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人利用AI进行资产配置,核心是靠低门槛工具+结构化流程,把复杂金融分析转化为可落地的决策方案。
编辑/江韵 图文/AI生成
普通人利用AI进行资产配置,核心是靠低门槛工具+结构化流程,把复杂金融分析转化为可落地的决策方案。
1. 财务诊断与风险匹配
- 工具:
- DeepSeek(国产AI):导入银行卡/支付宝账单,自动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分析,结合风险问卷(如“能否接受半年亏10%”)定风险等级。
- 蚂蚁财富「智配宝」:依托备案模型,生成保守型(债70%+现金20%+股10%)、平衡型(股40%+债50%)等标准化方案。
- 步骤:
1. 传3-6个月收支数据,AI识别消费结构(如餐饮20%),标记“隐形消费”(如直播间购物)。
2. 聊天式测风险偏好,AI出1-10分评分,比如7分适合“股50%+债40%+另类10%”。
2. 市场数据整合与调仓
- 工具:
- OPEnBB(开源平台):一键查全球股市、加密货币数据,生成行业对比热力图(如“能源股折价18%,科技股溢价12%”)。
- 腾讯理财通AI助理:解析美联储加息、政策利好等影响,如提示“新能源车或回调,建议减仓10%”。
- 步骤:
1. 输股票代码(如AAPL),自动出PE、PB等指标与行业中位数对比图。
2. 设股债比(如6:4),AI随市场调整,比如沪深300市盈率超历史70%分位时,股配降至50%。
1. 生成相对价值基准
- 工具:
- qlib(微软开源平台):用内置模型,输“PE15%+净利润增速>10%”,自动筛低估股。
- 同花顺iFinD:AI因子筛选“市盈率分位
- 步骤:
1. 选“多因子模型”,输营收增速、RSI等指标,AI算个股相对行业估值偏离度(如“消费股PE低行业25%”)。
2. 结合OpenBB的蒙特卡洛模拟,定估值区间(如基金净值1.2-1.5元)。
2. 跨资产配置与再平衡
- 工具:
- Wealthfront(美国智能投顾):按投资理论生成“股60%+债30%+另类10%”组合,调预期收益。
- vn.py(国产量化框架):监控跨市场价差(如A股与港股中国平安),价差超2倍标准差自动调仓。
- 步骤:
1. 输目标(如“5年攒50万首付”),AI拆月存额,荐低风险组合(如国债+货基)。
2. 设止盈线(如收益20%卖50%),AI预警市场过热,比如某用户靠此逃顶光伏,锁35%收益。
【备注: 自2018年12月起,Wealthfront的移动端财富管理服务(如日常财务规划、教育储蓄、退休资金预测等)已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无需支付账户管理费。】
1. 数据隐私与合规
- 工具:蚂蚁财富「智配宝」(备案+联邦学习加密)、微众银行智能风控(同态加密+跌15%提醒)。
- 要点:选监管认证平台(如腾讯理财通),避开未备案工具;看隐私设置,优先“同态加密/联邦学习”。
2. 应对模型偏差与波动
- 工具:天天基金「风险红绿灯」(波动率超20%红警调仓)、腾讯云TI平台(防模型偏见)。
- 要点:AI推荐与基本面冲突(如科技股PE高但现金流负)时手动排除;每月用OpenBB做压力测试(如模拟地缘冲突)。
案例1:跨行业估值对比
- 工具:OpenBB(取数)+ qlib(筛标的)+ 腾讯理财通(调仓)
- 步骤:查能源/科技行业数据→输因子筛低估股→设股债比,AI随估值自动增减持。
案例2:基金组合优化
- 工具:蚂蚁智能研报系统(筛基金)+ DeepSeek(管组合)
- 步骤:筛“经理评分>80分”基金→AI分析持仓(如新能源基金集中度70%提示分散)→设季度再平衡,偏离5%自动调仓。
核心逻辑
用AI替代传统财务分析,数据驱动替代经验决策,分三步:
1. 数据整合:靠OpenBB等取全球数据,出行业对比表。
2. 模型构建:用qlib等建多因子模型,算资产相对价值。
3. 动态管理:借助智能投顾自动调仓,靠风控工具监控风险。
- 选低代码、合规工具(如DeepSeek、蚂蚁财富),不依赖复杂模型。
- 人机结合:AI给数据,人做最终决策(如排除基本面差的标的)。
- 持续学习:通过工具社区学因子设计等技能。
普通人无需编程或金融背景,靠AI就能搭建科学配置体系,实现从“经验投资”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来源:小羊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