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探寻万亿生物经济合成密码—2025山东生物制造媒体行活动”在济南举办。本次活动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协办。
9月17日,“探寻万亿生物经济合成密码—2025山东生物制造媒体行活动”在济南举办。本次活动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协办。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和全省食品与生物制造标志性产业链工作要求,充分展示我省生物制造创新成果和产业优势,提升行业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孙珊指出,作为我国生物制造领域的“排头兵”,山东不仅是我国生物制造产品种类最丰富、细分领域门类最齐全、创新能力最突出、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而且在国际生物制造产业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次媒体行活动,将围绕“食品及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题,深入德州、潍坊、青岛、临沂、济宁、泰安、济南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采访。以专业的视角、生动的笔触,挖掘行业内的亮点故事,探寻万亿生物经济的“合成密码”,聚焦企业的技术突破与转型升级。同时,也希望此次活动能成为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推动社会各界对生物经济的认知与支持,助力山东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制造的新高地。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庆指出,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始终将生物制造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依托“链长制”工作机制,推动食品与生物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经过多年培育,山东生物制造产业已形成“规模领先、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的独特优势,功能性糖醇、透明质酸、谷氨酸等多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世界第一,氨基酸、柠檬酸、功能糖、衣康酸、长链二元酸等产品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是全国生物制造门类最全、生产能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政策赋能,年底前编制完成生物制造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聚力创新突破,推进“生物制造研发总部集群”建设;优化生态服务,持续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依托本次媒体行形成宣传矩阵,扩大山东生物制造的全国影响力。
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会长,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史建国指出,山东是我国生物制造产品品种最多、细分领域门类最全、创新能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在国际生物制造产业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2024年全省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 6800亿元,其中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绿色产品年替代化石资源超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000万吨,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山东生物制造的亮眼成绩,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深耕与突破。活动中,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上台演讲,分享企业在生物制造和发酵领域的成果与经验。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省土地发展集团、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等单位负责同志,中央和省重点新闻网络媒体记者,相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同志,全省重点生物制造企业代表等共约50人参加活动。
来源:山东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