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我们就能打赢关税战了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9:55 1

摘要:比如,中科院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贺滨说:“我们对老美的反制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应该对美国实行零关税”。对此,网友为其贴上了“投降主义”的标签。4月6日,社科院发布声明,撤销了政策研究中心。

近期,中美关税大战正式开启,引发全球关注。国内各路专家也在这样的背景下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比如,中科院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贺滨说:“我们对老美的反制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应该对美国实行零关税”。对此,网友为其贴上了“投降主义”的标签。4月6日,社科院发布声明,撤销了政策研究中心。

汇力基金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孟晓苏近期表示,中国想要打赢关税战就必须扩大内需,要扩大内需就必须恢复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言外之意就是要重新把房地产这把“夜壶”拿出来解决关税问题。

孟晓苏谈房地产

关于孟晓苏的说法,大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曾几何时,但凡我们遇到经济问题,都拿房地产说事,而且屡试不爽。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确实在前些年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堪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是经济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就不能被某一个产业裹挟。日本的广场协议也好,美国的次贷危机也罢,都是政府主动刺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让经济发展重回正轨。

前些年,我们在房地产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却出台了房地产金融“三支箭”政策。为何?因为我们知道依赖房地产发展经济的思路是不可持续的。

那么,如果按照孟晓苏的建议,恢复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能否有助于我们打赢关税战呢?笔者认为作用不大。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首先,中国房地产早已经发展过剩,不具备重回支柱产业地位的条件。

截止2023年,我国城镇住宅存量套数约5.5亿套,按户均2.5人计算,那就可以容纳13.75亿人,也就是全国所有人口。而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只有66.9%,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情况明显。

其次,房地产在实体阶段已经是夕阳行业,不具备创新性,也无法带动新的内需。

房地产发展过剩,意味着新建的必要性不大,实体阶段的开发、销售、居间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钢筋、水泥、玻璃、门窗、地砖、家具等行业都在萎缩,就业群体都在寻求转型。中介去搞直播、监理去送外卖、包工头去开网约车等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房地产过剩

改革之初,我们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口号。特朗普上台后,我们发现无论是要打赢贸易战、金融战还是关税战,重仓科技依然是目前的最优解。

因为“广场协议”、“次贷危机”殷鉴不远,人家早已经意识到房地产不是未来,而作为经济学家的孟晓苏怎么就这么没有预见性呢?

君不见在房地产绑架国民经济的这些年里,“先富带后富”成了一句笑话,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低欲望社会提前到来,“保交楼”成了中国特色。这些现象都不是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专家学者所乐见的。

科技才能引领未来,而不是房地产

不过话说回来,孟晓苏能说出“恢复”二字,说明他也承认近年来我们已经在逐渐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去房地产化”是大势所趋。

来源:层岚嘉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