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眼皮突然不受控制地跳动,或是嘴角莫名地微微抽搐的经历?大多数时候,这些现象可能只是偶尔出现,很快就自行消失,一般不会太过在意。然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种脸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成了长期困扰他们生活的难题,这很可能就是面肌痉挛在作怪。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眼皮突然不受控制地跳动,或是嘴角莫名地微微抽搐的经历?大多数时候,这些现象可能只是偶尔出现,很快就自行消失,一般不会太过在意。然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种脸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成了长期困扰他们生活的难题,这很可能就是面肌痉挛在作怪。
01
面肌痉挛的表现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也叫做面肌抽搐,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发病,也就是常说的眼皮跳。不过这种眼皮跳和我们因为疲劳、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皮跳动不一样,会频繁发作,并且会逐渐加重。随着病情发展,同侧面部其他肌肉也会被波及,比如脸颊肌肉、口轮匝肌等,严重时,面部肌肉的抽搐可能会导致眼睛无法睁开,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无法正常阅读、驾驶等。
02
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
血管性因素:目前医学界认为面肌痉挛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面神经的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 REZ)长期受到血管压迫,导致面神经局部发生脱髓鞘改变,如同电线外面的绝缘层破损了一样,使得面神经纤维之间的信号传导发生紊乱,从而引起面部肌肉的异常兴奋,导致面肌痉挛。
占位性因素:除了血管压迫,颅内的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能引发面肌痉挛,如听神经瘤、胆脂瘤等。这些占位性病变会直接对面神经造成压迫,干扰其正常功能,进而导致面肌痉挛。虽然占位性因素引起的面肌痉挛相对血管压迫来说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03
面肌痉挛的治疗
一旦发现面部肌肉出现不明原因、持续不缓解的抽搐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头颅磁共振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判断是否为面肌痉挛以及查找病因。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初期可以尝试药物治疗。药物能够调节神经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但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头晕、嗜睡、皮疹等,而且随着病情进展,药物效果会逐渐减弱。
手术治疗: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手术方法。神经外科医生会通过显微镜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在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下将血管与神经分离,并在两者之间垫入一种特殊的医用垫片,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该手术已经很成熟,但毕竟是全麻开颅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操作。
面肌痉挛不可怕
面肌痉挛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严重时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让生活重新恢复轻松与自在。
本文作者
宋高超
南医大二附院
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
指导导师
南医大二附院
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来源:小艾健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