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进密室,2人喝断片一人惨死,真凶究竟是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7:18 1

摘要:面对这起荒诞离奇的迷局,聪明的你,能否拨开重重迷雾,锁定真正的凶手呢?

这是一个让警方头疼的谜局

两男一女走进一间密闭的1601房间

仅90分钟后一位男子不幸去世身中11刀

按理说案件并不复杂 另外两人中必有凶手

但让警方头疼的是 幸存的两人坚称

自己喝断片了 什么都不记得

加上案发现场是两人的住所

遍布他们的指纹 让所有物证失去作用

就这样 这起看似简单的命案

硬生生演成了“谁也不记得自己杀人了”的荒诞闹剧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观察室,我是长风

面对这起荒诞离奇的迷局,聪明的你,能否拨开重重迷雾,锁定真正的凶手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回2013年, 走进那间被迷雾笼罩的1601号房间

2013年·美国·马里兰州·银泉

银泉 Silver Spring ,地处马里兰州中心地带,是蒙哥马利县最繁华的城市化中心之一。

它紧邻华盛顿特区北部边界,不仅交通便利,也是多元文化与都市活力的缩影。

无论是亚洲餐馆、拉美风味小吃,还是各式音乐、艺术节日,都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

甚至在2024年,它还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宜居的城市。

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13年10月13日凌晨3:25分, 蒙哥马利县警局的电话骤然响起。

接线员一拿起电话,耳边传来的是一个女人语无伦次、口齿不清的声音。

通常报警电话里,人们都会因为突发事件而慌乱、急切,但这一次不同。

电话那头的女子显然是喝醉了,甚至连自己为什么报警、需要警察做什么都说不清楚。

经过数分钟耐心的沟通,总算弄清情况,原来她的一位朋友倒在血泊之中,情况非常危急。

警局立马派了2名警员赶往案发地点, 马里兰州银泉市东西高速公路 1220 号 1601 室。

1220 East West Highway -Apartment 1601

凌晨3:36分,警员抵达1601房间门口,当门被推开,映入眼帘的是仿佛恐怖片一般的场景。

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酒精与血腥味,地上东西杂乱,墙壁和地毯上溅满了鲜血。

房间入口处,坐着一名年轻女子,正是报警人。

她身上有一些血迹,且醉的很厉害,对于警方询问,家里发生了什么,她表示完全不清楚。

警员只好先将其控制在门外,然后进屋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这间公寓并不大,进门左侧是厨房,右侧卫生间, 里面就是开放的客厅和卧室。

在卧室床边的地毯上,警方赫然发现有两名男子躺在那里,浑身是血。

倒在床右侧的男子,身下血迹已经浸透了地毯,且还在向四周蔓延,遗憾的是,他早已没有了呼吸。

而倒在床头的男子虽然身上遍布血迹,但幸运的是,他身上并没有任何伤势,仿佛只是喝醉了而已,口中还在不断的呻吟。

当警方将其唤醒并询问发生了什么时,他痛苦的表示 :

“我的女朋友和我的哥们搞在了一起,还被我撞见了,所以我杀了我的哥们。”

警员一听,这么快就主动招认了,要真是这样,那么后面案件审理起来也就省事了。

随后男子也被控制了起来,并等待法医以及更多警力赶到现场。

在此期间,警方也了解到了公寓内3人的身份以及关系。

报警女子 名叫泰勒Taylor Gould, 身上遍布血迹但幸存的男子 是她的男友 拉胡尔Rahul Gupta。

这间公寓就是她和男友一起租的, 而被害男子是他们的共同好友马克 Mark Waugh。

3人都是高学历青年,之前是在酒吧喝酒,当天凌晨1点50才回到公寓,结果仅1个多小时就发生了血案。

刚了解到这里,后续的警力相继就赶到,并进行了更详细的检查。

死者马克身上有11处刀伤,其中六处是刺伤,分布在颈部、胸口、手臂与背部。

另有5处是割伤,集中在手指与手臂,明显是他在拼命抵抗时留下的防御性伤口,死因是因为刺伤导致的失血过多。

凶器是一把20厘米长的厨刀,当时就在他的腿下方被发现。

案发现场的门窗完好无损,走廊监控也显示,当晚除了他们三人,没有任何人进出。

换句话说——凶手只可能是拉胡尔或泰勒。

从表面上看,由于拉胡尔的主动招供,案情貌似已经十分清晰了。

可问题是,两人身上都有血迹, 且都醉的比较厉害,表达不清楚 ,说出的话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难说?

于是警方决定将两人都送往警局总部,展开更深入的审讯。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对三位年轻人的背景,以及当晚的行踪进行全面调查。

混乱的酒局

拉胡尔来自一个印度裔移民家庭,他的父母在1986年从印度来到美国,之后在弗吉尼亚州的 麦克莱恩(McLean)经营印刷行业。

经过多年的辛苦耕耘,总算是小有成绩,为家族打下了不错的物质基础,算是中产家庭。

一家人都是底层爬起来的,比较信奉勤劳致富,对教育更是格外重视。

他们希望拉胡尔能成为医生、老师那样的体面职业。

拉胡尔也确实很争气,从小成绩优异,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聪明学生。

在兰利高中 (Langley High School)读书期间, 他结识了好友马克。

马克为人非常开朗,特别喜欢笑,几乎每张照片都能看到他灿烂的笑容,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

他的口才极佳,是学校辩论队的主力选手,带领校队赢过多场比赛。

除了口才之外,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是童子军中的佼佼者,拿下了象征最高荣誉的“鹰级童军”称号Eagle Scout。

甚至,他曾在一次意外中救过同学的性命,显示出非凡的责任感与勇气。

两人在高中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高中毕业后,因为考上不同大学,他们“分道扬镳”。

马克进入詹姆斯麦迪逊大学(James Madison) ,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随后他又被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法学院录取 ,目前就读研究生一年级。

老师与同学对他的评价极高,说是他是智慧与魅力并存,未来不可限量。

而拉胡尔高中毕业后,则是考入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专攻生物医学工程,朝着父母期望的医生方向进发。

大学期间,他遇见了同专业的漂亮女孩 泰勒,泰勒在班级中表现出色,是导师口中的优等生。

两人尽管之前就已相识,但大四才开始正式约会,感情发展得很稳定。

毕业之后,泰勒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进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工作,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而 男友拉胡尔则在本校继续攻读硕士,专注于纳米医学与组织工程的相关研究。

在实验室里,他很喜欢热情谈论自己的研究项目,在导师和同学眼中,他的形象是,聪明、勤奋、不轻易与人争辩。

两人在毕业之后正式同居,当时案发的 1601公寓正是泰勒租的,2013年2月份,拉胡尔也搬了进去。

因为泰勒有工作有收入,而男友拉胡尔还是学生,所以她负担了房租以及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开支。

又由于马克研究生所在的乔治城大学和 拉胡尔就读的乔治华盛顿大学距离很近 ,

因此他们又恢复了频繁的来往,3人经常聚会,一起外出游玩,关系很是亲密。

可以说,这三位年轻人,都非常的聪明、优秀,人生轨迹本该是光明璀璨。

可谁能想到,一场血案,却让一切戛然而止。

2013年10月12日,这天正是拉胡尔的24岁生日, 他和女友决定来一场浪漫的庆祝活动。

于是在傍晚时分来到 华盛顿特区杜邦环岛附近Dupont Circle的一家餐厅。

在享受完浪漫的的烛光晚餐之后,两人意犹未尽,决定到附近的酒吧喝两杯。

巧的是,在这里碰到了好友 怀特(Josh White )和马克(Mark Waugh)。

前面介绍过,马克是拉胡尔的高中同学,而怀特则是他的大学同学。

当然,他们也都见过泰勒数次,并不陌生,于是四人聚在一起,吹牛聊天,好不惬意。

转眼1个小时过去了,四人虽然走出了酒吧,但依旧意犹未尽,于是换一家酒吧继续喝。

期间, 拉胡尔和怀特到酒吧外 吸食大麻,留下泰勒和马克在酒吧内继续喝酒聊天。

而就在这段时间,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发生了。

泰勒后来声称,怀特在酒吧偷偷给她发暧昧短信,试图勾引她。

但怀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说辞,他说,发现泰勒和马克过于亲近,举止暧昧。

于是他直接找上泰勒,说你不应该这样,对此, 泰勒立马否认,说:

怎么可能,我很爱男友,不会背着他做那样的事。

而这一幕,刚好被走近的马克听见, 但他只听到后半句“我不会背着他做那样的事。”

马克以为是怀特在撩泰勒, 所以很是生气,现场的氛围一下子变的很是微妙。

随后他们转场到第三家酒吧时, 马克决定把事情挑明,直接告诉了拉胡尔,说怀特对泰勒图谋不轨。

这下场面彻底陷入尴尬之中,怀特考虑到大家都喝了不少酒,为了避免冲突,他没有强行解释,而是选择先行离开,就这样,四人酒局不欢而散。

当然,以上是 怀特和 泰勒 后来各自的说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随后马克决定跟拉胡尔以及泰勒回到他们租住的1601公寓。

凌晨1点50分,监控拍到三人走进大楼电梯的画面,当时他们脸上都挂着酒意未消的笑容,气氛很是融洽,并没有争执发生。

也不知道抱着不醉不归的目的还是意犹未尽,3人回到公寓又开喝起了伏特加,以及吸食大麻,然后躺在沙发上玩游戏。

不过由于房间内没有监控,具体喝酒的画面,喝多少就没有人说得清了。

总之,他们回公寓仅1个多小时,泰勒就拨打了报警电话。

随后就出现了视频开头的那一幕。

谁在说谎

当两人刚被带到警局,审问还没正式开始,拉胡尔突然就情绪失控的表示 :

“我搞砸了,他试图刺我,他是个混蛋,还试图杀害我的家人。”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为了自己的行凶杀人找一个借口,和他在公寓内的主动供述比较一致。

然而,当真正的审讯开始时,剧情却立刻迎来反转。

早上8:10 ,拉胡尔被带到审讯室,或许是酒醒了,他突然翻脸,坚决否认之前的招供。

他声称,自己喝了太多酒,还抽了大麻,脑子一片混乱,完全不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也不记得说过什么。

用他的话来说:

他甚至要求结束审讯,说自己又饿又困,要吃饭要睡觉,还一再强调自己要请律师。

整整55分钟的审讯,警方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关键线索,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向泰勒这边。

然而,泰勒的态度更是让人头疼,一问三不知,翻来覆去都只有一句话: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无论警方怎么追问,她始终坚持自己醉得一塌糊涂,什么都不记得。

甚至当审讯官告诉他,马克已经死了,她还表现出一脸的惊讶和震惊,从当时她的神情和反应来看,倒不像是装的。

不过,警方并没有就此放过她,毕竟,拉胡尔在最初的供词里说过一句关键的话话:


“我的女朋友和我的哥们搞在一起,还被我撞见了。”

审讯官于是直接问:你昨晚有没有和马克上床?

泰勒虽然嘴上一再否认,但也补充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如果你们找到证据,我也不会否认。”

这句话恰恰说明,她跟马克说不定真有暧昧关系。

审讯官接着又直接了当的问:你是否杀害了马克。

而泰勒 的回答,更是耐人寻味,一般情况下,嫌疑人都会斩钉截铁的回答:我没有,就像拉胡尔回答一样。

但她的回答是:“我不这么认为”(I don’t think so)

用她的话来讲,她完全没有理由,也没有那个力气杀害马克。

她之所以这么回答,还是因为她确实喝多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警方也仔细分析和比对了 她报警电话的表现,公寓中对警员的表述,以及审讯中的说辞。

认为其言论一致,没有纰漏,符合醉酒的典型特征。

换句话说,就是泰勒没有撒谎,但对物证进行仔细检查后,又发现一些令人不安的地方。

电梯监控现实,泰勒从酒吧回家的时候,穿的是一身红色的连衣裙。

而当第一批警员赶到时,他穿的是灰色T恤和粉红色的短裤,当时警员还给她拍了照。

更诡异的是,房间中还找到另外一套她换下的白色T恤。

很显然,仅仅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她在公寓内换了两套衣服,而换下的那两套衣服,上面都有一些血迹。

警方质疑她是不是故意清理现场,泰勒的解释是,自己可能是在混乱中,接触了马克或者是拉胡尔,所以才粘上血迹。

但她真的不知道,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于她为何换衣服,自己都不清楚。

结合报警电话中,拉胡尔曾说过,不要碰我,貌似泰勒当时确实接触了他们,她的说法也似乎说的通。

且第一位进入公寓的警员 也作证,说泰勒当时头发干燥,脸上还有化妆,显然没有洗过脸洗过澡,没有刻意抹除身上血迹。

这些基本可以确定,她身上的血迹不多,而被害者马克,身中11刀。

这种近距离的刺杀,施暴者身上必然留下大量血迹,这些似乎都说明,泰勒确实不像直接行凶的人。

那么凶手会是拉胡尔嘛?

此时,警方已形成明确判断:

三人当时同处一个几乎毫无遮蔽的狭小公寓内,而受害者身中十一刀,法医鉴定更指出他曾与凶手发生过激烈搏斗。

按理说,如此剧烈的动静绝无可能不引起拉胡尔或泰勒的注意。

然而,两人却均坚称自己对当晚发生的一切毫无印象。

要么,他们真是醉得断片,要么,其中必有人在撒谎。

更不幸的是,1601公寓,是泰勒和拉胡尔的住所,里面遍布两人的指纹等线索, 且身上都有被害者的血迹。

所以公寓内找到的各种物证,包括凶器刀具,貌似作用不大,无法指证谁才是真凶。

眼下,两人又一口咬定,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这个尴尬的境地, 审讯根本就无法推进下去。

为了破局,警方决定换一种比较冒险的方式,那就是让拉胡尔和泰勒单独见面, 看看他们是否会当面对质,露出破绽。

随后,在警方的安排下,拉胡尔和泰勒在审讯室单独见面。

当然了,尽管没有警方在现场,但两人很显然也知道,他们所说的一切,都会在警方的监控当中。

见面之后,拉胡尔先发制人,直接询问女友,是不是你杀害了马克,对此,泰勒还是 一如既往的说法: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现在被吓坏了。

而拉胡尔则双手抱胸,说自己也没有刺杀马克,随后他让泰勒出去,说自己一定要找律师到场。

眼看,引发双方对质的策略失败,警方顿感失望。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拉胡尔却突然改了口,他表示,女友泰勒就是杀害马克的凶手,并再次强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转变,让警方眼前一亮。

他们之前就怀疑,双方在警员到达之前,就在公寓内串供好了,形成联盟,什么都不交代。

现在拉胡尔为了保命,将矛头指向女友,显然他们的“联盟”已经瓦解,真相呼之欲出。

于是警方立马将“拉胡尔的背叛”传达给了泰勒,看看她这边有没有什么反应,会不会主动“认罪”,然而警方再次失望。

泰勒只是手扶着额头,感叹道:

哦 天哪!随后便沉默不语,并没有反咬拉胡尔。

到此为止,从报警电话到审讯,泰勒的说辞自始至终都保持一致。

而反观拉胡尔,则不断左右横跳,起初承认自己杀了马克,后来又矢口否认,最后又甩锅女友。

相比之下,谁的嫌疑更大,已经不言而喻。

眼看口供无法进一步突破,警方把目光转向了前一晚的第四个当事人——怀特(Josh White)。

怀特告诉警方,当晚他发现泰勒和马克有些暧昧,所以才提醒她注意分寸。

结果被马克误会,以为是他在撩泰勒,这让场面一度尴尬。

由于大家都喝了不少酒,他没有选择强行解释,而是提前离开,防止进一步的冲突,。

怀特还直言不讳的说:“我不信任泰勒,她在撒谎。”

尽管他的口供,对于指证谁是真凶,并没有什么帮助。

但结合他的说法、拉胡尔最初的供词“女朋友和兄弟搞在一起”,以及泰勒那句“如果有证据,我也不会否认”,警方逐渐拼凑出一个合理的推测:

那天夜里,三人酒后回家,醉醺醺的状态下,泰勒和马克可能不经意间,真的有了更暧昧的举动。


偏偏这一幕被拉胡尔撞见,在酒精、大麻和愤怒的三重作用下,他彻底失控,挥刀捅向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至此,警方已经坚信,拉胡尔就是凶手。

审讯结束后,拉胡尔因涉嫌谋杀马克被正式逮捕。


而泰勒的陈述始终一致,也与醉酒状态相符,更重要的是,无论她与马克是否存在暧昧关系,均缺乏明确的作案动机。

加之警方未掌握足以指控她的证据,最终决定将其释放。

最终审判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拉胡尔的父母立刻请来了最顶尖的律师团队菲尔 和詹妮弗 Phil Armstrong and Jennifer Page.

毕竟,他们在弗吉尼亚州是做生意的中产家庭,为了保住儿子的一生前途,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可即使这样,他们也没能讨到便宜, 在保释听证会上,法官认为拉胡尔撒谎成性,且有潜逃风险。

因此将其的保释金定在200万美元的天价,这让其家人无法将其保释出来。

不仅如此,起初拉胡尔是被指控二级谋杀罪名,随着检方的调查深入,二级谋杀罪名最终升级为了一级谋杀罪。

转眼时间来到2015年3月2日,这场迟来的审判终于正式开庭。

检方开门见山的表示,这起悲剧已十分清晰,公寓内只有3人, 凶手只可能是拉胡尔或泰勒。

而拉胡尔有着众多的作案“铁证”,他的作案动机是:

他发现女友泰勒和好友马克暧昧,酒精,大麻加上愤怒,让他彻底失控,痛下杀手。

随后,检方摆出了一系列的证据。

首先,在警方到达时,拉胡尔第一时间主动供认了:“我的女朋友和我的哥们搞在一起,还被我撞见了,所以我杀了我的哥们。”

当他被带到警局,还没有正式审问时,他再次供认:我搞砸了,他试图刺我,他是个混蛋,他还试图杀害我的家人。

在被审问结束后,拉胡尔打电话给父亲,电话中他进行了第三次供认:说自己和马克发生冲突,而他拿到了刀 。

这三次供认,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证据。

其次,拉胡尔身上血迹比泰勒多太多了,衣服都被鲜血所染透。

而马克遭受如此猛烈的多次刺砍,凶手身上必然会被鲜血覆盖,这刚好对应上了。

马克背部的刀伤,深度很深,需要施暴者拥有强大的力气,而泰勒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只有可能是拉胡尔。

拉胡尔的朋友表示,拉胡尔平时脾气尚可,但一旦喝酒就会充满暴力,这符合他醉酒行凶的表现。

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泰勒自己一再强调的,尽管她不清楚那晚发生了什么。

甚至说,如果警方发现她和马克上床的证据,他也不会否认。

但她可以确定的是,她完全没有理由,更没有动机去杀害马克。

这句话确实属实,不管她和马克之间存不存在暧昧,她都没有动机去杀害马克。

尽管没有目击者,没有直接证据,但基于所有的间接证据,凶手只有可能是拉胡尔。

辩方对此立马展开反击,他们制定的策略,不仅是要洗脱拉胡尔的罪行,还要将罪责推到泰勒身上。

他们首先强调,当晚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又吸食了大麻,记忆断片是很正常的。

拉胡尔自己根本不记得发生了什么,更没有所谓“亲手杀人”的记忆。至于当初的招供?那只是醉酒胡言,不能作为证据。

至于拉胡尔身上的大量血迹,那是因为他一直在给马克做心肺复苏导致的,并不能根据血迹的多少,来指认谁是凶手。

拉胡尔也亲自作证,说当时他完全喝醉了,躺在沙发上,直到听到泰勒的尖叫声,他才抬起头,刚好看见马克全身是血,深受重伤 。

于是他还上前帮忙,帮助马克止血,甚至还抱了抱对方,最后又做了心肺复苏,才沾染了大量血迹。

随后辩方也摆出了一系列的证据:

马克的手上,以及墙壁上的血迹中,都发现一些金色长发,尽管检方没有送检,但很显然这是属于泰勒的。

泰勒的一个隐形眼镜,还在马克的牛仔裤之上被发现。

泰勒的手指甲断裂,可能是在行凶过程中导致的。

从警方第一时间在公寓给泰勒拍照的照片中, 发现泰勒的手部尤其是小指关节处有明显的红色, 这和握刀姿势比较一致。

除此之外,泰勒换下的2套衣服上,都存在血迹,说明他和马克接触量也很大,且连续换了2套衣服,恰恰说明泰勒头脑清醒。

他们还请出专家证人,表明马克背上的伤,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办到,作为成年女子的泰勒也不例外。。

最后一点,拉胡尔的家人表示,拉胡尔非常爱泰勒,他此生的目标就是娶其为妻。

因此他愿意为了她做任何事情,当初之所以主动供认,就是为了给女友顶罪。

基于这些线索,辩方认为拉胡尔是无辜的,是被冤枉的,而真凶正是他的女友--泰勒。

除此之外,辩方律师还指控警员的疏忽,当时的凶器,以及上的头发,都没有及时送去做DNA检测,甚至很多证物当时就遭到破坏。

对于辩方的反击,检方开始了逐条反驳。

说头发,即使是泰勒的,那也不能说明什么,这是她的公寓,有她的头发指纹,都很正常,因此送检没有必要;

她的指甲断裂,很可能是之前断裂的,且并未到马克身上找到另一半指甲。

隐形眼镜,那更不是事,应该是早先遗落在公寓,后被马克给沾到了裤子上。

至于拉胡尔的家人所说,拉胡尔会为了保护泰勒而顶罪,检方更是找到证据。

在他们的聊天记录中,找到感情不和、性生活不协调的内容。

这说明两人的感情已经破裂,拉胡尔不可能为其顶罪,后来他的“反水”也能佐证这一点。

总之,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整个审判持续了整整2周。

尽管辩方的策略听起来有理有据,且确实也提供了一些线索,

但陪审团仅用了4个半小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拉胡尔一级谋杀罪名成立。

而泰勒因为最初并未被起诉,所以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015 年 5 月 27 日,法官正式宣判,拉胡尔谋杀马克罪名成立,依法判处其终身监禁。

后续

2016年年底,拉胡尔他以“庭审期间,法官与陪审员存在非正式沟通,违反了程序公正”为由,提出了上诉。

然而,这份希望并未持续太久,上诉很快被驳回,判决维持原判。

至此,这场扑朔迷离的案件,终于算是尘埃落定。

可对于拉胡尔的家人来说,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这个结果,自始至终都不相信,拉胡尔真的是凶手

在他们眼中,他是一个聪明听话的好孩子,从不惹事生非,更不可能是冷血的杀人凶手。

他们的意思也很明了,拉胡尔是为了替泰勒顶罪而入狱的,而真凶就是泰勒。

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持有类似观点。

然而,警方通过详尽的调查,几乎排除了泰勒直接行凶的可能,但也坦诚她并非没有过错。

警方推测,这起悲剧的起因,或许就是 泰勒和马克的暧昧举动,激怒了拉胡尔;

在酒精,大麻的加持下,他最终举起了屠刀,捅向了自己的好友,也就是说,是她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

更耐人寻味的是,案发当晚,马克曾向另一位好友发送过几条颇为异常的短信:

2:01我的夜晚正变的史无前例的尴尬。

2:19我好想把我手指咬断,这样就可以被救护车接走,进而逃离这里。

2:55 快醒醒,我需要帮助。

从短信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当时的1601公寓里发生了一些令马克极为不安的事情。

基于整个案情的推断,极有可能是拉胡尔发现了 马克和泰勒存在暧昧举动,因此他愤怒的逼问他们,为何这么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个是女友,一个是好友,竟然同时背刺他,在愤怒之下,他最终从厨房拿出了刀。

也就是这个时候,马克发出了最后那条求救短信,向好友寻求帮助。

巧的是,隔壁邻居也是这个点,听到一声巨响,想必是两人正发生剧烈搏斗。

短短30分钟之后,马克就倒在血泊之中,接着泰勒就在拉胡尔的要求下,拨打了报警电话。

当然,这一切仅仅只是猜测,由于泰勒和拉胡尔都坚持,不记得那晚发生了什么,这也只能是一谜了。

回顾这起悲剧,这本该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生日聚会,最终却演变成鲜血与死亡。


三位前途光明的年轻人——一位未来的医生,一位正在FDA工作的科研人才,还有一位前途无量的法律新星。


他们本该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但一场酒局,一段暧昧不清的插曲,再加上酒精与大麻的催化,瞬间让一切都化为乌有,酿成了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故事的全部内容,我是长风,我们下期再见喽!

来源:奇闻观察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