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西这片充满民俗风情与深厚宗族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而人大代表始终是守护这份和谐的重要力量。近期,新塘镇发生的一起涉及两个村400 多人的坟山纠纷,在人大代表的积极作为下成功化解,为基层治理书写了生动篇章。快速响应:纠纷现场的“灭火队”4月
在广西这片充满民俗风情与深厚宗族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而人大代表始终是守护这份和谐的重要力量。近期,新塘镇发生的一起涉及两个村400 多人的坟山纠纷,在人大代表的积极作为下成功化解,为基层治理书写了生动篇章。
快速响应:纠纷现场的“灭火队”
4月2日,瓦塘镇三多村和三平村在马鞍岭(马鞍坟)后山的坟山问题上陷入僵局。三多村苏氏宗族的坟山在此已有百年历史,1991年重修时也得到了同族兄弟的一致认可。在贵港,宗族观念深入人心,祖坟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意义非凡。然而,三平村梁氏宗族却因苏氏重修的坟圈离自家太近,影响了通行,坚决要求铲除。
冲突一触即发,双方各30余人在现场对峙,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新塘镇人大代表梁献溪(三平村支书)、莫尚添(乌桕村支书)接到本村村民电话后,均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向新塘镇政府报备,联合镇平安法治办、镇司法所和其他人大代表组成调解专班,火速赶赴现场。调解专班中的人大代表凭借在当地积累的深厚群众基础,利用方言亲和力与宗族信任基础,迅速安抚双方激动的情绪。“大家都是喝着郁江这同一江水长大的乡亲,有话好好说,万事好商量!”代表们的话就像一剂镇定剂,让现场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认真开展调查,精确测量坟圈间距,绘制详尽的三维现场图。人大代表充分尊重本地调解习俗,迅速分头走访周边众多知情人,知情人提供的关键信息,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走访村内多名长者,厘清百年坟山权属沿革,收集关键证言。还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到现场见证调解,借助长辈的影响力稳定双方情绪,引导理性对话,为调解营造良好氛围。
图为4月2日,新塘镇人大代表、新塘镇乌桕村支书莫尚添(左三)到现场积极调解矛盾纠纷。
巧调纠纷:法理情交融的“智慧方”
人大代表深知,处理这类涉及宗族的纠纷,必须兼顾法理与人情。充分了解情况后,调解专班组织双方召开恳谈调解会。代表们以广西人重情重义的传统为切入点,说道:“咱们两村世代相邻,平日里互相帮衬,这份情谊可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因为坟山闹得不愉快,大家心里肯定都不好受。咱们都换位思考一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接着,代表们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等相关地方法规,深入浅出地为双方解读法律规定。例如,详细解释条例中关于土地相邻关系、墓地建设规范等条款在本次纠纷中的适用情况。同时,列举邻村因类似纠纷对簿公堂,最终不仅伤了和气,还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案例,让双方清楚认识到矛盾激化的严重后果,大大降低对抗情绪。
调解过程中,代表们运用积极倾听、情绪疏导等专业技巧,引导双方理性表达诉求。面对情绪激动的苏氏族人,代表们拉着他们的手,真诚劝解:“我们理解您对祖坟的深厚感情,在咱们镇,祖坟是根,但路是血脉。断了血脉,根又如何延续?大家一起商量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代表们还积极协调民政、土地规划等部门的专业人士,结合广西地区乡村土地规划的实际情况,为双方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建议。在协调过程中,代表们多次组织多部门沟通会议,针对双方争议焦点,如坟圈拆除范围、新界限划定等问题,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反复商讨,最终形成统一方案。经过多轮沟通协商,双方态度逐渐缓和,开始理性探讨解决方案。
图为4月2日,新塘镇人大代表、新塘镇三平村支书梁献溪(左二)与新塘镇平安法制办工作人员共同梳理纠纷调解。
长效治理:和谐未来的“压舱石”
4月3日,在人大代表与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苏氏拆除超范围坟圈,立碑为界,双方承诺互不干涉、和睦相处。这场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坟山纠纷得以圆满解决,辖区的和谐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周边群众对此纷纷称赞:“以往这类纠纷一旦闹起来,往往没完没了,这次人大代表介入后,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他们真有两下子!”
这次调解的成功,让人大代表们深切意识到,矛盾预防与长效治理才是维护基层和谐的长久之道。未来,人大代表将与村两委紧密协作,每月开展 “矛盾隐患排查日” 活动。活动期间,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将分组深入村民家中,以唠家常的方式引导村民主动倾诉矛盾与难题,重点聚焦土地使用、宗族关系等敏感领域。一旦发现潜在矛盾,便详细记录至 “矛盾隐患台账”,确保不遗漏任何细微的矛盾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人大代表还将助力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积极协助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其法律素养与调解能力,使其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重要力量。
图为4月3日,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双方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
此次坟山纠纷妥善解决,是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范例。新塘镇人大将持续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优势,不断完善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传播法治理念,推动部门协作,致力于构建和谐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为港南区的稳定繁荣添砖加瓦,让和谐之花处处绽放。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