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名将盘点:陕西省十八位名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7:15 1

摘要:陕西自古出人才,今日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盘点陕西出的十八位名将,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分享哦。

陕西自古出人才,今日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盘点陕西出的十八位名将,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分享哦。

籍贯:郿邑(今陕西眉县)

功绩:伊阙之战(前293年)以12万秦军歼灭韩魏联军24万,打通秦国东进通道;鄢郢之战(前279-前278年)水淹楚国鄢城,攻破郢都,迫使楚国迁都至陈,彻底瓦解楚军主力;长平之战(前260年)诱赵括出击,断粮围困46日,坑杀赵军45万,此战歼灭六国精锐,奠定秦统一基础。

军事创新:首创大规模歼灭战模式,强调“歼灭有生力量”而非单纯夺城,被后世称为“歼灭战教科书”。

历史评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武庙十哲之一,梁启超统计其歼敌超百万,占战国战死人数的半数。

结局:前257年因功高震主被秦昭襄王赐死,葬于杜邮(今陕西咸阳),司马迁称其“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籍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

功绩:灭赵(前228年):攻克邯郸,俘赵王迁,终结赵国百年强国地位。

灭楚(前223年):率60万大军破项燕,俘楚王负刍,完成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灭国战。

平燕(前226年):攻占蓟城,追斩燕太子丹,北疆威胁彻底解除。

政治智慧:以“求田问舍”示弱,消除秦王猜忌,成为功高震主却善终的典范。

历史地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父子灭五国(除韩),秦统一第一功臣,位列武庙六十四将。

结局:功成隐退,终老田园,其墓出土的“王”字铭文青铜剑,见证其征战生涯。

籍贯:三原(今陕西三原)

功绩:

灭东突厥(630年):率三千轻骑雪夜奔袭阴山,生擒颉利可汗,终结突厥汗国。

平江南(621年):灭萧铣,收战舰两千余艘,奠定唐初南方安定。

破吐谷浑(635年):穿越青藏高原,迫其王伏允自杀,打通河西走廊。

军事创新:首创“闪电突袭”战术,著《李卫公问对》入武经七书,建立古代参谋部制度。

历史评价:唐太宗赞其“南平吴会,北清沙漠”,位列武庙十哲。

结局:79岁病逝,陪葬昭陵,其墓志铭载“功成身退,千古一人”。

籍贯: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

功绩:

平定安史之乱(757-763年):收复长安、洛阳,斩杀叛将安守忠,再造唐朝。

单骑退敌(765年):68岁单骑入回纥大营,瓦解吐蕃回纥联军,解长安之围。

政治智慧:功高不震主,八子七婿皆显贵,享年85岁善终,谥“忠武”。

历史评价:司马光称其“权倾天下而主不疑”,西安碑林存其《争座位帖》真迹。

遗产:其“府兵制”改革影响中晚唐军事体系,五代后仍被奉为“军神”。

籍贯:少梁(今陕西韩城)

功绩:

灭蜀(前316年):从石牛道千里奔袭,三月灭蜀,设蜀郡,获“天府粮仓”。

平巴楚:镇压蜀相陈庄叛乱,巩固西南统治,巴蜀成秦战略后方。

伐楚(前280年):攻占黔中郡,实现“得蜀则得楚”战略预言,为白起南下铺路。

军事思想:提出“大纵深战略”,被范文澜誉为“中国最早的全局军事家”。

历史评价:司马迁八世祖,《史记》载其“功在千秋,谋定天下”。

籍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功绩:

灭吴之战(280年):制定《平吴方略》,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三月灭吴,终结三国分裂。

法律革新:注《晋律》二十卷,首创“律例结合”司法体系,影响隋唐法典。

水利建设:修黄河堤防,开凿三门峡漕渠,关中农业得以振兴。

军事创新:提出“兵农合一”屯田制,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成兵学经典。

历史评价:被誉“杜武库”,意为智谋如兵器库取之不竭,位列武庙六十四将。

结局:63岁病逝,谥“成侯”,其“以谋代战”思想被后世兵家奉为圭臬。

籍贯:绥德(今陕西绥德)

黄天荡大捷(1130年):率八千水军困金兀术十万大军48天,创南宋抗金首次大胜。

大仪镇伏击(1134年):以“铁蒺藜阵”歼灭金军铁浮图。

平定苗刘兵变救高宗。晚年反对议和,闭门谢客。

评价:宋高宗称其“忠义勇冠三军”,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唯一武将。

籍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主要事迹:

玉璧之战(546年):以五千守军抵御东魏高欢十万大军五十日,首创“火油破地道”“悬门吊桥”等战术,歼灭敌军七万,成为古代守城战典范。

离间计除斛律光(572年):伪造《斛律光谋反诗》散布北齐,致齐后主诛杀名将斛律光,瓦解北齐战力。

平定尉迟迥(580年):以七十高龄率军镇压相州总管尉迟迥叛乱,稳定北周政局,为隋朝统一奠基。

军事遗产:所著《守城录》被宋代列为边防教材,其“攻心为上”的谋略思想影响深远。

历史评价:宇文邕称其“国之长城”,位列武庙六十四将,西安碑林存有其平叛碑文。

籍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

主要事迹:

灭陈之战(589年):率水军从三峡东下,破陈军防线,俘陈后主,完成南北统一。

平定江南(590年):镇压高智慧、汪文进叛乱,以铁血手段稳定隋朝南方统治。

北击突厥(599年):率军大破达头可汗,收复河套地区,设五原郡巩固边防。

军事创新:创“连环甲马阵”,重甲骑兵配长槊冲锋,成为隋唐骑兵战术模板。

历史评价:隋文帝誉其“有文武大略”,位列武庙六十四将,华阴杨氏宗祠存其战刀。

籍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主要事迹:

平定齐地(29年):以“围城打援”战术攻克临淄,斩杀张步大将费邑,收降十余万齐军。

扫平陇右(34年):击败隗嚣,夺取天水、陇西,打通河西走廊。

智取彭宠(26年):假意撤军诱敌,回师突袭渔阳,平定幽州叛乱。

军事思想:提出“先弱后强”战略,被刘秀赞为“战功冠于诸将”。

历史评价: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谥“愍侯”,兴平耿弇祠至今香火不绝。

籍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主要事迹:

西破羌乱(35年):平定陇西,设立屯田制度,省军费亿计。

南征交趾(43年):镇压征侧、征贰叛乱,立铜柱划疆,设交趾九郡。

北击乌桓(45年):率三千轻骑深入草原,迫其归附,巩固北疆。

精神遗产:“马革裹尸”成语源其誓言,南越民间立祠祭祀。

历史评价:谥“忠成侯”,位列武庙六十四将,南宁伏波庙现存东汉铜鼓。

籍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主要事迹:

平定尉迟迥(580年):单骑冲阵斩杀叛将李威,助杨坚稳定北周政权。

大破突厥(583年):率军深入漠北,斩杀阿波可汗部众数千,迫其请降。

江南平叛(590年):剿灭高智慧余部,以闪电战术十日平定婺州。

勇武传奇:曾单骑挑战突厥勇士,三箭射杀三人,震慑敌军。

结局:遭杨素诬陷被隋文帝诛杀,唐代追封“勇烈将军”,西安杜陵存其箭术石刻。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主要事迹:

筑受降城(708年):于黄河北岸筑三受降城,切断突厥南侵通道,边境三十年无大战。

朔方节度:改革军制,设“烽燧堡戍”防御体系,屯田养兵十万。

夜袭黑山(707年):率精骑雪夜突袭突厥牙帐,俘获默啜可汗妻儿。

军事遗产:所著《安边策》提出“以守代攻”,成为唐代边防战略核心。

历史评价:谥“忠肃”,位列武庙六十四将,河套地区至今存“张公祠”。

籍贯:京兆新丰(今陕西西安临潼)

主要事迹:

收复安西四镇(692年):率军击溃吐蕃,夺回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重建西域都护府。

冷泉大捷(696年):以三万唐军大破吐蕃论钦陵十万大军,斩首三万级。

契丹平叛(696年):东征契丹,虽因后援不济战死,但重创李尽忠叛军。

历史评价:武则天赞其“忠勇无双”,追赠夏官尚书,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其征战壁画。

籍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主要事迹:

潼关之战(211年):联合韩遂大败曹操,迫其割须弃袍,关陇震动。

助取成都(214年):率西凉铁骑南下,威慑刘璋开城投降,助刘备定蜀。

镇守阳平关(219年):以疑兵之计退曹军,巩固汉中防线。

军事特色:善用骑兵突袭,所部“西凉铁骑”被誉为三国精锐。

历史评价: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谥“威侯”,成都武侯祠存其塑像,青海湟中仍有“神威天将军”传说。

籍贯:银州(今陕西米脂)

主要事迹:

抗宋自立(982年):袭杀宋将曹光实,夺取夏州,建立西夏雏形。

灵州之战(1002年):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控制河套粮仓,奠定立国根基。

联辽制宋:娶辽国义成公主,获封夏国王,形成宋辽夏三角制衡。

历史影响:其孙李元昊正式建西夏,米脂李继迁寨现存党项祭天台遗址。

籍贯:京兆郡(今陕西西安)

主要事迹:

招抚流民:任京兆尹期间,招抚数万流民屯田,恢复关中农业生产,被百姓称颂“张公之政,如冬日暖阳”。

平定河西:215年随夏侯渊征讨马超余部,智取河关、枹罕,切断羌胡联军粮道,迫使梁兴等叛军投降。

镇守凉州:任凉州刺史时,以“分化瓦解”策略击溃苏衡、曲光割据势力,稳定边疆局势。

历史评价:陈寿赞其“政达治体,武能安边”,《三国志》载曹操称“非卿,西土几乱”。西安碑林存有其“劝农碑”残刻,谥号“肃侯”。

籍贯:扶风武功(今陕西武功)

主要事迹:

武威平叛:任金城太守时,率八百精兵夜袭羌族叛军,斩首数千,夺回被劫粮草二十万石。

治理敦煌:修复汉代旧渠,开垦荒地三万余亩,使敦煌从“白骨露野”变为“塞上江南”。

直谏护民:曹丕狩猎践踏农田,苏则当廷直谏“天子当为万民表率”,迫使曹丕下诏补偿百姓。

军事遗产:创立“烽燧屯兵”制度,边民战时为兵、闲时务农,节省军费逾半。

历史评价:《魏书》称其“刚直如剑,仁厚如春”,武功县现存“苏公渠”遗址,其直谏事迹载入《资治通鉴》。

以上就是陕西十八大武将盘点,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喜欢我的请“点赞”“关注”小编。我们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徜徉。

来源:龙腾九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