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普及筑屏障 以专业力量护民生丨金融普及教育专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21:12 1

摘要:9月15日至21日,由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主办的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这是全国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它不仅是公众识别风险、守护财富的盾牌,更是构建健康金融生态的基石,能让民众懂金融、防风险、促和谐。

9月15日至21日,由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主办的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这是全国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它不仅是公众识别风险、守护财富的盾牌,更是构建健康金融生态的基石,能让民众懂金融、防风险、促和谐。

《清华金融评论》特别推出普惠金融教育专题内容,旨在汇聚金融力量,深入推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理念和风险观、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金融贡献。

改革开放走到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普罗大众的金融意识逐步提升。与此同时,针对普通民众的普及性金融素质教育依旧相对薄弱,国民金融的普遍素养仍然落后于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金融知识把握不多掌握不深;金融创新接受能力有限,直接影响到一些先进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推广普及;信用观念较为薄弱,金融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能力较弱;金融违约现象、非理性投资行为在某些地方及领域并不少见;涉及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等金融纠纷,尤其是由此引发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对金融安全、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因此,加大金融知识宣教力度,强化金融风险提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有助于增强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防控金融风险。

我国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探索形成了一些良好实践经验,具体体现在监管机构内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强化监管体制机制建设、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制定多元纠纷调解机制、完善监督管理规则、明确金融机构义务和金融消费者权利、及时惩处违法违规现象等方面, 行为监管框架得到初步建立。展望未来,我国还需要不断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一方面,金融部门、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利用数字技术破解工作难题,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推出互动体验宣传模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金融知识输送,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全力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自主选择、信息安全,预防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发生的基础上,借助行业自律协会作用,提高消费者自身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加强消费者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教育,引导消费者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观念,让社会公众更加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中邮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广岳:

近年来,中邮保险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本质,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融入经营发展和业务管理全流程,围绕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定位,聚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努力提升保险供给质效,强化销售质量管控,多层次推进全流程运营数字化、智能化,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提供更优质的保险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心的金融服务;落实金融“五要五不”文化内涵,坚持走正道、做清流”,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凝心聚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满足感、获得感贡献力量;持续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积极妥善化解消费纠纷,坚定不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消保文化建设,全流程提升消费体验,打造多元化服务体系,关注特殊群体差异化需求,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践行让客户能托付、有温度、可信赖的一流险企责任担当。

“新市民”已经成为普惠金融领域一个焦点,成为金融机构重点服务人群,教育是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策略中最重要的内容。从长远来看,要使新市民从根本上摆脱社会弱势地位,除了帮助其在经济上减少贫困增加财富外,更要培养新市民自信心,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对待弱势群体的一个共识。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加快推进新市民金融普及教育,让更多的新市民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教育红利,让更多新市民参与“互联网+公共教育+普惠金融”活动,确保每一位新市民分享公共文化资源,体会到普惠金融带来的数字红利、文化红利,提升新市民文化素质,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新市民。

从国内金融教育项目的发展来看,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在积极参与之中。金融机构不仅在每年9月的“金融知识宣传月”联合开展各样的宣教活动,而且在日常运营中也不断增加其金融教育项目,并逐渐从传统模式扩展到数字化模式;中小学校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数学等相关学科课程教材中,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机融入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内容;各类社会组织也纷纷投入金融普及教育的公益事业中来。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参考《清华金融评论》相关出版内容整理而成。

《清华金融评论》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业界紧密相连的沟通桥梁和研究成果对外的宣传平台,是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智库型全媒体平台, 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编辑,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2013年11月正式创刊,每月5日发刊。

编辑丨兰银帆

审核丨许晨辉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