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丨爱,治愈你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21:06 1

摘要: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我作为一名护士,来到“关节外科 骨肿瘤科”这个大家庭也五年半了。草长莺飞,春华秋实,我见证了这个大家庭与患者的许多温暖故事。回首过往,美好的感觉像云朵一般轻柔,在我的心海荡漾。

本篇作者

关节外科 骨肿瘤科 刘子媛

刘子媛,北京世纪坛医院关节外科 骨肿瘤科护师。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我作为一名护士,来到“关节外科 骨肿瘤科”这个大家庭也五年半了。草长莺飞,春华秋实,我见证了这个大家庭与患者的许多温暖故事。回首过往,美好的感觉像云朵一般轻柔,在我的心海荡漾。

一瓶露露的温度

清晨六点,天还未大亮,我轻手轻脚地推开病房的门。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一缕微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

"昨晚3床的病人有些低烧,体温最高到38.2℃,遵医嘱已对症处理,"夜班护士交接的时候,病房里很安静,只能听见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

"护士......"一个虚弱的声音突然响起。我抬头望去,3床的张大爷正半倚在床头,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我就是想问问,我能不能......能不能喝瓶露露?"

我们都愣了一下。张大爷是前天刚做完手术的髋关节置换的病人,他的儿子站在床边,黝黑的脸上写满疲惫,粗糙的手指不停地搓着衣角。

"爸,这特殊时期,医院管得严,我也不会用手机买东西......"儿子小声说着,声音里带着歉意。

疫情期间,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家属不能随意进出,而这对来自农村的父子,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看着张大爷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交完班,我正准备离开,忽然听见我的带教老师曹老师轻声问:"小刘,3床的病人是不是想喝露露?"我惊讶地抬头,看见她眼里闪着温柔的光。

第二天一早,我提前半小时来到科室,推开更衣室的门,就看见曹老师正在整理自己的储物柜,她从里面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三瓶露露,瓶身上还凝着细密的水珠,显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曹老师,这是......"

"嘘——"她朝我眨眨眼,"别声张。"

我们轻手轻脚地走进病房,张大爷还在睡着,监护仪上的数字平稳地跳动着,曹老师将露露轻轻放在床头柜上,又细心地垫了一张纸巾。

"这是......"张大爷的儿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待看清桌上的东西后,猛地站了起来,"这怎么行?护士,我给您钱!"他慌乱地掏着口袋,掏出一把皱巴巴的零钱。

曹老师按住他的手,轻声说:"大爷刚做完手术,能有点想吃的很不容易,这点小事,别放在心上。"她的声音很轻,却让大爷的儿子眼眶发红。

阳光渐渐爬上了窗台,金色的光芒洒在那几瓶露露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张大爷醒来时,看见床头的露露,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他颤抖着手拿起一瓶,小口小口地抿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珍馐美味。

"真甜......"他喃喃地说,眼泪却顺着脸颊滑落,"比我记忆里的还要甜......"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瓶普通的饮料。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它承载着医者仁心,传递着人间温情。

一次默默的付款

深秋的清晨,医院门口的风裹挟着凉意。王大爷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从出租车上颤巍巍地下来。他刚从城郊赶来,为的是给住院的老伴送早饭。

"大爷,一共是88块5。"司机师傅摇下车窗,语气里带着几分焦急。医院门口的车位有限,后面的车已经开始按喇叭催促。

王大爷摸出他那部老旧的手机,屏幕却一片漆黑。他使劲按着开机键,粗糙的手指微微发抖,可手机毫无反应。"这......这怎么回事......"他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大爷,您快点啊!"司机师傅又催促道,"这里不能停太久。"

王大爷慌乱地翻着口袋,可什么也没有。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师傅,我......我手机没电了,身上也没带现金......"

就在这时,一个小伙子从旁边经过,对王大爷说:"大爷,您别着急。"小伙声音温和而坚定。他掏出手机,对着出租车上的收款码扫了一下,"师傅,钱付过去了,您查收一下。"

"这......这......"王大爷手足无措地看着小伙子。

"没事的大爷,您快进去吧。"小伙摆摆手,转身就要离开。

王大爷一把拉住他的袖子:"小伙子,您留个联系方式,我回头一定还您!"

小伙笑了笑:"不用了大爷,您就记住我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医生就行。"说完,他快步走进了医院大门。

王大爷站在原地,望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紧紧攥着保温饭盒,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

“你们科室有没有一个瘦瘦高高的医生,他做好事不留名,有人正找他呢。”工作群里都在寻找这位“好心人”,终于,王大爷找到了我们科的郑医生,他不仅要还钱,还送上了锦旗。

"大夫,您那天帮的不仅是一趟车费,"王大爷的声音哽咽了,"您还让我相信,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郑医生握着大爷的手说:"大爷,谁还没个遇到难处的时候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相信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碰到这种情况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阳光透过医院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那面锦旗上,“医者仁心”四个金字熠熠生辉。这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善良,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那些默默无闻的点滴间,也在于那些不求回报的付出。在这个繁忙的医院里,每天都上演着这样温暖的故事,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着每一位患者前行的路。

近年来,北京市属医院倡导建设人文科室,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培训、引入心理疏导机制、推广叙事医学等举措,涌现出众多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很好地推动了医务人员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更多地拥有同理心,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这一切也慢慢改变了患者对医学的认知,增进了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与信任,医患互信互暖的故事越来越多。

多年来的亲身感悟,让我忍不住想大声说一句心里话,那就是:“让我们医患共同携起手来,用人文照亮医学,用爱温暖彼此!”

医学人文点评

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两个人文关怀事例,充分彰显了医疗服务的温度与价值。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承受着疾病与心理的双重压力,特别是老年患者群体,他们不仅要面对病痛的折磨,还要应对诸多生活难题。医院开展的人文关怀服务,虽然看似是日常工作中的细微之举,却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情感支持。

这种关怀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同时也能显著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从更深层次来看,医院的人文关怀实践实现了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既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又通过情感纽带强化了医患关系,充分体现了现代医疗服务的人性化价值取向。这种将专业医疗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值得在医疗系统内广泛推广、深入实践。

点评人:秦娜

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