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精准施策,持续深化学生全员体质提升工程。在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同学们利用“大课间+课后作业”的时间,增强体育活动,让运动成为校园动人的底色,让健康成为青春坚实的基石。
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精准施策,持续深化学生全员体质提升工程。在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同学们利用“大课间+课后作业”的时间,增强体育活动,让运动成为校园动人的底色,让健康成为青春坚实的基石。
“我们以‘每日双30分钟大课间’为核心,推行‘2+1’辅导模式,班主任管理男生练习,副班主任负责女生练习,体育教师专注技术指导,形成全员参与的运动氛围。大课间以‘体能+技能’‘练习+竞赛’为载体,通过2分钟跳绳、挂臂摆浪收腹等辅助练习,结合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引体向上等专项训练,重点突破薄弱项目,确保有效锻炼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锻炼时间不少于10分钟。”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该校严格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构建“兴趣+体能+技能”教学模式。课堂上聚焦动作纠正与难点突破,如引体向上的协调发力、立定跳远的展髋收腿等,每课设置测试或竞赛环节,让学生在比拼中提升技能。从操场的集中训练到课间的即时挑战,大课间已超越单纯的运动范畴,成为融合体质提升与品格塑造的育人阵地。
为实现“校内+校外”锻炼无缝衔接,石岛实验中学分年级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育作业方案,推动家校协同助力体质提升。初一至初三年级作业兼顾基础与兴趣,初四年级作业紧扣中考标准,强化训练强度与频次,针对性提升应试能力与综合体质。
差异化的作业设计,将校内锻炼延伸至家庭,通过亲子赛等形式拉近家校距离,让家长成为学生体质提升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从校园到家庭,运动链条的闭环构建,不仅保证了‘每天锻炼2小时+’的落实,更在潜移默化中带动了我们全家参与运动的健康风尚,为孩子的体质持续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一位学生家长说道。
通讯员 丛金超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