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财报背后,却是一场大型“氪金打怪”现场,钱撒得比明星出道还猛,研发却弱得像个陪跑,它一边开着线下豪华专柜当“气氛组”,一边憧憬出海和兰蔻、雅诗兰黛肩并肩,至于未来要么继续高歌猛进,要么就被消费者一句“性价比才是王道”劝退。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当别人还在为销量发愁,毛戈平已经端着“美妆茅台”的名号冲上热搜,84%的毛利率看得人直呼“这不是卖粉底,这是印钞机”。
不过财报背后,却是一场大型“氪金打怪”现场,钱撒得比明星出道还猛,研发却弱得像个陪跑,它一边开着线下豪华专柜当“气氛组”,一边憧憬出海和兰蔻、雅诗兰黛肩并肩,至于未来要么继续高歌猛进,要么就被消费者一句“性价比才是王道”劝退。
先来看看毛戈平的成绩单,毛利率84%,堪比“印钞机”,营收和净利润上半年都嗖嗖涨超30%,这就是那种——别人还在为双11清库存发愁,人家已经提前开香槟庆功的状态。
难怪被称为“美妆茅台”,因为大家都觉得它卖的不是化妆品,而是“身份认同感+艺术感+一点点智商税”。
这波漂亮的战绩,其实背后代价也很大,销售和分销费用直接占了45.2%,也就是你每花100块买粉底,人家得拿出45块去打广告、请柜姐、找主播,用游戏玩家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个“氪金才能赢”的副本。
营销费更是大手一挥就5.4亿,感觉品牌的钱包在喊:“救命!再这样砸下去我也要秃了!”
彩妆业务依旧是C位,收入14.22亿,占了一半多,护肤紧跟其后,增速甚至比彩妆还快,成功上演“二哥翻身”,至于培训业务嘛,收入还掉了5.9%,这就像是游戏里的辅助位被削弱了,只能默默躲在后排。
明星单品“鱼子面膜”直接6亿销售额,活脱脱就是品牌的“亲儿子”,而香氛业务刚上线,还在“新手村”挣扎,占比才0.4%,勉强能算“龙套角色”。
产品均价从163.8元降到157元,这就是那种“我还很高端,但为了不显得太冷漠,稍微给你点人情价”的操作,部分上千元的产品卖不动,这就有点尴尬:大家不是不爱你,只是钱包劝退罢了。
虽然线上收入第一次超过线下,但毛戈平却偏偏还在全国疯狂开柜台,还跑去北京SKP、杭州银泰跟娇兰、兰蔻肩并肩,其实逻辑很简单:就算大家最后都去网上买,但你必须先在线下“晃一晃”,感受一下柜姐专业化妆术+奢华氛围,才能让你心里默念一句:嗯,这钱花得值,这波就是妥妥的“气氛组”打法,用环境和氛围营造“高端护城河”。
研发费只占0.59%,还不到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简单点说就是别人靠实验室搞科研,它靠化妆术搞玄学,专利里大多数还是外观设计专利,核心技术没几个。难怪有人调侃:毛戈平卖的不是配方,是“东方美学+大师buff”。
国内混得风生水起,毛戈平还打算去海外闯关,第一步目标东南亚,再慢慢往欧美走,问题是它的打法太“重资产”:线下柜台+专业化妆师,这在国外比开奶茶店还费劲。
更尴尬的是它在海外要直接跟雅诗兰黛、兰蔻硬刚,想象一:一个新来的国货选手,站在擂台边大喊“我才是高端”,观众却说:“你谁啊?能先发个小样吗?”
毛戈平现在就像个“氪金玩家”:战绩漂亮,装备豪华,但背包里的药水(利润)消耗得很快,它的优势是高毛利、东方美学、线下体验护城河,但相对的隐患是营销烧钱、研发孱弱、海外难度拉满,未来要么继续“美妆茅台”的神话,要么就被消费者一句“性价比才是王道”打回原形。
要是真拿毛戈平的商业故事比作打游戏,那就是:开局神装,副本全通,但后面boss(国际巨头+消费者理性化)越来越难打,到底能不能全程carry,还得看它能不能在“氪金”和“技术流”之间找到平衡。
来源:昕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