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3日至4日,美国三大股指因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政策单日跌幅超10%,但仅隔一个周末(4月7日至9日),政策突然逆转。先是媒体释放“暂缓关税”信号引发美股大涨,随后白宫辟谣导致高开低走,最终在4月9日特朗普正式宣布暂停关税后,美股全线暴涨超10%
1. 暴跌与暴涨的戏剧性反转
2025年4月3日至4日,美国三大股指因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政策单日跌幅超10%,但仅隔一个周末(4月7日至9日),政策突然逆转。先是媒体释放“暂缓关税”信号引发美股大涨,随后白宫辟谣导致高开低走,最终在4月9日特朗普正式宣布暂停关税后,美股全线暴涨超10%。这种剧烈波动中,做空机构如贝莱特集团被曝单日获利超500亿美元,而该集团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传闻进一步引发联想。
2. 社交媒体上的“明牌喊单”
在政策反转前4小时,特朗普通过个人社交平台“真实社交”发布全大写推文:“这是买入的大好时机!!!DJT”(DJT为其媒体科技集团股票代码)。当天该股暴涨22.67%,远超大盘涨幅,特朗普个人财富因此暴增4.15亿美元。这一操作被舆论直指为“利用总统特权操纵市场”。
1. 提前布局的“精准做空”
根据芝加哥交易所数据,特朗普家族基金在4月3日政策落地前已持有价值370亿美元的纳指看跌期权,其女婿库什纳同期重仓做空特斯拉、苹果等科技股。仅4月4日至5日美股暴跌期间,家族基金即获利超300亿美元,库什纳个人收益达55亿美元。而在政策反转后,其基金又通过杠杆期权交易放大收益,最终总获利或达450亿美元。
2. 政策工具沦为“提款密码”
特朗普团队被曝利用《证券法》总统豁免条款,通过38个离岸账户完成高频交易;同时,其发行的“特朗普币”在政策波动期间从0.18美元飙升至75美元,家族抛售1.2亿枚套现90亿美元后币价暴跌85%,导致81万散户血本无归。这种“政策-市场-加密货币”三线联动收割模式,被《华尔街日报》斥为“用国家信用为家族提款机充值”。
1. “美国优先”背后的真实动机
特朗普声称关税政策旨在“重振制造业”,但数据显示:美国航运、农业、能源行业因运输成本飙升35%而受损,科技七巨头市值蒸发1.6万亿美元,中产阶级家庭年均多支出3800美元。与其政策宣称的“保护美国”相反,特朗普家族通过做空祖国成为最大赢家,被嘲讽“用实际行动证明巴菲特名言失效——做空祖国也能致富”。
2. 制度溃败与权力资本化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承认“总统交易无法可管”,白宫更援引“行政特权”封存92%调查文件。民主党参议员亚当·希夫指出,这种“政策摇摆+内幕交易”组合已构成系统性腐败,而特朗普媒体集团与福克斯新闻的舆论配合(后者发布18篇“关税利好”报道)更暴露了资本与权力的深度绑定。
从荷兰国王威廉三世到蒋介石,历史上权力干预金融市场的案例多以悲剧收场。特朗普的操作虽短期获利丰厚,但代价是美国民生受损(食品价格飙升8.4%、铁锈带失业率达9%)、美元霸权动摇(中国抛售美债、沙特启用人民币结算),甚至可能重演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崩溃。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西格尔警告:“这不是政策,而是用国家命运书写21世纪的《镀金时代》新篇。”
特朗普的“股神”神话本质是制度失序的产物。当总统府变成华尔街分舵,当国家信用沦为家族基金筹码,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不过是资本游戏的遮羞布。这场450亿美元的财富魔术,最终买单的不仅是美股散户,更是全球产业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而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最尖锐的讽刺。
来源:民族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