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研究高股息策略,也写了几篇文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炒股大佬几乎买的都是个股,几乎没人买ETF。后台也有朋友问我,ETF这么好,为啥炒股大佬不买呢?
最近在研究高股息策略,也写了几篇文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炒股大佬几乎买的都是个股,几乎没人买ETF。后台也有朋友问我,ETF这么好,为啥炒股大佬不买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这篇文章进行解答。
一、收益目标与风险偏好的差异,简单而言,大佬们看不上ETF的收益率。
是追求超额收益 ?还是追求市场平均收益?
ETF 本质是跟踪指数(如沪深 300、中证 500 等),收益与市场平均水平绑定,上限是指数涨幅。个股则可能通过业绩增长、行业风口、市场情绪等实现远超指数的收益。
大佬的核心目标是 “击败市场”,而不是 “跟上市场”,他们更愿意承担个股的高波动风险,以博取超额回报。
倾向主动管理 ?还是倾向被动投资?
ETF 是被动投资工具,无需选股,适合追求稳健、省时的投资者。大佬通常以 “主动投资” 为核心,依赖对行业、公司的深度研究,通过选股能力创造价值,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成就感来源。
二、专业能力与信息优势的支撑,说白了,大佬专业水平秒杀散户小白。
对于大佬而言,ETF中,有很多不喜欢的个股,大佬更喜欢优秀个股,大佬们往往专注一到两个行业,追踪10到20只个股,部分大佬甚至单恋一枝花,比如有人全仓买招行,有人满融买茅台。
大佬们能力强,资金足,耐心长,在他们看来,买上证50不如买茅台,买中概,不如买腾讯。
对于散户小白而言,以上优势都没有,只能买ETF,省时省力了。
三、资金规模与策略适配性,说白了,大佬更注重效率。
大佬在积累阶段资金规模尚未达到 “必须分散” 的程度,在他们看来,集中投资个股的效率更高。
当资金规模极大,才可能会配置部分 ETF 作为底仓,但仍会以个股为核心进攻方向。
比如大佬唐朝,在投资个股同时,也会配置低位的ETF。
四、心理因素与投资哲学,说白了,大佬想法和小白不一样。
对 “确定性” 的定义不同,普通投资者认为 “分散 = 安全”,而大佬可能认为 “深度认知 = 安全”, 如果确信某只股票的价值被低估,集中持仓反而是 “降低风险”,分散持仓到垃圾股,反而危险。
例如巴菲特早期经典案例(如重仓伯克希尔、可口可乐),都是集中投资个股,依赖 “能力圈” 内的确定性。
散户小白,买ETF,其实就是知道自己认知不够格,对于个股看不透,不知道风险点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未来盈利空间,即便买了优秀个股,下跌想割肉,上涨想卖出,简单而言,就是拿不住,所以,就只能想安安稳稳获取一个平均收益。
不过,大佬虽然偏爱个股,但 ETF 并非毫无优势,其适合以下情况:
普通投资者:缺乏研究能力,通过 ETF 分散风险,获取市场平均收益,长期看,多数主动基金跑不赢指数。市场极端分化时:ETF 的分散性可平滑波动。资产配置工具:作为组合中的 “稳健部分”,与个股形成风险对冲。中金救市资金也是直接购买的ETF。我们应该选ETF呢?还是选个股呢?很简单,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小白,那就买ETF,如果你认为是大佬,就买个股。
或者折中一下,如果你认为走在大佬的路上,就买少部分个股,大部分ETF,号主本人就是这么操作的。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大佬呢?很简单,资产有500个就是大佬了。不过,依然有资产达到千万的,依然不买个股,只买ETF,他们认为,普通人没有资格拥有任何一支股票,老老实实买ETF,才是康庄大道。
总结,对于普通散户,盲目模仿大佬集中买个股风险极高,ETF 更适合作为入门工具。
即便如此也充满了风险,比如本周一暴跌的创业板,一口气跌了12个百分点,所以即便买ETF,也要修炼,也要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恰好,你看到的这个专栏合集,就是讲ETF技巧的,欢迎持续关注。
我是嘉嘉爸:一个学习者,一个进化者,不断开悟,不断精进,不断迭代交易系统,期待与您同频。
√打造ETF交易体系:精讲最科学的ETF技巧。
√打造高股息策略:股息优先,复利效应,穿越牛熊。
√打造智慧定投体系:定投股票,定投人生,收益足够多,寿命足够长。
√网格交易研究者:打造体系,自动交易,解放身心。
√市场修炼者:买好股,做好人,享人生。
来源:张文平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