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主播二饼胡拉与嫄嫄全能唱将的粉丝群体(1212与 0021)之间的持续冲突,并非简单的粉丝间意气之争 —— 从连麦纠纷演变为跨平台对骂、举报乃至恶意攻击,本质是饭圈文化核心认知偏差在直播生态中的集中爆发。其底层逻辑仍是 “圈层归属”“情感认同” 凌驾于 “
从5.12力饼媛同学情,到七宫格翻脸分播,再到恢复连麦的一家亲,然后再到分播互踩,二饼胡拉与孙媛上演的反复拉扯大戏,究竟是为什么?
抖音主播二饼胡拉与嫄嫄全能唱将的粉丝群体(1212与 0021)之间的持续冲突,并非简单的粉丝间意气之争 —— 从连麦纠纷演变为跨平台对骂、举报乃至恶意攻击,本质是饭圈文化核心认知偏差在直播生态中的集中爆发。其底层逻辑仍是 “圈层归属”“情感认同” 凌驾于 “事实判断”“公共道德” 的认知错位,在平台算法、群体心理与资本逻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套自我强化的对立机制。
力饼与媛粉的攻击行为,并非 “个别粉丝的非理性”,而是五类人类普遍认知偏差在饭圈场景中的具象化,这些偏差构成了 “帮亲不帮理” 的底层逻辑:
心理学中的 “群体认同” 指个体通过加入某群体获得身份归属感,为维护自身身份合法性与群体凝聚力,会本能 “偏袒内群体、排斥外群体”—— 哪怕内群体存在明显问题,也会优先选择维护。
在力饼与媛粉的冲突中,双方均将 “支持自家主播” 等同于 “维护自身圈层身份”,否定主播即否定自己的选择,因此 “护亲” 永远优先于 “辨理”,对内外群体的评价呈现明显的选择性倾斜,完全以 “是否属于同一圈层” 作为判断前提。
证实性偏差指个体倾向于主动搜集、相信能支持自己既有观点的信息,忽略、否定与观点相悖的证据,而饭圈的 “信息茧房” 会进一步强化这一偏差 —— 粉丝长期浸泡在同好社群,接触的全是 “维护自家主播” 的内容,形成 “过滤式认知”。
力饼与媛粉均困在 “自家主播无错” 的认知闭环中,仅采信支持自身立场的信息,对与立场相悖的客观事实或不同声音,要么刻意忽略,要么找理由否定,导致客观事实(理)根本无法进入其判断体系。
心理学中的 “情感优先效应” 指出,当情感与理性冲突时,人类会本能优先遵循情感驱动,而非理性判断。饭圈粉丝对主播的 “情感投射” 极强 —— 主播可能是他们的 “精神慰藉” 或 “理想榜样”,这种情感远超普通兴趣,直接覆盖对错判断。
在冲突中,力饼与媛粉均将 “维护主播的情感” 当作最高目标,即便主播行为存在客观争议,也会因情感联结而选择护短,原本应遵循的公共道德(如尊重差异、理性沟通)则被搁置,完全让位于对主播的情感维护。
道德双标是 “帮亲不帮理” 的直接表现,指个体对同一行为,因实施者是 “亲” 或 “疏” 而采用完全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亲” 做即 “合理”,“疏” 做即 “违规”,本质是为了 “合理化护亲行为” 刻意调整判断尺度。
力饼与媛粉对同类行为的评价完全以 “亲疏关系” 为标尺,对自家主播的行为用宽松标准解读、美化,对对方主播的同类行为则用严苛标准批判、否定,彻底架空了 “统一的事实与道德标准”。
归因偏差指个体对行为结果的解释,会因 “亲疏” 而不同:对 “亲” 的过错,倾向归因于 “客观外部因素”(非主观意愿);对 “疏” 的过错,倾向归因于 “主观内在因素”(人品 / 能力问题),这种偏差会进一步 “合理化帮亲行为”,让粉丝坚信 “亲没错,错的是外界”。
在冲突中,力饼与媛粉均习惯性将自家主播的问题 “外部化”(归咎于平台、环境等客观因素),将对方主播的问题 “内在化”(归咎于人品、能力等主观因素),通过这种归因方式强化 “自家无错、对方全错” 的认知,进一步激化对立。
力饼与媛粉的认知偏差并非孤立存在,抖音的直播生态通过三重机制,将这些个体偏差放大为群体冲突:
尽管二饼团队未刻意组织粉丝,但部分活跃力饼粉丝自发形成 “护饼联盟”,将 “维护二饼” 包装成 “守护民乐尊严” 的责任,煽动粉丝 “反击即正义”;嫄嫄粉丝群则形成规整的饭圈运营模式,管理员通过 “守护姐姐专业形象”“反击黑酸” 等话术,将正常讨论污名化为 “内奸行为”,甚至制定 “禁提二饼” 的群规,引导粉丝将对方完全视为 “敌人”,忽略对错判断。
平台的 “小时榜”“打赏排名” 等机制,将主播间的专业差异转化为数据攀比,力饼与嫄嫄的不同路线被资本逻辑异化为 “流量对抗” 的卖点。经纪公司为提升商业价值,前期炒作 “同学情” 制造 CP 感,后期又通过 “拆 CP” 制造话题;第三方八卦账号则断章取义剪辑冲突内容吸引点击,将粉丝情绪转化为收益 —— 资本对流量的追逐,直接放大了 “帮亲不帮理” 的行为空间。
抖音的兴趣推荐算法,让力饼与媛粉长期浸泡在同质化信息中,仅接收支持自家主播的内容;冲突升级后,算法进一步推送对立内容,为力饼粉丝推 “嫄嫄负面”,为媛粉推 “二饼负面”。这种 “越互动越极端” 的机制,让中立用户逐渐分流站队,形成两个隔绝的信息气泡,认知偏差缺乏外部纠正,最终固化为 “自家永远正确” 的执念。
力饼与媛粉的攻击行为,不仅是 “网络骂战”,更造成了多重连锁伤害:
对粉丝个人而言,长期的认知偏差导致判断力退化 —— 部分力饼粉丝将 “反对二饼者” 一概视为 “专业圈打压”,部分媛粉则形成 “专业洁癖”,将普通批评当作 “黑粉行为”,这种认知模式逐渐渗透到现实生活,影响正常社交与理性决策。
对主播职业生涯而言,粉丝冲突已形成反噬 —— 二饼因 “粉丝控评、攻击同行” 被贴 “纵容网暴” 标签,错失非遗合作;嫄嫄因 “饭圈化运营” 遭专业院团质疑,影响体制内发展。双方减少互动后暴露内容短板,陷入 “冲突带流量 - 内容跟不上 - 再靠冲突引流” 的恶性循环。
对直播生态而言,这场冲突加剧了 “劣币驱逐良币” 的风险 —— 才艺比拼异化为粉丝骂战,新人民乐主播要么 “饭圈化生存”,要么放弃创新;“举报 - 互撕 - 变现” 模式被效仿,导致抖音才艺区从 “内容竞争” 转向 “粉丝战斗力比拼”,偏离 “传播艺术” 的初衷。
结语力饼与媛粉的冲突,本质是 “情感与圈层优先” 对 “事实与道德” 的压制。两种艺术路线本可互补共存,却在饭圈认知偏差与平台生态的共同作用下,沦为非此即彼的对抗。要打破这一困局,需粉丝重建 “事实优先” 的理性认知,主播承担引导责任,更需平台优化算法,让 “道理” 而非 “对立” 成为流量核心 ——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直播生态沦为饭圈冲突的 “角斗场”。
来源:熊大⁹²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