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分裂,鲍威尔态度大变,25基点难满足要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15:25 1

摘要:其强硬态度背后,是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冲击,高利率推高房贷成本,抑制房地产市场活力,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近期成屋销售持续下滑,房价承压。

随着9月16日至17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到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开始强势介入,让本就复杂的降息议题悬念升级!

9月14日,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在本周货币政策会议上“大幅降息”,次日又在社交平台发文,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立即采取更大幅度降息行动。

其强硬态度背后,是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冲击,高利率推高房贷成本,抑制房地产市场活力,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近期成屋销售持续下滑,房价承压。

高利率加剧美国政府借贷负担,财政部数据显示,政府债务利息支出不断增加,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

9月15日,美国参议院以48票对47票的微弱优势,确认其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入职美联储理事会,米兰将参与本次货币政策会议。

作为特朗普任内的重要经济政策助手,米兰的加入被市场解读为白宫在美联储内部争取“降息支持”的关键一步。

此前,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指控库克存在房贷欺诈行为,特朗普于8月25日以此为由解除其职务,但库克否认指控并提起诉讼。

9月15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暂不允许解雇库克,库克将继续参与本次会议,但其对降息的态度尚不明确,为美联储决策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呈现明显的“多空分歧”,让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陷入两难。从通胀端看,8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3%,均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其中,住房价格环比上涨0.4%、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7%(汽油价格环比涨1.9%),显示通胀压力仍在持续。9月11日,IMF也发出警告,称美国通胀风险加剧,提醒美联储制定政策时需保持谨慎,从通胀逻辑出发,美联储本应维持利率甚至考虑加息以抑制通胀。

8月美国非农就业仅新增2.2万个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攀升至4.3%,创近四年新高。

更关键的是,9月9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大幅下修就业数据,将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下修91.9万个。

其中6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最初公布的14.7万,经两次下修后变为-1.3万,从“超预期增长”转为“负增长”,彻底颠覆了市场对就业市场的乐观认知。

经济数据的矛盾直接导致美联储内部出现严重分歧:部分官员担忧降息会推高通胀,使前期抗通胀努力付诸东流。

另一部分官员则认为就业风险已迫在眉睫,必须尽快降息提振经济。

在特朗普的持续施压与经济数据的矛盾影响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立场出现明显转向。

此前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鲍威尔一改此前聚焦通胀的表态,转而重点关注就业市场放缓风险,明确释放出政策转向宽松的信号。

他在讲话中警告,若就业市场风险持续发酵,可能很快出现裁员激增、失业率快速走高的情况,这一表态颠覆了市场对美联储利率路径的原有预期,暗示降息概率正在上升。

从市场当前状态来看,投资者对降息的乐观预期已提前反映在资产价格中:债券市场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徘徊在4月以来的低点。

股票市场上,标普500指数接近历史高点,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上周五创下新高并录得一年多来最长连涨,市场已基本消化“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若最终落实这一幅度,市场大概率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Forvis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乔治认为,在无重大危机的情况下,贸然降息50个基点可能向市场传递“经济形势极度严峻”的错误信号,引发恐慌情绪,而这种恐慌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

相反,Destination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则认为,降息50个基点会被视为美联储“支持就业增长的积极举措”,而非经济衰退的信号,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也表示,此前美联储紧缩政策“过猛过快”,当前需要通过大幅降息同时解决通胀与就业问题。

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推进,特朗普的政治介入、经济数据的矛盾、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以及市场对资产走势的争议,共同构成了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漩涡”。

无论最终美联储选择降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还是维持利率不变,其决策都将对美国经济走向、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全球市场正屏息等待这场关键决策的最终揭晓。

来源:易霄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