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被电子垃圾收割,消费是智商税?别急着下结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18:00 1

摘要:粉红税大家都听过,“电子消费税”你知道是啥吗?没错,就是男人爱买的鼠标、键盘,现在成了媒体口中的“电子垃圾”。这年头,男人多买几件电子产品,为啥就成“人傻钱多”了呢?“男性电子消费是智商税”这个观点,到底能不能站住脚?

粉红税大家都听过,“电子消费税”你知道是啥吗?没错,就是男人爱买的鼠标、键盘,现在成了媒体口中的“电子垃圾”。这年头,男人多买几件电子产品,为啥就成“人傻钱多”了呢?“男性电子消费是智商税”这个观点,到底能不能站住脚?

首先,咱来分析分析男女性用品到底谁更“智商税”?

先来看看女性消费市场。一支口红成本多少钱?零售价多少钱?业内人都知道,口红的原材料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加上品牌溢价、包装营销,卖个三五百不算事儿。奢侈品包包更是如此,成本几千的包卖几万块,只要加上品牌故事和代言人,照样有人排着队买。这么暴利的生意,怎么就没人说这是智商税呢?

反观电子产品,一个机械键盘再贵,能有一个奢侈品包包贵吗?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女性买昂贵化妆品没人吐槽,男性买个好点的键盘就要被说交智商税?这标准是不是有点双标啊?

其次,说电子消费是男人的智商税,问题是这个市场真的是男性主导吗?

不可否认,很多人一提到电子产品,率先联想到的就想到宅男,大家都觉得这是男性的专属领域。但看完数据你就会发现,这纯粹是刻板印象。一项调研显示,电子产品的消费群体男女比例接近1:1,其中女性占比高达47%!

特别是手机、平板、耳机、笔记本电脑,女性下单的时候可一点不手软。

而且,这电子产品到底该怎么定义?鼠标键盘算的话,那各种美容仪、脱毛仪、电动牙刷是不是也包含在内?这些东西怎么就没人说是智商税了?

所以,有问题的不是电子产品本身,更不是电子消费市场,而是有些人刻意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男性消费。说白了,就是对性别和消费的固有印象在作祟。

另外,啥是智商税呢?就是你花了大价钱,但这东西要么屁用没有,要么价值远远配不上它的价格。你不是在为产品本身买单,而是在为一个被精心编织的谎言、或者一个纯粹用来装点门面的Logo交学费。

所以,衡量一样东西是不是智商税,关键不是看价格,而是看背后有没有真材实料。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键盘能卖到上千块,一款手机能卖到五六千?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其实啊,大部分成本都花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那就是研发。

先说几个震撼的数据,华为光是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就达到了969.5亿,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费用为309亿元。从2020年到2024年,小米研发费用从93亿直接冲破了至220亿。就连不太以研发见长的联想,每个季度也要投入5亿多美元搞研发。那些顶尖的半导体企业研发投资额更是惊人。

所以说,咱们买的每一个电子产品,价格里都包含了这些企业巨额的研发成本。这不是在交智商税,而是在为科技创新买单!你付的钱正在推动科技进步!

反过来看美妆行业呢?大部分化妆品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到收入的2%,营销费用却高达20-30%。钱花哪儿去了?请明星代言、网红推广、广告投放... ...说白了,大部分钱进了网红博主和明星的口袋。79块钱一只的眉笔,主播为啥问心无愧的说划算?因为你下单了,他的钱包才能鼓啊!

这么一比,问题很明显了,到底啥产品才是真正的“智商税”?是那些投入真金白银搞研发的电子产品,还是靠明星网红带货的化妆品?

而且,男女性消费心理本来就有差异。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女性通常对色彩和气味更加敏感,这从原始社会采集果实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女性会买很多不同颜色的口红、衣服,可能不那么在意实用性和性价比,而是更关注外观和情感体验。

但男性通常更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所以他们消费者的时候会深入研究参数、性能、表现等等。当一个男性愿意为某样电子产品花钱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产品确实有其价值所在。

与此同时,这不也说明男性其实更不容易被忽悠吗?他们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经过理性考量的。资本想像收粉红税一样收割?门都没有。

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这个:社会允许女性通过消费取悦自己,买化妆品、做美甲、做头发都是天经地义。怎么男性买点电子产品获得快乐就成了智商税呢?如此评价,是不是有点双标了?

况且,男性工作压力大,有点兴趣爱好怎么了?下班后敲敲机械键盘听听清脆的声音,用着顺手的鼠标打打游戏,看着酷炫的RGB灯效放松心情,这有什么不对?这难道不是一种合理的减压方式吗?

说到底,“智商税”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它把消费者的选择简单粗暴地划分为聪明和愚蠢,反而忽视了消费行为背后的复杂性和偏好性。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只要守住道德底线、不影响他人,为什么要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什么女性的消费方式就被大家认同,换成男性的就要被嘲讽?

大家不妨放下对男性消费的偏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高低对错之分。只要这个消费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那这钱花得就值。

最后要说的是,当一个人嘲笑别人的消费选择之时,他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偏见和无知。

来源:宏哥谈商论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