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的缅甸地震让无数人揪心,可以说这是一场大地震,高楼直接坍塌,掩埋了无数的生命。
中国赴缅甸救援队
前段时间的缅甸地震让无数人揪心,可以说这是一场大地震,高楼直接坍塌,掩埋了无数的生命。
中国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着人和钱赶往缅甸进行救援,经过长达十天的救援,也算是小有成效。
中国赴缅甸救援队
就在我国的救援队撤回来的第二天,缅甸就发来请求,想让中国再次捐款,就这样10亿的钱就发给缅甸了,难道他们忘记当时鸣枪威胁中国救援队的事了?
那么,缅甸为什么要再次要捐款?鸣枪威胁又是怎么回事?
中国赴缅甸救援队撤回
2025年3月28日凌晨,缅甸北部发生7.9级强震,震中位于克钦邦首府某处西南30公里处。
这场地震造成至少2.3万人伤亡,近10万栋房屋倒塌,多条跨境公路断裂。
中国应急管理部在震后3小时内启动国际救援机制,成为首个抵达灾区的国际救援力量。
缅甸震后现状
由82人组成的中国救援队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和1亿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在黄金72小时内开辟出3条临时救援通道,累计搜救面积达12平方公里。
4月2日清晨,中国公羊救援队完成联合国划定的核心任务区作业,成功救出5名幸存者并转运28具遇难者遗体后,按计划从机场撤回。
缅甸救援现场
然而当日下午,缅甸红十字会的护送车队在驶离震区途中突遭政府军鸣枪拦截,流弹击穿两辆救护车的前挡风玻璃。
这一事件被随行记者拍摄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后,迅速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外交部当夜紧急召见缅甸驻华大使,要求彻查事件真相。
中国救援车队遭缅甸军队开枪示警
缅甸国防军总司令部在4月3日的声明中将枪击事件归咎于“通信系统故障”,称执勤士兵未能及时接收救援车队撤离的通知。
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随后公布的通话记录显示,地方武装早在撤离前24小时就向军方通报了撤队行程。
这份时长17分钟的通话录音中,可以清晰听到军方指挥官承诺“保证安全通道”,却在车队出发后临时变更了防区部署。
缅甸震后现状
面对突发危机,中国外交部展现出双重应对策略。
4月2日当晚的抗议照会中,中方强调“决不允许救援人员安全受到威胁”,与此同时,满载1200顶帐篷和30吨药品的第二批援助物资从云南瑞丽口岸启运。
中国援助缅甸物资
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在4月7日显现效果,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在视察香港救援队营地时,突然向在场医护人员90度鞠躬致谢。
这个被缅甸国营电视台循环播放的画面,被观察家解读为军政府缓和局势的政治信号。
我国秉持着人道主义的理念,帮助缅甸救援,可没想到他们竟然还狮子大开口。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
2025年4月11日,中国商务部在例行记者会上正式宣布,根据缅甸联邦政府请求,中方决定追加1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
这些钱款将用于缅北地震灾区人道主义救援,首批3亿元将用于采购净水设备、移动医院模块和儿童营养包,通过中缅边境的畹町、瑞丽口岸实施陆路运输。
中方决定捐助10亿现场
第二批5亿元定向支持电力设施抢修和跨境公路修复,由南方电网、中国路桥等企业联合执行。
剩余2亿元作为灾民临时安置基金,通过缅甸社会福利部直接发放给27个重灾乡镇。
根据中缅两国签署的援助备忘录,该笔资金将优先保障核心需求。
缅甸救灾现场
45%用于医疗救治与传染病防控,包括在克钦邦、掸邦新建8个配备负压病房的野战医院。
还有30%投入交通生命线恢复,重点抢修甘拜地公路的12处塌方路段,最后的25%划拨给联合国难民署,以及在缅北运营的47个临时庇护所。
值得注意的是,援助协议特别约定15%的物资采购必须在缅甸本土完成,这项条款被《缅甸时报》解读为提振受灾地区经济活力的特殊安排。
缅甸群众现状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同日发表声明,证实该援助请求由计划与财政部长吴温申于4月9日向中国驻缅大使当面提交。
声明强调追加资金将重点用于腊戌儿童福利院、当地医院等民生设施的智能化重建,这些项目均纳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规划。
世界银行驻缅代表处数据显示,中国此次追加援助使缅甸接收的国际救灾资金总额突破28亿元,约占联合国测算重建需求的56%。
腊戌儿童福利院
在民间层面,中国红十字会宣布启动胞波同心专项行动,组织云南腾冲、芒市等地志愿者开展跨境心理援助。
与此同时,中缅灾害预警联合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无数的救援人员正在重塑中缅边境地区的救灾合作范式。
这次的地震也让我们看清楚了一些国家的真实面目。
在缅甸的救援人员
美国国际开发署派出的3人专家小组因“未按规定报备行程”遭缅方驱逐。
日本提供的5亿日元援助中,70%指定用于日缅合资企业承建项目。
美国国际开发署派出的3人专家小组因“未按规定报备行程”遭缅方驱逐
印度虽然开放了实兑港作为物资中转站,但要求所有过境货物接受双重安检。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缅边境的民间互助,云南保山的30余家物流企业自发组建“震区物资联盟”,通过畹町口岸的临时通道,日均输送150吨蔬菜和20万升饮用水。
输送蔬菜
在官方层面,敏昂莱办公室被曝正与中国应急管理部商讨建立“中缅灾害预警联合机制”。
这个计划拟在缅甸境内增设8个地震监测站,数据直接接入云南地震预警系统。
如果协议达成,中国将成为首个在缅境内部署自然灾害监测设备的外国政府。
自然灾害监测设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月10日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缅甸震后重建至少需要5亿美元资金。
目前到位的国际援助中,中国贡献占比达20%,主要用于道路修复和电力设施重建。
地缘政治学者指出,这次中方同意追加10亿元援助,可能会推动中缅经济走廊的若开邦段建设提速,因为这项价值13亿美元的项目自2023年起因安全原因停滞。
缅甸群众因家园破坏痛哭
在商业领域,曼德勒华人商会已联合12家中资企业成立“震后重建联盟”,计划以PPP模式参与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
商会会长李文波透露,已有3家云南建筑企业获得缅方颁发的临时施工许可,首批200名技术人员将于4月下旬进驻。
这种官民并举的援助模式,正在重塑中缅边境的经济生态。
缅甸地震
中国的再次援助也告诉我们,在别人遇见困难的时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这样的灾难是谁都不想看见的,我们只希望缅甸人民能够早日振作起来,重建家园,打造幸福的生活。
缅甸群众现状
面对困难,只有各个国家携手共进,才能够打造和谐打造和谐的生活,只有互帮互助才能走的越来越远。
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北晚在线 2025-04-10 中方决定向缅方追加提供10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救灾援助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2025-04-09 三支在缅中国救援队伍即将启程归国
信息来源:京报网 2025-04-11 中方决定追加救灾援助,缅方:中国是真朋友、好朋友
信息来源:央广网 2025-04-10 外交部: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中方将向缅甸追加提供新一批人道主义救灾援助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 2025-03-31 近千人死伤,缅甸请求国际援助!中国救援队抵达灾区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 2025-04-02 缅军对中国救灾车队鸣枪?中方回应
来源:言上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