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间谍镜头下的五台山十三张珍贵照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1:17 1

摘要: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一百年前,日本为了实现侵略中国之目的,提前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间谍,他们打着探险家和学者的幌子,拍摄了大批关于中国的风俗、自然景观、历史和文化艺术等。

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也必然成了日本人的窥探对象,以下就是日本间谍镜头下的13张20年代的五台山老照片,带我们重新领略那个时期的五台山旧貌。

菩萨顶始建于唐代,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寺前石阶达一百零八级,它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整个寺院共占地四十五亩,建筑特点也是典型的皇家风格。

创建于唐代的金阁寺,是五台山密宗传播中心,寺内的金阁高达百余尺,高三层,又因为金阁外表覆以得金层,在阳光下尤为璀璨,金阁寺名字也因此而来,后来因为战乱,金阁寺历经多次毁坏与重建。

在某寺庙台阶上,正在专心制作陶器的僧侣,从旁边的成品可以看的出来,这些陶器制作精美,但形状奇特,不知做何所用。

寺庙规模看起来很小,但却五脏齐全,白墙金顶尤其显眼。

五台山清凉寺

清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因寺内存有的“清凉石”为文殊圣迹,因此得名清凉寺。清乾隆年间及民国年间都曾重建,但在六十年代被彻底毁坏。

照片可以看到几个乡民正抬着龙王神像,应该是在进行一场求雨的祈福活动。

真武阁始建于1928年,其“阁道穿云”是五台山八大奇观之一,每每大雨过后,云雾在阁门前停留,形成独特的"阁道穿云"景观。

宽阔的街道上,行人三三两两,临近到点,远处炊烟袅袅,多年以后,杨林街已经发展成为台怀镇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金刚窟

金刚窟位于五台山的东台、北台和中台之间,是佛教中的神仙居所,也是传说中文殊菩萨的显圣之地。

远处的显著的白塔

白塔全名为释迦牟尼舍利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白塔下的寺院为塔院寺,始建于明永乐五年,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青庙十大寺之一。

显通寺

显通寺初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当时名为大孚灵鹫寺,唐代重修后改名为大华严寺,明代初年再次重建,被赐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五台山中规模大且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首,与洛阳白马寺齐名,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显通寺内铜塔

显通寺内原有五座铜塔,象征五台山。其中两座建于明代,三座建于清代。明代的两座是纯铜制成,而清代的三座是包铜制成。其中,位于西侧的铜塔名为妙观察智塔,为最早的一座,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塔上刻有阿弥陀佛,因此也称为“阿弥陀佛无量宝塔”。

佛光寺首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代中期重建,虽经过千年的风雨,依旧屹立。

来源:图哥图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