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四百一十六)|我所了解的曾祖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19:13 1

摘要:公元1909年农历七月十六日,我的曾祖父马永昌先生出生于大山(又名马谷山,今无棣碣石山)以南的马家道口村。他是马清溪先生(号涟亭)的长子,兄弟三人。1933年二月初五,其时24岁、已经成家立业的曾祖父正式“出嗣”,过继给家境殷实却无子的堂伯父马澄溪先生(号萼亭

我所了解的曾祖父

文/马荣振

世事沧桑,平凡如你我,即使背负再大苦难,在时代洪流中也微不足道。或许,我们不知道未来终极,然而依然向前走。这就是一辈子。子继孙承,就是家族史。——题记

公元1909年农历七月十六日,我的曾祖父马永昌先生出生于大山(又名马谷山,今无棣碣石山)以南的马家道口村。他是马清溪先生(号涟亭)的长子,兄弟三人。1933年二月初五,其时24岁、已经成家立业的曾祖父正式“出嗣”,过继给家境殷实却无子的堂伯父马澄溪先生(号萼亭、别号江村)做儿子。

曾祖父的“继父”——人们都怀着一种敬畏怀念他。儿时记忆中,曾祖父从未和我主动提起过他的父亲。每逢春节,跟随大人逐户拜年时,从家族长辈的言谈中,时常听到对曾祖父的父亲的钦佩,渐渐拼凑出那位从未谋面的“高祖父”的状貌。

老爷子饱读诗书,知天文、晓地理,明阴阳、懂中医,教过私塾,当过律师,留存下的蝇头小楷美观干净。据说,老爷子的大字写得最好,当地有名乡绅张孟瞻(音近)家的春联,每年都请他亲自书写。曾祖父在我幼时多次和我说起那段历史,逢年过节,张乡绅总会派轿子将老爷子连同毛笔请去。写完后,再派轿子将老爷子送回来,当然,照例会有润笔费和一大块猪肉。仅这派头,就足以让后辈敬畏的了。老爷子的朋友,有许多书画俱佳的文人墨客。老爷子在埕口街入股了数家铺子,是当地的儒商……

后来,高祖父年迈体弱瘫痪在床10余年。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变故的原因,此时家境早已陷入困顿,但是曾祖父丝毫没有抱怨,对于高祖父依然精心侍奉,竭力尽孝。直到1952年,我的高祖父撒手人寰,曾祖父为他养老送终。现在想来,曾祖父对于他的“继父”,内心是尊敬的。因为他不止一次跟我说,要好好读书,知书达理,将来像高祖父那样受人尊敬。

曾祖父迎娶河北省海兴县甘草庄陈氏,育有二男一女。我的曾祖母病逝于1945年前后,之后曾祖父没有续弦,独自承担起抚育孤困的责任。曾祖父尝试着做些酿制食醋、磨制香油之类的小生意,本分经营,童叟无欺,赖以养家糊口。在曾祖父言传身教下,孩子们秉承忠厚家风,在贫寒中自力更生。我的祖父马瑞生先生是曾祖父的长子,好胜心强,结交甚广,在逆境中磨炼了坚强性格,一辈子亦农亦商,家境逐渐好转。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家乡洪涝灾害严重,难以维生。祖父辗转引领家人陆续奔赴黑龙江省龙江县,加入同村人“闯关东”谋生的行列。和背井离乡的亲人们洒泪而别后,我的曾祖父态度坚决地守在家中。值得庆幸的是,大约半年后,就迎来转机,随着生活好转,家人们陆续返乡,回到曾祖父身边。提起这段往事,曾祖父平和的说,“将来怎么样,当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但是,只要家里还有人,无论多么艰难,无论走多远,回家都有奔头。如果家里没有了念想,拖家带口在外面的人,可能就没有回家的动力了。”

曾祖父毕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这成为莫大遗憾。印象中,依稀记得那时曾祖父的容颜,清瘦面容,慈眉善目,比较深刻的,是他对我的疼爱和我对他的尊敬。他体弱多病,从我记事起,他就拄着竹竿踽踽独行;有段时间,他跟随我们同住,年幼的我们兄妹三人在父母的教诲下,总是待曾祖父在方桌前坐好后,才肯在桌子一侧规规矩矩坐下吃饭;我到他独居的旧宅玩,看瘦瘦高高的曾祖父从房梁上的竹篮里取出几块近乎发霉的“蜜三刀”或者“塘坊点心”,那是亲戚们给他买来的,他平时舍不得吃,慈爱地递到我的手掌里;曾祖父从废弃的偏房里找到《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几本大大小小的书,仿佛找到了“稀世宝书”,叮嘱我好好念书;我10岁左右,在曾祖父独居的破旧宅院里,偶尔看到年迈的他在偏房里抚摸着早已制作多年、已经干裂的“寿材”默默无语;在他弥留之际,正是我中考冲刺的关键时期,他对身边的亲人说,别人的情况不知道,只记得我已经顺利考上理想学校了,殷殷期盼惹人泪涟涟……记忆最多的,是他慈善的目光,以及叮嘱我要争气奋斗的鼓励话语!

曾祖父卒于公元1991年的农历二月廿六日。蓦然回首,距今整整34年了。清晰的记得,他去世的那天上午9时许,我亲眼目睹他躺在床上,家人们聚在一起,我的父亲陪侍左右时而给他擦拭口中的痰液。直到他辞世之际,全家人大放悲声。

行文至此,不觉发现,今年是曾祖父诞辰116周年。他,隐忍平和,终生向善,是我有生之年曾经见过的家族中最年长者,更是我挚爱的亲人。平心而论,曾祖父是如此平凡,他的一生普普通通。其实,在历史长河中,不正是和他一样的来自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平民百姓,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精神血脉吗?他们生而平凡,即使物质匮乏、饱尝艰辛,或许一辈子生活不富足,甚至说不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大道理,依然不抱怨、不认命、不服输,忠厚善良,知足感恩,脚踏实地,对于年轻后辈寄予厚望,激励着家人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留给后世子孙的,有家风,有家训,有根,有魂。

又是清明时候,衷心祝福每一位平凡普通逝者的魂灵,在地下安息。

来源:醉夕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