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我大学四年,英语基本上属于“考试前一天才临阵磨枪”型选手。四级裸考462,六级靠着考研复习顺带混了个压线过。所以决定要考雅思的时候,我心里就两个字:完了,实际我雅思备考的前期也是处在一个得过且过的状态。
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我大学四年,英语基本上属于“考试前一天才临阵磨枪”型选手。四级裸考462,六级靠着考研复习顺带混了个压线过。所以决定要考雅思的时候,我心里就两个字:完了,实际我雅思备考的前期也是处在一个得过且过的状态。
所以在此只是单纯的分享我的个人经历,我不希望我的这种前期不作为+后期拼命追赶的经历,让刚接触雅思的人觉得都可以像我这样,我只能说这样真的风险很大。大家能够有个清晰的规划。然后在规划下有节奏的进行和出分是最好的。
说回我的经历。第一次考试我干脆彻底摆烂,纯裸考,就想看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结果不出所料,那个分数惨得我都没眼瞧。但这一考反而让我清醒得意识到雅思这玩意儿,真不是靠吃老本能糊弄过去的。它不像四六级,混个眼熟也许能过,这考试得动真格。
于是我决定,第二次备考,必须得”一点。我的策略就一条:短期内高强度投入,该花钱花钱,该受罪受罪,绝对不拖沓。一开始我也纠结要不要报班。但一想,自己连题型都搞不清楚,自律性又没那么强,还是报班吧。后来我就报了暴躁鸭的一对一口语和阅读课。
阅读真的让我很头疼的。文章长、题目多、时间紧,我以前做题基本靠灵感,准确率忽高忽低。上了课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读文章不是非得一个字一个字啃的。
口语,是我心病。一张嘴就紧张,脑子比嘴巴快十倍,结果说出来的全是卡顿。幸好有老师陪我练,不是光讲技巧那种,是真的一问一答模拟考试现场。我后来甚至养成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反正考官不认识我,我就使劲演,假装自己很自信。说错了也不停,继续瞎扯,总比冷场强。
写作和听力我倒是没报班,自己折腾的。听力就靠每日磨耳朵,走在路上听、吃饭听,甚至睡前还要听一段英音广播。写作嘛,小作文我就死磕数据表述的多样性,上升下降稳住趋势换着花样说;大作文分话题准备素材,比如教育、科技、环境,每个话题都攒点论点例子。
我有个小本子,专门记那种“万能好用句”,不是模板,而是我自己读范文时一眼看中的那种。然后试着写的时候硬塞进去,用着用着就变成自己的了。
回头看这段备考时光,我觉得最值得分享的倒不是方法,而是心态。要把备考当成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游戏副本,每天刷一点,经验值就涨一点。偶尔被分数打击到也很正常,哭一顿吃个宵夜,明天再继续嘛。
来源:教育说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