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做好界别工作是提升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效能的内在要求。近年来,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积极创新,不断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
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做好界别工作是提升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效能的内在要求。近年来,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积极创新,不断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着力破解界别平时工作弱化、虚化问题,推动界别履职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有效释放了界别潜能,为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独特的界别智慧和力量。
强基固本
织密织牢界别组织体系
省政协主席张春林在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调研超低排放、储煤场封闭等情况。山西政协报记者 李 佳 摄
省政协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界别工作之中,不断加强界别组织体系建设,及时调整界别设置,配齐配强界别召集人,完善工作联络机制,着力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为政协界别有效运转打牢基础。一是优化界别设置,确保“全而优”。顺应时代要求,紧跟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和统一战线结构变化,参照全国政协做法,对部分界别设置进行微调优化,增设“环境资源界”,合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省委员会”和“山西省青年联合会”2个界别为“共青团和青联界”,使界别组成更具全面性、代表性、包容性与时代性,且保持30个界别总体稳定。二是配强关键力量,激活“领头雁”。精心挑选政治素质过硬、专业造诣精深、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界别威望高的委员担任召集人,并赋予其组织协调、活动召集、成果报送等明确职责任务。2025年,考虑部分界别召集人岗位调整等情况,每个界别新设2名“平时召集人”,由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常委、委员担任。为此,相应调整了10名省政协委员到中共、农业、宗教、文艺、教育等界别,以便更好组织开展界别工作。三是健全联络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根据主席会议成员调整情况,及时修订《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工作的办法》《主席会议成员依托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委员的办法》,明确了主席会议成员和各专委会具体工作分工,建立了“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依托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委员”的常态化、制度化联系机制,为界别活动开展提供坚实组织支撑。
搭台赋能
畅通界别特色履职渠道
省政协聚焦发挥界别作用的内容和载体,积极创新界别履职形式和途径,搭建界别委员学习交流园地、协商议政平台、联系群众窗口。一是建好理论学习平台“凝心铸魂”。省政协依托各专委会分别成立以界别委员为主体的9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及时组织界别委员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有针对性地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不断提升界别委员理论水平。定期举办“委员讲坛”“政协学堂”,邀请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课题进行讲授,不断提升界别委员履职能力。二是拓展调研协商平台“资政建言”。由分管副主席带队,相关专门委员会分别成立“委员+界别”课题调研组,围绕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开展调研。修订《委员视察考察工作条例》,明确界别视察团组织方式和活动频次。每年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利用“山西政协”智慧平台,收集各界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高效组织界别小组会议、联组会议。2025年,经济委在智慧政协平台推出《“十五五”委员建言专刊》,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各界声音。三是搭建联系群众平台“服务为民”。制定并实施《2025年度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总体方案》,活动内容覆盖所有界别,通过专委会归口组织、委员联合开展、委员自主开展等多种方式举行,参与委员已达千余人次。《山西政协报》先后开辟了“委员履职服务为民”和“服务为民·现场直击”等专栏,报道委员事迹73篇,充分激发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紧扣主线
服务中心大局精准履职
省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暨“星光益艺”美育公益活动在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举办。李淑怡 摄
省政协始终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主线,切实发挥界别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厚植为民情怀、有效服务中心大局中书写界别委员的履职担当。一是聚焦“国之大者”凝心聚力。界别委员立足山西实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纲要重点问题”“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课题,面向界别群众和各自领域,组织专家进行座谈研讨,赴省内外调研了解情况,形成各类专题调研报告近百篇;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两大主题深入调研,努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加强同港澳特邀人士、侨联、对外友好等界别的沟通联系,通过工作访问、走访调研等方式促进港澳地区和内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二是围绕“省之要事”建言献策。界别委员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组织专家专题研究、考察调研,相关专题调研成果为山西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环境资源、科技、社科等界别围绕“太原盆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综合治理”“黄河干流沿线污染物排放治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等课题深入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特邀人士界港澳委员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深化晋港澳交流合作”等重点协商课题,多次召开课题座谈会,形成调研报告3份;体育界围绕“推动校园足球振兴发展”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建言成果。三是紧扣“民之关切”排忧解难。经济企业、工商联、民建等界别委员,积极响应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赋能行动,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实习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招聘,解决大学生就业千余人;医药卫生、农工党、总工会、妇联等界别委员开展了义诊服务、网上远程会诊服务、组织送医下乡、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文艺界、共青团和青联界开展了“‘星光益艺’书法进校园”和“惠民演出”活动;新闻出版界开展“送图书进校园”活动;社会福利界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关爱残疾儿童活动;农业界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活动,助力农民增收。这些活动得到了《人民政协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播发了近200位政协委员的履职故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新征程上,省政协将继续深耕细作界别工作,不断探索完善发挥界别优势作用的新路径、新方法,让政协的界别特色更加鲜明、界别声音更加响亮、界别力量更加强大,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