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老少爷们儿,今儿咱们不聊秦皇汉武,也不说唐宗宋祖,单表一位比武则天还传奇的奇女子——文成公主!您别看她顶着"公主"头衔,其实是个妥妥的"打工人",而且一打就是39年,直接把吐蕃干成了大唐的"西南分公司"!这故事可比《甄嬛传》还跌宕,比《三国演义》还精彩,您
各位老少爷们儿,今儿咱们不聊秦皇汉武,也不说唐宗宋祖,单表一位比武则天还传奇的奇女子——文成公主!您别看她顶着"公主"头衔,其实是个妥妥的"打工人",而且一打就是39年,直接把吐蕃干成了大唐的"西南分公司"!这故事可比《甄嬛传》还跌宕,比《三国演义》还精彩,您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贞观八年,长安城来了个“暴发户"——吐蕃使节团。领头的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者,拎着牦牛肉干和青稞酒,跟唐太宗李世民套近乎:“老李啊,咱们结个亲家呗?"李世民一听就炸了毛:“我闺女是金枝玉叶,能嫁你们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这松赞干布是个狠角色,被拒后二话不说就开打。结果您猜怎么着?被李世民按在地上摩擦!但这小子不服输啊,三年后又卷土重来,这次学精了,带着金子珠宝跪在长安城门口:“老李,我错了,求你赐个公主吧!"
李世民摸着胡子寻思:真公主舍不得,要不整个“高仿"的?于是从宗室里挑了个水灵姑娘,封为“文成公主",还附赠豪华嫁妆:农具种子、佛经典籍、造纸师傅、绣娘天团,活脱脱一个"大唐文化输出大礼包"!
文成公主坐着镶金马车晃悠到吐蕃,松赞干布直接上演“追妻火葬场"。知道媳妇儿住不惯帐篷,愣是照着长安城的样子,在红山上盖了座布达拉宫,那叫一个气派!怕媳妇儿想家,天天穿着唐装学汉语,活脱脱一个“蕃版霸道总裁"。
最绝的是这哥们儿怕文成公主闷得慌,重金收购大唐丝绸,让全吐蕃贵族都穿汉服。您想想,一群高原汉子穿着广袖长袍跳舞,那画面比现在的cosplay还魔幻!
文成公主可不是个花瓶,人家是带着KPI来的!刚到吐蕃就开干:
种地改革:把唐朝的曲辕犁、耧车往高原一摆,教当地人种青稞、小麦。以前吐蕃人吃肉靠打猎,现在能顿顿吃上糌粑,这功劳比松赞干布打十场胜仗都大!手工业革命:带着绣娘开培训班,教吐蕃姑娘养蚕缫丝。现在您去西藏看唐卡,那织锦技术还是文成公主当年传下来的手艺!扫盲运动:在拉萨建了第一所“蕃汉双语学校",自己当校长。现在藏民念经用的六字真言,最早就是她手把手教的!最绝的是,这姐们儿亲自下田插秧,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吐蕃人感动得直呼“绿度母转世",自发给她建庙供奉,香火旺得连松赞干布都吃醋!
天有不测风云,李世民前脚刚走,松赞干布后脚就嗝屁了。按规矩,文成公主得嫁给继任赞普(也就是她孙子辈)。可这姐们儿硬气,直接撂下一句:“老娘是来搞事业的,不是来玩伦理剧的!"
您猜怎么着?她愣是在吐蕃当起了“太皇太后",继续搞她的“大唐西部大开发"。唐高宗李治派人来接她回去,她摆摆手:“我在这有房有车有事业,回去当吉祥物啊?"
这一留就是33年,把吐蕃从“蛮荒之地"改造成“小唐朝"。直到680年,55岁的文成公主染上天花去世。消息传来,吐蕃全国放假三天,百姓们哭得比死了亲妈还伤心——毕竟人家是真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啊!
现在去西藏,您还能看到文成公主种的柳树,当地人叫“唐柳"。这姐们儿用一生证明:女人搞事业,不比男人差!她没当过一天真公主,却成了史上最牛的“文化大使"。要我说啊,这故事比什么玛丽苏穿越剧带感多了——毕竟人家是真实改写过历史的女人!
来源:大嘉聊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