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哈尔滨巴彦县德祥乡太平村的田野上,每年金秋时节,连片的大豆田像铺展的绿金色绒毯,饱满的豆荚在风中轻轻摇曳——这片6.8万亩的大豆种植基地,不仅是黑土地馈赠给巴彦县的宝藏,更是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的“第一车间”。从李德军老先生创办的福春源笨榨油坊,到如今姐弟豆业
(周星辰 张凯)在哈尔滨巴彦县德祥乡太平村的田野上,每年金秋时节,连片的大豆田像铺展的绿金色绒毯,饱满的豆荚在风中轻轻摇曳——这片6.8万亩的大豆种植基地,不仅是黑土地馈赠给巴彦县的宝藏,更是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的“第一车间”。从李德军老先生创办的福春源笨榨油坊,到如今姐弟豆业旗下的巴彦县庆杨粮油有限公司,几十年时光流转,变的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不变的是对“天然、健康”的坚守,让这款带着东北乡土气息的食用油,成为无数家庭餐桌上的安心之选。
黑土地的馈赠,藏在每一颗大豆里
“好油先要好料”,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的底气,从源头就注定不凡。东北的黑土地素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有机质含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给大豆积累营养创造了绝佳条件。而庆杨选用的,更是这片土地上的“尖子生”——非转基因塔选大豆。
所谓“塔选”,是比普通筛选更严苛的选料方式,通过多层筛选设备,像“选美”一样挑出颗粒饱满、色泽均匀、无杂质的大豆,那些干瘪、破损的豆粒,早在第一步就被挡在了生产之外。德祥乡6.8万亩的大豆田,年复一年为油坊提供着稳定且优质的原料,每一颗大豆都吸足了黑土地的养分,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气息,为后续的好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让消费者安心的是,从大豆种植到最终榨油,全程都带着“黑龙江本地”的烙印:原料是本地种的,生产是本地做的,发货也是从这片黑土地出发。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本地化链路,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更让每一瓶油都带着家乡的温度,吃起来格外踏实。
24小时物理冷榨,留住时光里的老味道
走进庆杨粮油的生产车间,闻不到化学溶剂的刺鼻气味,只有大豆被轻轻压榨的细微声响——这里沿用的,是福春源笨榨油坊传承下来的“笨办法”,也是如今备受推崇的24小时物理冷压榨工艺。
“冷压榨”的核心,在于“低温”二字。整个榨油过程中,温度始终控制在较低范围,既避免了高温精炼对大豆营养的破坏,也杜绝了化学溶剂残留的风险。当一颗颗饱满的大豆经过清洗、压榨、过滤等环节,最终变成金黄透红的油液时,大豆中珍贵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几乎被完整保留下来。这些营养物质不仅能帮助调节胆固醇代谢,维持身体细胞的正常功能,更让每一口油都带着天然的健康力。
老顾客都知道,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有个特别的“标签”——“无科技与狠活”。没有额外添加的香精、色素,没有复杂的化学处理,全靠物理压榨留住大豆最本真的味道。下锅炒菜时,它不会像劣质油那样冒黑烟、起油沫,只有淡淡的豆香随着油温升起,飘满整个厨房。这种香味,是很多人记忆里“小时候的味道”:外婆用笨榨豆油炒的青菜,妈妈炸的丸子,都带着这股纯粹的香气,一口就能勾起对家乡和童年的回忆。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实在”
第一次买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的人,可能会有个小疑问:5升装的油桶,为啥称重是9.2斤?其实,这背后藏着油坊的“实在”——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同样是5升体积,油的重量会比水轻(5升水约10斤),9.2斤的重量,恰恰证明了油坊没有偷工减料,每一瓶油都装得满满当当。
还有它独特的颜色,也是辨别真伪的“活名片”。和市面上有些颜色浅淡的豆油不同,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是黄里透红的深红色,倒在碗里会看到油液浓稠挂壁,这正是纯笨榨豆油的标志。因为大豆中天然含有胡萝卜素,在冷压榨工艺下,这种色素被完整保留,让油液有了这份独特的“天然色”。很多老顾客都说,买油时只要看到这深红的颜色、挂壁的质感,就知道是正宗的庆杨油,错不了。
除了品质上的“实在”,油坊对口碑的看重更让人放心。“做菜保你不起烟不冒沫,没有豆腥味,假一赔万”——这句承诺,不是随口说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选料到生产,再到灌装、发货,每一个环节都有人严格把关,就怕砸了“福春源”传下来的招牌。也正因如此,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才能在众多食用油中站稳脚跟,成为消费者口口相传的“放心油”。
从黑土地的大豆,到车间里的冷榨工艺,再到餐桌上的阵阵豆香,庆杨牌冷压榨大豆油就像一位沉默的“匠心使者”,把巴彦县的天然与实在,送到了千家万户。它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夸张的宣传,只用“无科技与狠活”的纯粹,“小时候的味道”的温暖,以及每一个细节里的实在,诠释着什么是“地方特色的健康食用油”。或许,这就是它最动人的地方——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每一顿饭的安心与美味。
来源:30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