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1999年,两国就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约定推进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尽管此后进展缓慢,但这一框架始终存在。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就在不断加强,而连带着支持俄罗斯的白俄罗斯也陷入孤立。
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最近一段时间不仅两国加速了军事和经济联动,甚至还有传言重启了尘封多年的“联盟国家”议程。
那美国如果继续以制裁施压,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是否可能走向合并?如果两国真的选择了合并能否打破如今外部封锁的僵持局面呢?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合并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1999年,两国就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约定推进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尽管此后进展缓慢,但这一框架始终存在。
到了2021年,双方又在条约中更新了28项“联盟国家”合作路线图,其中涵盖能源、工业、国防等多个关键领域。
白俄罗斯甚至允许俄罗斯在其境内部署战术核武器,而这一动作也在当时被北约视为“来自俄罗斯的直接威胁”。
而在历史上两国民间合并的呼声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早在苏联时期,白俄罗斯作为加盟共和国,其工业体系与俄罗斯深度绑定。
即便在1991年独立后,白俄罗斯仍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出口市场——俄罗斯占其对外贸易额的49%,而欧盟仅占21%(2021年数据)。
最近几年这种经济依存度在西方制裁下被进一步放大:2022年,白俄罗斯因支持俄乌冲突遭到欧盟全面贸易封锁,其钾肥、机械产品出口骤降30%,俄罗斯随即以折扣油价和贷款援助为其“输血”。
对于俄罗斯而言,合并白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白俄罗斯领土与波兰、立陶宛接壤,距离北约成员国首都仅数百公里,是抵御西方军事压力的天然屏障。
若将其纳入版图,俄罗斯可将防空系统和导弹部署前移,直接覆盖东欧腹地。此外,白俄罗斯的机械制造能力(占其GDP的25%)可弥补俄罗斯军工产业链的短板。
两国若整合资源,将形成一个1.8亿人口、GDP总量近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规模接近印度,远超德国。
如今美国的全球战略正在将俄白推向更紧密的联盟。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6000项制裁,冻结其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将俄银行踢出SWIFT系统。
2022年,美国联合欧盟对白俄罗斯石油、钾肥和金融业实施全面封锁,导致其GDP下降4.7%。在这种“极限施压”两国被迫抱团求生。
此外北约的东扩也是两国合并的重要诱因。1999年以来,北约吸纳了14个中东欧国家,并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部署4万兵力。
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与北约的陆地边界延长了一倍。普京曾公开警告:“若北约在乌克兰部署导弹,7分钟内就能打到莫斯科。”
而白俄罗斯的加入则能将帮助俄罗斯重建战略纵深——其领土可使俄罗斯的防御圈向西推进400公里,覆盖波兰东部和乌克兰北部。
另外在经济上,俄白两国如今也正在构建“去美元化”联盟。
2023年,两国宣布80%的贸易以本币结算,并计划统一海关和税收制度。俄罗斯央行已向白俄罗斯提供价值15亿美元的卢布贷款,用于稳定其货币体系。
这种联动一旦扩展至能源领域(俄罗斯供应全球11%的石油和16%的天然气),可能动摇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不过尽管两国合并的诱因强烈,但现实阻碍同样严峻。白俄罗斯国内对主权让渡的抵触情绪根深蒂固。
2020年总统选举后,超过30万人参与反卢卡申科示威,抗议者高呼“不要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
独立民调显示,仅18%的白俄罗斯民众支持与俄罗斯完全合并,而62%的人希望维持现状。年轻一代尤其倾向欧盟,2021年,白俄罗斯赴欧留学人数同比增长40%,而赴俄人数下降15%。
此外国际社会的干预也不容小觑。美国国务院明确表示,若俄白合并,将视其为“对欧洲安全的严重挑战”,并联合欧盟启动“史上最严厉制裁”。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警告,此举将迫使北约“重新评估东欧防御体系”,暗示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更多进攻性武器。
此外,波兰和立陶宛已开始在白俄罗斯边境修建隔离墙,并增派快速反应部队,预防潜在难民危机或军事渗透。
若俄白合并成为现实,国际格局将迎来二战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军事上,俄罗斯可将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部署至布列斯特,并依托白俄罗斯的铁路网实现部队快速投送。
而北约的现有防御计划将被迫重构,根据2023年北约防务峰会评估称,合并后的俄白联军可在48小时内切断波罗的海三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
经济上,新实体将掌握全球13%的天然气出口和20%的钾肥供应,对欧洲能源安全构成钳制。欧盟40%的天然气管道过境白俄罗斯,若俄罗斯以“断气”为武器,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业体系可能陷入瘫痪。
此外,俄白联盟可能吸引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独联体国家加入,形成一个横跨欧亚的“资源-工业联盟”,进一步削弱西方制裁效力。
政治层面,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将遭遇致命挑战。俄白合并后,其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权重可能上升,并联合中国、印度推动国际机构改革。
尽管合并的远景充满诱惑,但短期内的可行性极低。俄乌冲突消耗了俄罗斯60%的常规军事资源,其2023年军费开支占GDP的6.7%,远超可持续水平。
而白俄罗斯的经济也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卢卡申科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无力承担合并引发的社会动荡。
所以说归说,白俄两国虽然合并可能性很大,但是如果特朗普不再紧逼的话,两国也还走不到那一步。
普京正忙着搞国内经济和乌克兰的事儿,卢卡申科则在白俄罗斯稳住自己的位置。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俄罗斯的注意力更集中在战场上。
而白俄罗斯虽然站在了俄罗斯这边,但卢卡申科也一直小心翼翼,不想把自己彻底拖进去。
参考资料:
来源:韩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