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美国Meta?中国华为、百度、雷神在AI眼镜上出手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09:40 1

摘要:近年来,AI智能眼镜赛道“狂飙”,已成为不争事实。火热的赛道不断吸引着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入局争抢市场窗口期。在此而言,不少业内外人士会认为,新兴赛道之下,不存在一家企业独大,行业远未到“iPhon时刻”。

近年来,AI智能眼镜赛道“狂飙”,已成为不争事实。火热的赛道不断吸引着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入局争抢市场窗口期。在此而言,不少业内外人士会认为,新兴赛道之下,不存在一家企业独大,行业远未到“iPhon时刻”。

尽管如此,消费者市场检验企业产品走的是“丛林法则”路线,既分高下,也决“生死”,适合市场的智能眼镜才能存活下来,反之,则被市场淘汰。但在市场窗口期之下,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加码AI硬件、讲好与AI有关故事的很好机会,入局则有机会可能成为企业业绩的新增长极,甚至“弯道超车”,不做则机会为零。

在此大背景之下,虽AI智能眼镜尚未广泛普及,但全球AI智能眼镜赛道的竞争却是暗流涌动。在海外市场,美国科技企业Meta似乎走在前沿位置。2023年9月,Meta与雷朋(Ray-Ban)合作推出的AI智能眼镜Ray-Ban Meta现已成为爆款单品,销量已达数百万。鉴于此,市场研究机构认为,Ray-Ban Meta的出现,不仅刺激了市场需求,还有力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显然,爆款单品的出现,也意味着Meta并不会止步于当前业绩,而是会有更长远布局。去年下半年,Meta与EssilorLuxottica(雷朋母公司)正式宣布达成一项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十年内合作开发多代智能眼镜产品等;同时,综合市面消息,Meta或还在紧锣密鼓筹备新品的研发,以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头羊优势。今年或会推出包含AI+AR智能眼镜、AI智能眼镜在内的至少两款智能眼镜。

而放眼国内市场,国内AI眼镜赛道可谓是如火如荼。近期以来,除了一些新锐企业在不断发力AI智能眼镜外,一个显著的情况则是,中国科技大厂也在入局或加码AI眼镜赛道,华为、创维、雷神科技、百度等都是其中一员。

具体来看,近日,华为终端官方突然发布题为“王牌新品,接踵而来!”的推文。根据其披露信息,4月16日,其将举行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会上将会发布鸿蒙智家及智能眼镜新品。对于此次华为发布智能眼镜新品,可以说是毫无征兆的。此次新品发布消息的也迅速引起了智能眼镜圈子,甚至是整个科技领域的关注。

从时间上来看,也就是下周华为智能眼镜新品将会揭开神秘面纱。此次华为终端用“王牌新品”作为一个“标签”,更是为其包括智能眼镜在内的新品,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也让市场更为期待。

对于华为做AI智能眼镜或许并不感到意外。早在2023年9月,华为在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推出华为智能眼镜2。到了2024年,华为继续加码智能眼镜。华为推出华为智能眼镜2推出春夏全新款式——全新方框太阳镜,售价2299元。该产品搭载了华为HarmonyOS 4操作系统,其已接入华为盘古AI大模型,用户可通过敲击镜腿唤醒小艺,实现全天候智慧体验,支持智能播报天气、航班、日程、打车等信息。

此次新品或许会带来不小的升级,具体新品相关参数信息,市面并未有披露信息,但大概率会融入AI功能的智能眼镜。另外,创维XR也于正式发布其首款全场景AI智能眼镜,重量仅34.7g。

据了解,创维AI眼镜采用超集成化架构,融合SOC+ISP+ADSP技术,实现高性能低功耗,提供24小时日常使用续航、30分钟快充及10天深度待机。眼镜搭载多模态AI大模型,实现物体识别、多语种实时翻译、行程规划等功能,并采用开放式架构支持用户自定义AI服务商。此外,配备1200万高清摄像头,支持超1小时连续录制等。

除此之外,国内电竞硬件巨头雷神科技正式推出了雷声AI智能眼镜——雷声AI智能眼镜。其首发价格定为1799元(搭配充电仓则为2099元)。具体来看,该眼镜内置了AI语音助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松操控眼镜,实现拍照、音乐播放、AI 识物解题、多语种同声传译等多种功能。此外,该眼镜配备了一颗12MP的1/3.57英寸摄像头,采用6P光学镀膜并支持人像优化;在硬件配置上,其搭载了高通AR1芯片,拥有5麦克风阵列。眼镜采用TR90材质,重39g。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还或将迎来百度旗下AI眼镜的发售。2024年11月,百度推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该款产品重重45克,配备16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支持AI防抖;同时,其采用四麦克风阵列,精准捕捉语音,配备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

在续航上,低功耗设计使待机长达56小时,连续播放超5小时,且支持30分钟快充。此外,小度AI眼镜凭借AI技术,能提供私人导游服务及卡路里识别、识物百科、视听翻译等实用功能。据了解,小度AI眼镜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技大厂或许还在“蛰伏”之中,待时机成熟切入AI智能眼镜赛道。例如,近日,市面消息显示,阿里已正式立项AI智能眼镜项目,该项目团队正在积极扩充。消息指出,该项目由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天猫精灵业务线主导研发,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推出。

根据爆料信息显示,阿里AI智能眼镜将分为两个两个版本,即无显示版本的AI智能眼镜,以及AI+AR版本智能眼镜。信息显示,AR版将采用表面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单绿色的Micro LED光机模组等。

又如,近期以来,关于小米、字节跳动要于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的市面消息越来越多。不久前,国金证券产业链调研结果显示,各大厂商正加速推进AI智能眼镜的研发进程,其中小米、字节跳动等厂商的产品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与消费者见面。

不难看出,国内诸多科技大厂在发力AI眼镜赛道,对于国内AI眼镜赛道有着重要意义。这有力促进了国内AI眼镜行业的发展,推动AI眼镜走向普及,为市场注入强大的活力。

一方面,此举可以技术突破加速。科技大厂凭借深厚研发积累,推动AI算法、传感器、芯片等核心技术迭代,如低功耗计算、实时交互等能力快速落地,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

另一方面,市场生态培育。科技大厂品牌效应带动消费者认知提升,加速AR眼镜从极客玩具向大众消费电子产品转型,同时催生内容开发、场景服务等配套产业链,形成“硬件+软件+服务”闭环。

此外,产业链国产化深化。科技大厂需求驱动上游光学模组、显示面板、AI芯片等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助力供应链自主可控,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等。

未来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在全球AI眼镜市场上,国产AI智能眼镜产品或许将于Meta旗下AI智能眼镜产品展开正面“拼杀”。不过,于国内外厂商而言,在这个越来越多企业布局AI眼镜赛道的今天,想要冲出重围,或许并不简单。

来源:新浪V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