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助诊疗AI到质子治疗 成都正走向癌症治疗前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8:25 1

摘要: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数量达到482.47万,世界人口标准化死亡率达到96.47/10万,肿瘤仍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数量达到482.47万,世界人口标准化死亡率达到96.47/10万,肿瘤仍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9月,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举行,这个中国西部地区鲜有入选口头报告团队的大会,今年邀请了成都团队进行报告分享,让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质子治疗系统、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等已经在成都落地开展,成都的癌症治疗水准走在全国前沿。

汇聚世界目光

“成都造”癌症辅助诊疗AI亮相国际

9月7日,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刚结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胸外科、成都市肺癌专病中心主任杨懿的团队就被来自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围了起来,纷纷向其了解刚刚团队在报告中提到的“KONGMING(孔明)”系统。“这个系统有英文版吗?怎样获取?我年底将去非洲支援,想把它带过去。”德国专家询问。

这个备受关注的“KONGMING(孔明)”,是杨懿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于肺癌多学科诊疗(MDT)智能辅助系统,医生可以把它对于复杂疾病的理解能力、对于循证化方案提供的能力作为辅助工具,在多学科(MDT)协作中获得更为客观、高效的诊疗思路依据。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突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各学科联手起来针对一个病种给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已经被证实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结局。”杨懿向记者解释,但目前,MDT的开展在很多地方都不甚满意,临床上各种指南、数据的更新速度快,不同学科之间出现选择偏倚,不同层级医院之间对于循证医学证据掌握和使用有较大差别,此时,通过AI可获取更全面、更科学、客观的方案。

“KONGMING(孔明)就是这样的一个辅助系统,它出生在成都,和历史上的孔明一样,我们希望它承担起军师的角色。”杨懿表示,目前,KONGMING(孔明)研发还在持续,未来其也许会覆盖四川,走向全国、全世界,推动不同地区规范化治疗的开展。

全国首批开展

质子治疗系统落地成都

在癌症治疗方面,成都走在前面的不止AI系统。今年,西部首个质子治疗系统落地成都,9月10日,首例完成治疗的患者李女士来到四川省肿瘤医院进行首次复查。

“就当前情况来看,状态非常不错,治疗效果达到预期。”拿着李女士的检查报告,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二病区副主任医师黄叶才说。

占据整个房间,和天花板几乎等高的巨大机器,配备了6个屏幕的治疗操作监控室。在这个全国首批,西部首个的治疗系统里,质子将被加速至接近光速,凭借独特的“布拉格峰”效应,实现能量的定向精准释放:质子束在穿透健康组织时能量沉积极低,仅在抵达肿瘤病灶的瞬间释放峰值能量,对肿瘤进行“定向爆破”。

据了解,与常规光子照射相比,质子治疗只在肿瘤所在位置留下辐射剂量,肿瘤周围的器官、组织几乎不受影响。这使得很多以前没法治的肿瘤,找到了治疗方法。黄叶才举例,紧贴脑干的肿瘤,光子照射可能会辐射周围组织,导致脑损伤,不敢轻举妄动,但质子治疗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正常器官,为患者提供治疗机会。对儿童肿瘤患者,质子治疗也能更好地保护发育中器官,降低第二原发肿瘤风险。

“质子治疗是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其在成都成功落地,代表着成都肿瘤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黄医师兴奋地说。

西部领先水平

成都粒子植入治疗趋于成熟

9月12日上午10点,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蒲吉穿上手术服,准备开始今天的第一台手术。与以往不同,这台手术的实施地点不在手术室,而在放射治疗中心的CT室。“这是一台粒子植入治疗手术,在CT影像的辅助下,我们要将放射物质放进患者的肿瘤内,进行精准放射治疗。”蒲吉向记者解释。

传统肿瘤放疗从外部照射肿瘤,但粒子植入治疗是从内到外实现局部高剂量辐射。其最大的优势是精准定位,作用直径1.7cm,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为外放疗后复发的肿瘤和重要器官靠得很近的肿瘤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

“就像今天的这位患者,她此前已经放疗过,现在直肠旁再次出现肿瘤,用传统方式进行再程放疗,会出现肠道出血、溃疡甚至穿孔的可能。”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太国说,“但使用粒子植入治疗,就能只对肿瘤实施精准‘爆破’,避免‘误伤’肠道及周围组织。”

据了解,成都是西部粒子植入癌症治疗较早开展且技术成熟的地区之一,其临床应用时间、技术积累和设备配置均处于领先水平,在成都市级公立医院中,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最先开展,走在前列。“现在已经有医院开始尝试‘3D打印+粒子植入’,进一步减少植入时误差,这是一种新趋势。”刘太国说。

癌症诊疗的未来

或像高血压一样实现慢病化

近年来,成都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突破不止于此。1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发布推文,医院成功申报前沿治疗试点项目,引入“溶瘤腺病毒H101(注射、灌注)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技术”,可通过基因改造的腺病毒,选择性感染和杀死肿瘤细胞;3月,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的TROP2抗体偶联药物宣布上市,可用于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同月,“四川造”超高剂量率电子射线放射治疗系统e-Flash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临床试验,这一全国首创的放疗技术,有望“秒杀”癌细胞……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癌症治疗的未来是怎样的?采访中,所有专家给出了同样的回答——癌症慢病化。未来,癌症可能会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愈率就越高,对于医疗手段尚且无法完全消除的,可以控制癌细胞的成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目前,癌症慢病化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杨懿说,“以肺癌为例,一些早期肺癌可以取得治愈的结果,晚期肺癌中,一些特殊突变基因现在的治疗也可以帮助延长患者生存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文/图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