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3日,泉州街头的外卖骑手吴旸打开手机,看到美团推送的养老保险补贴通知:“参保地任选,补贴直接到账,无需绑定全职”,以及到帐的钱。他掐灭烟头笑了:“这钱是真金白银,比老板画饼实在。”
2025年4月3日,泉州街头的外卖骑手吴旸打开手机,看到美团推送的养老保险补贴通知:“参保地任选,补贴直接到账,无需绑定全职”,以及到帐的钱。他掐灭烟头笑了:“这钱是真金白银,比老板画饼实在。”
美团在泉州、南通试点的养老保险补贴方案,直接甩出“四无政策”:无签约捆绑、无地域限制、无单量门槛、无类型歧视。
骑手只需满足“半年内有3个月收入达社保基数下限”,平台即补贴50%费用。以泉州为例,月缴886元养老保险,骑手自掏443元,美团再补443元,钱直接打进个人账户,连返乡都不必退还。
为什么是443元呢?因为经过数万骑手的调研,只有72.3%的骑手只愿每月交375到500元之间的社保,于是在泉州、南通试点地区补贴后,将个人负担定为443元,这最少有80%骑手会交纳社保。
给外卖骑手上社保这事,在全球都没有先例可循,没有任何案例可供参考,并且这件事的难度太大了,美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均有过尝试,但全部都失败了。
美国加州在2019年AB5法案强推零工转全职,结果引发卡车司机罢工、平台撤资,最终公投推翻。
西班牙《骑手法》更尴尬,法案生效前夜,外卖平台“户户送”直接跑路,80%骑手饭碗悬空。
欧美社保为什么会失败呢?其主要原因是 “既要又要”的傲慢。强行把灵活就业塞进传统社保框架,如同给野马套上缰绳,结果是马跑了,鞍也散了。
到底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全世界都在探索,而中国的解决方法,透着“实用主义智慧”:
1. 要灵活,就别搞一刀切。京东用“劳动二分法”只保1万全职骑手,美团用“劳动三分法”覆盖百万众包骑手,前者求“合规”,后者要“普惠”。
2. 要实惠,就直面人性。北大调研显示,38.9%的骑手只愿拿月收入5%交社保。美团把补贴砍到500元内,精准踩中“心理安全线”。
3. 要落地,就尊重流动。40%骑手跨省跑单,70%跨城谋生,户籍地与就业地社保割裂的痛点,被“参保地任选+追溯补缴”一招化解。
京东与美团对外卖骑手上社保这件事情,背后是一场关乎2亿灵活就业者的社保革命。在这场试验,藏着三个“反常识”真相
真相一:高收入≠高保障。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一线骑手月入过万,但81.6%是农民工。他们月薪7496元,却要为孩子学费、老家建房精打细算。
真相二:企业责任≠慈善施舍。美团试点半年砸钱超14亿,看似“出血”,实则换回骑手留存率提升、舆情风险下降。这比加州法案逼企业“割肉”高明,让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同频共振。
真相三:制度创新≠推翻重来。人社部2021年推出“劳动三分法”,在原有框架上撕开一道口子,允许“不完全劳动关系”存在。
这场试验的野心不止于外卖行业。中国2亿灵活就业者中,网约车司机、主播、快递员等群体正紧盯试点成效。
如果美团的“四无方案”能够跑得通,那么,他很可能就会成为新就业形态社保改革的母版。
虽然有了美团泉州、南通试点,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挑战存在:
- 流动性困局:社保全国统筹尚未落地,跨省转移仍像“带着水桶搬家”;
- 可持续焦虑:平台补贴能扛多久?若经济下行,企业是否会收缩战线?
- 制度性尴尬:养老、医疗、工伤“三险分治”,如何避免政策碎片化?
但无论如何,社保不再是一道计算题,而是一张民生答卷,骑手的养老保险补贴,不是终点,而是撬动2亿人尊严的支点。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