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之所以清楚地记得是7月22日,一是因为这天我所乘坐的列车经过临沂时,只见满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车上的人都说,北京奥运火炬正在临沂进行传递活动;二是我的老部队三十八军,史称万岁军,是由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对
2008年7月22日,我因事去济南,登上了日照开往济南途经莒南的列车。
我之所以清楚地记得是7月22日,一是因为这天我所乘坐的列车经过临沂时,只见满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车上的人都说,北京奥运火炬正在临沂进行传递活动;二是我的老部队三十八军,史称万岁军,是由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对这个日子比较敏感。
那天,我在莒南临时买的火车票,因而是无座票,上车后连走了几节车厢,也没找到座位,人都满满的。当我又走进一节车厢,发现也是人员爆满时,知道再往后走也白搭,便停下了脚步,在前头第二三排座位中间站下了。过道里站着的乘客人挨人。
我站了一会儿,偶尔一转头,发现第一排的双人座上,靠窗的1号座位是空着的。虽说旁边站着不少人,却没有一个过去坐下,显然,这座是有人的。
瞅瞅空着的座位,我忍不住问坐在外边的乘客:“里边有人吗?”
答:“有人,一个小孩。”
既然有人,我也就不必操心了。
坐在第三排12号座位上的四十来岁妇女赶忙站起来,转过身来看看1号位的空座,对我说:“那个座位是我儿子的。我儿子到前面车厢里去了,一会儿回来。”她是听到了我的问话,才急忙起来告明此事的。
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妇女这才放心地坐了下来。
我问妇女“你儿子多大了?”
妇女说:“十四了。”
“上初中?”
“上初一,开学上初二了。”
我刚和妇女聊了两句,忽听得“啊——”的一声婴儿啼哭从我身后传来,忙回头,看到车厢门口挤着一位抱着男婴的少妇。男婴是挤的不舒服,在少妇的怀中一窜一窜地哭闹,抱都抱不住。我认得这位少妇,她可能不认识我。她是一位农村姑娘,前些年曾在我工作单位旁边的一家酒店打工,我仅仅和她照过几面,并未打过交道。她是刚从前边过来的,因为我从前边过来时,还没见她站在那儿。
我站着可以,让一位抱着婴儿的女人站着实在是说不过去。孩子太小,受了委屈就知道哭闹,全不知母亲的无奈。
我瞥了一眼1号位空座,心里不免打起了它的主意,于是跟那位妇女商量:“你儿子暂时还没回来,能不能让那位抱小孩的先坐会?”
妇女再次站了起来,瞅瞅1号位空座有点犹豫。
我说:“你看,孩子太小了,哭的抱都抱不住。让她先坐会,等你儿子来了再让她起来就是了。”
妇女看看抱着婴儿的少妇说:“行,就让她先坐会吧。”
见她松了口,我便对她说:“那就谢谢你了。”
妇女什么也没说,坐下了。
我赶紧对少妇说:“你先在那个座位上坐会吧。”
“我不坐了,一会还得起来。”她知道那个座位有人,所以不愿坐下。
“孩子哭闹是因为挤的难受。你快坐下吧,先别管那地方有人没人。”
听了我的劝告,她才顺从地过去坐下了。她还有两个包,净是孩子用品,我帮她塞在了行李架上。
我问她家是哪儿的,她说是莒南县县城西边某黄庄的。我又问她坐车上哪去?她说她爱人在平邑一家工厂上班,她们娘儿俩去找孩子的爸爸。
我们正说着话,一个半大男孩从前面车厢走过来,看到1号座位上坐着的抱孩子少妇,顿时愣住了。
我知道这个座位是他的了,忙对他说:“他们娘俩刚上车,没有座位。我跟你妈妈说了,让她先在你的座位上坐一会儿。”
少妇忙站起来,要让出座位。
男孩挺懂事的,对少妇说:“你坐着吧,我不坐了。”
我不由地夸奖了他一句:“孩子,你做得对,谢谢你。”
男孩说:“不用谢。”
这时候,男孩母亲又站了起来,也说:“让她坐在那儿吧。”然后叫儿子过去和她挤一挤坐在一个座位上。
儿子说什么也不过去,说他不累,站不多长时间就到站了。
妇女叫了男孩几次,男孩都不过去,只好自己坐下了。不过,她很快又一次站了起来,对我说:“你坐我这儿吧。”
见她要给我让座,我忙拒绝:“谢谢了,你快坐吧,我站会没事。”
但是,她真的让了出来,说:“我下一站就到了,你快坐下吧。”
我谦让,旁边的人都劝道:“你就别再说了,你没看着人家是真心给你让座的。”
见妇女确是诚心让座,我再次对女人道声谢谢,坐下了。
女人说:“谢什么?应该的。”
尽管妇女说是应该的,可让她站着我坐着,我的心里不踏实。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郭现义,1950年12月出生于山东莒南,祖籍甘肃庆城,1968年3月入伍,在陆军第38军112师334团1营1连服役提干,1978年1月调入石家庄步兵学校(陆军学院)任教员,1982年1月转业山东莒南工作,2010年12月退休。大专学历,出版有纪实文学《永不褪色的老红军郭凤海》,长篇小说《情系唐山——一位抗震救灾老兵日记》。
来源:鲁冰花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