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外伤害是致残的主要因素,而专业及时的干预能最大程度减少残疾发生。在2025年8月25日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我院创伤外科联合康复医学科开展“预防伤害致残,促进功能恢复”主题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从急性创伤处理到后期功能康复的全流程防残指导。
意外伤害是致残的主要因素,而专业及时的干预能最大程度减少残疾发生。在2025年8月25日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我院创伤外科联合康复医学科开展“预防伤害致残,促进功能恢复”主题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从急性创伤处理到后期功能康复的全流程防残指导。
本次义诊由创伤外科和康复医学科专家共同组成多学科义诊团队,提供一体化服务:
创伤外科团队:评估损伤严重程度,讲解手术时机和方案。
手外科专家:提供手部创伤后功能重建咨询。
康复医师:制定早期康复介入方案,预防并发症,提供日常生活能力重建训练建议。
物理治疗师:指导创伤后关节功能恢复训练。
“创伤后残疾预防需要急救与康复无缝衔接,我院两科合作就是要打通这个关键环节。”创伤外科尚平主任强调。
义诊现场提供多项针对性评估服务:
创伤后功能障碍筛查:评估骨折、神经损伤后的功能受限程度。
瘢痕评定与处理:提供瘢痕增生预防和治疗方法指导。
疼痛评估:针对慢性疼痛提供多模式镇痛建议。
肢体肿胀管理:演示消肿治疗方法和技术。
辅助器具适配:提供拐杖、支具等辅助器具选配建议。
康复治疗师现场演示创伤后早期床上康复训练方法。
针对不同创伤类型,专家团队提供专业预防建议:
交通伤患者: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促进功能重建。
运动损伤:提供安全运动建议,预防二次损伤。
老年创伤:着重跌倒预防和骨质疏松治疗。
手部创伤:精细功能恢复训练指导。
义诊现场开展多项实用技能培训:
创伤现场急救:演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正确方法。
康复训练技巧:教授居家康复训练方法,提供训练计划。
环境改造建议:指导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预防二次伤害。
心理调适:提供创伤后心理适应指导,促进社会回归。
并发症预防:指导预防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很多残疾是由于早期处理不当或康复不及时造成的,希望通过培训让更多人掌握预防知识。”康复医学科毛庆友主任表示。
本次义诊特别推出创伤康复全程管理计划:
绿色通道:为复杂创伤患者提供多学科会诊快速通道。
康复档案:建立个人康复档案,实现连续健康管理。
家庭随访:提供家庭康复指导和支持。
社区转介:与社区康复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支持小组:组织病友支持小组,分享康复经验。
预防胜于治疗,专家团队提供创伤预防建议:
居家安全:消除家中跌倒隐患,改善照明,安装扶手。
交通安全:系安全带、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
运动防护:运动前热身,使用适当防护器具。
老年防跌倒:改善平衡能力,使用助行器,定期视力检查。
创伤可能发生在瞬间,但残疾预防需要持续的努力。让我们从预防伤害做起,一旦发生创伤,通过专业的急救和康复干预,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减少残疾发生。从急救到康复,我院为您提供全程健康守护!
文字:咸振杰、曹美艳
图片:周玉彩
编辑:曹美艳
初审:尚平
二审:吴嘉敏
复审:徐间萍
温馨提示:
1. 花都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普通内科、妇科、中西医结合肺部门诊、康复理疗科、B超室、胃肠镜检查(按预约时间为准)已开设夜间门诊,接诊时间为18:00-21:00(超过21:00可转为急诊就诊),有需要的患友可前来就诊。
2. 为满足广大市民出行需求,缓解就诊患者出行难题,新华路花都区人民医院公交站点现已新增花1路(首班6:30,末班22:00)、花75A公交车(首班7:00,末班21:30),有需要的市民可乘坐相关班次公交车到达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
家有“呼噜娃”?警惕睡眠呼吸问题
以案促改,安全护航——我院成功举办2025年安全生产月之安全隐患整改案例评比活动
来源:健康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