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到海信,飞书如何助力消费电子企业效率飞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6:54 1

摘要:9月,海信董事长贾少谦披露全员切换飞书办公,过去几年里,小米、安克创新、科沃斯等消费电子头部企业也陆续迁移至飞书。

9月,海信董事长贾少谦披露全员切换飞书办公,过去几年里,小米、安克创新、科沃斯等消费电子头部企业也陆续迁移至飞书。

飞书到底做了什么?企业真的是因为“好用”才集体上飞书吗?

办公软件的市场早已成熟,OA、邮件、会议系统、ERP层出不穷,很多企业照样效率低下。

海信通过飞书打通审批、日程、资料、任务等多个系统,把原本分散的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并配合AI助手“星海同学”,让会议纪要、任务分发实现闭环。

这背后更深的变化是:信息流动更快,流程更顺,协作更高效。

2023年,安克创新在飞书发布会上透露,他们已经在平台上沉淀了超过400万份文档。

这是通过知识库和AI搜索功能,让跨国团队可以在秒级时间内找到过往经验、设计方案、合规信息等

安克97%的营收来自海外,团队分布在140多个国家。跨语言、跨时区、跨文化已经是日常。

飞书的实时翻译、多语言文档、AI问答等功能,成为“多国战队”的协作基础设施

2023年,科沃斯借助飞书建立“生产战情报告”系统,产线一旦出问题,系统会拉齐上下游部门进入“战情群”,实现信息秒级传达,交付效率提升了20%

这些功能实打实地解决了组织协作中的“卡点”。

从小米的经验来看,飞书最早在2020年就被引入,目的是解决内部协作割裂的问题。

当时,小米内部存在OA、邮件、云盘、会议工具分属不同系统的问题,信息极度分散,员工效率受限

飞书帮助小米打通这些系统,并通过“员工自发使用+体验驱动传播”逐步实现集团层面推广。

数据、业务、增长等核心指标开始在一个平台中聚合,形成组织层面的正反馈

SKG借助飞书搭建了完整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

短短几个月时间,110多个研发项目上线,项目延期率下降了20%。背后是研发、产品、市场等部门之间协作效率的提升。

当组织效率落地到流程、数据、任务这些具体环节时,就变成了看得见的“生产力”。

飞书的另一个价值,是“员工用起来”的工具。

在海信,很多年轻员工是自发转向飞书的。他们更习惯在一个平台上处理任务、沟通、记录和分享,而不是在多个系统间切换。

2024年,插座品牌公牛集团也上线飞书,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基于飞书 aily 打造了AI客服机器人“公牛智服”。

这一工具帮助客服将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分钟,新员工培训周期也从一个月缩短到一周

从一线员工的使用习惯,到管理系统的流程再造,飞书贯穿了组织的“神经系统”。

对消费电子企业来说,协同效率不仅影响日常运营,更直接作用于产品创新、供应链响应速度、市场节奏等关键指标。

在全球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企业不能只靠产品参数打天下。

组织的敏捷性、学习力、协作能力,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穿越周期的根本能力

从小米到海信,从安克到追觅,这些企业的共同选择,是因为飞书在关键时刻“好用”。

来源:时代简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