤,深色蔬菜占1/2,(1-2捧)
3.水果:3-4两,两餐之间进食,(一天一拳头)
4.肉类:2-3两,(2-3个掌心)
5.鸡蛋:1个
6.奶制品:300-500毫升纯奶或者40克奶粉
7.豆制品:豆腐2两或半两黄豆或300毫升豆浆
8.烹调油:20g(植物油)
还有一些小窍门:
① 进餐时间:早6:30-7:30,午11:30-12:30,晚17:30-18:30,睡前2小时不进食 。
② 进餐顺序: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③ 进餐要求:细嚼慢咽,早餐15-20分钟,中餐晚餐30分钟,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④ 特别注意:少吃零食,少喝饮料,避免油炸高热量食品,避免夜宵。
编辑:郭海龙
更名公告:
讲好运城故事,传递运城声音。
运城广播电视台FM104.2运城综合广播和FM101.9运城文艺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更名为【运城广播】。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交通路况、全天帮办。
您参与节目互动的方式:关注【运城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也可以拨打热线2339200 2339300了解详情。公交线路绕行公告
关于销户的公告
13日启幕,跟纪连海“走读运城”
运城一景区开门迎客
关公文创又上新!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处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处理。【联系方式】邮箱:yctv1019@163.com重要提示
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有手机就可以收听FM104.2运城综合广播、FM101.9运城文艺广播哟~来源:运城交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