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信创台式机软硬件持续突破,信创领域对于整机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替代,转为对高性能、高可靠、全生态的深度应用需求。在党政机关、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用户不再仅满足于"能用",而是追求"好用""易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同时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2秒打开20个Word,4秒打开20个网页,1分钟压缩10GB的文件。”——这并非某款国际大厂的旗舰台式机,而是最近几年信创台式机就能实现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信创台式机软硬件持续突破,信创领域对于整机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替代,转为对高性能、高可靠、全生态的深度应用需求。在党政机关、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用户不再仅满足于"能用",而是追求"好用""易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同时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更重要的是,在近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需求快速扩张的双重利好下,信创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市面上不同品牌的信创台式机实际体验有什么不同?能否真正做到“要可信,更要高性能”?
为了直观地对比不同品牌整机产品的差异,我们选取了3款信创CPU巨头的最新一代信创台式机,进行了一次全面评测。具体包括:搭载海光C86-3G CPU的中科可控天阔T40、搭载Kirin CPU的华为擎云W585x-A021、搭载飞腾CPU的浪潮英政CE520F2。本次评测从配置、性能、兼容性到日常使用体验进行全面对比,看看国产化技术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广泛的市场挑战。
在本次横向评测中,中科可控天阔T40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呈现出具有竞争力的表现;华为擎云W585x-A021设计紧凑,整体更为简约,在各项测试中都拥有不俗的表现;浪潮英政CE520F2则极具特色,搭配独立AI加速卡,同时搭载端侧7B模型的台式机。
机型概览:谁堆料最狠?
站在采购方角度来看,一款优秀的信创台式机一定是在兼具性价比和性能下,拥有最丰富的功能,也就是“既要又要”。站在终端用户角度来看,核心诉求则在于稳定高效的生产力体验,确保在关键任务中不卡顿、不宕机,真正提升工作效率。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整体的设计和纸面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首先从宏观上来看这三款信创台式机产品。
第一,在产品设计与外观方面,3款台式机都呈现了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中科可控天阔T40采用蜂窝式风洞设计,不仅增大了通风面积、提升散热效率,还降低了运行噪音,Idle状态下整机噪音低于20dB,给客户提供超静音体验。华为擎云W585x-A021整体采用全黑设计,设计更为紧凑,8L小巧机箱,仅为传统机箱1/2大小,灵活放置,释放更多空间。浪潮英政CE520F2采用传统格栅元素,通过黑色机身搭配蓝色装饰线强化了科技感。
第二,处理器方面,3款台式机都能满足基础的办公需求,在线程和主频上拥有一定差异。擎云W585x-A021采用Kirin 9000C处理器,规格为8核12线程,采用TSV-130设计,主频2.48GHz;英政CE520F2则配备飞腾D3000处理器,为8核8线程设计,主频2.5GHz;天阔T40搭载海光3300系列,纸面参数更高,最高8核16线程,主频最高达3.3GHz,同时支持超线程技术,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线程,从而提升多任务处理效率。
第三,显卡方面,3款台式机均能满足专业图形需求。擎云W585x-A021采用10核心马良920设计,支持Open GL ES等主流图形设计API,能流畅运行大型游戏和专业设计软件。英政CE520F2同样标配2G独显,同时搭配独立AI加速卡,具备104TOPS强大算力,搭载端侧7B模型,提供端云协同架构的定制化AI应用。天阔T40标配2G独立显卡,性能更为强劲,且兼容全系列半高专业显卡,扩展性强。
第四,其他硬件配置方面,3款台式机追求的理念有所不同。天阔T40更强调可扩展性,为用户提供最大的自由度,提供4个DDR4 DIMM插槽、4个PCIe插槽(含2个PCIe×16),支持1个3.5寸硬盘、1个2.5寸硬盘和1个M.2 SSD。擎云W585x-A021偏向开箱即用,整体不可扩展,但更紧凑,采用一体化设计,内存、硬盘和显卡为板载集成,搭载8 GB / 16 GB高速内存(5500 MT/s),内置“智能加速算法”,将核心算力智能分配给重要应用,让应用运行更流畅。英政CE520F2强调在AI方面上的性能,提供2个内存插槽和3个PCIe插槽,支持最新的DDR5以满足AI对于内存速度上的需求,同时双通道DDR5内存可扩展至64GB。
第五,接口和外设支持方面,3款台式机均能满足基础办公需求,并且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华为擎云W585x-A021的设计亮点在于人机工程学优化布局,将音频接口组后置顶部,避免线缆与USB/网口缠绕,便于快速插拔调试,内置蓝牙芯片controllor,支持蓝牙 5.2。天阔T40的设计亮点在于高密度工业级接口配置,音频与USB 3.0接口采用纵向堆叠设计,节省背板空间,适合机柜密集部署场景,标配1个串口,无需转接即可兼容工业PLC、数控设备等专业外设。英政CE520F2设计亮点在于兼容性与扩展性平衡,将音频接口组与USB 2.0/3.0集中布置,便于桌面化场景下的线缆统一管理,提供VGA+HDMI+DisplayPort三显示输出,兼容新旧显示器设备。
总而言之,三款台式机的设计理念与其定位有很大关联。天阔T40是高负载多任务处理的可靠选择,擎云W585x-A021打造了一套高效紧凑的办公解决方案,英政CE520F2则重点布局AI。
性能测试:谁更胜一筹?
数据说话最公平。虽然跑分并不是性能测试的唯一答案和标准,但确实是最快验证实力的方式。为了保证测评在同样的水平线上,我们选择了相同配置和产品定位的三款台式机:核心数均选择8核,内存选择同样8GB,硬盘为256GB+1TB,显卡均为标配。
在UnixBench测试中,在单核性能测试中,天阔T40以2301.1分的成绩小幅领先浪潮CE520F2的2265.5分。在多核性能较量中,天阔T40以6783.3的高分位居第一。
UnixBench是一款广泛使用的类Unix系统(如Linux、BSD等)性能测试工具,它通过一系列基准测试来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此项测试,数值越高越好。跑分或与原厂推荐配置有所差异。
得益于对16线程的完整支持,天阔T40在UnixBench测试中展现出压倒性优势,以14304.3分的成绩夺冠。
此项测试,数值越高越好。
在图形性能测试环节,天阔T40展现了全方位的优势。Unixbench 2D测试中,天阔T40以29893.4的高分夺得第一,领先英政CE520F2的26132.9分。而在glmark 3D测试中,天阔T40以6898分小幅领先于英政CE520F2。
UnixBench 2D测试和glmark 3D测试是两种常见的图形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前者主要评估系统基础2D图形渲染能力,后者专注3D图形渲染性能。此项测试,数值越高越好。
软件体验:谁开得最快?
效率至上的时代,台式机的响应速度直接决定了工作效率。测试数据显示,3款信创台式机均在17秒以内,其中天阔T40开机最快。对比目前主流的英特尔、AMD台式机和苹果电脑的5~10秒,目前信创台式机已经非常接近这些国际大品牌。
基于实测数据取平均值,环境不同或存在差异。此项测试,数值越小越好。
开机速度只是效率竞赛的起点,真正的较量在于软件。在打开20个网页、Word文档、Excel文档测试中,天阔T40耗时最短。在重型文件处理测试中,3款台式机都能顺利压缩10G文件,其中天阔T40压缩速度最快;而在解压缩10G文件时,3款电脑都出现了短暂的页面显示不全问题,并在出现后马上恢复,其中天阔T40解压速度最快。在专业软件CAD图纸加载测试中,天阔T40大幅领先另外两款产品。在多媒体4K视频任务中,3款台式机都能够在近3秒内打开视频,其中天阔T40以微弱优势最快打开4K视频。
当性能不再具备差异,竞争力体现在哪
事实上,从上述评测中,不难看出,信创台式机与消费级产品“体感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而且3款台式机都各有特色。其中,天阔T40在各项测试中均拥有不俗的表现,甚至可以提供不输国际品牌的体验。当国内外产品在性能上的差距逐渐缩小,竞争力会体现在哪里?那一定是在软硬件适配度、生态、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企业级稳定性和安全上。
多年来,x86技术体系已深度融入国内政务业务系统,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技术生态。如果贸然更换计算平台和整体技术架构,不仅需要承担高昂的设备采购成本,还需投入大量技术迁移和人员培训费用,综合成本绝非小数目。同时,基于Arm等国产指令集的基础设施产品仍处于迭代发展阶段,配套软件生态相对有限,技术路线的长期可持续性也有待验证。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隐性风险,进一步增加系统转型的潜在成本。
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我们不禁要发问:如果传统x86技术体系因外部因素而不再可信,是否真的已无路可走?在"成熟但可能受限"与"自主但尚待完善"之间,信创转型是否只能做出两难抉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目前,国产C86体系的海光芯片优势明显,通过持续的技术消化与自主创新,C86不仅原生兼容超过3000万款Windows应用程序,更能助力用户实现信创系统向国产CPU芯片的无缝迁移。
值得一提的是,海光的CPU具备天然的安全优势。其不仅对C86处理器安全技术进行规范和统一,同时在内部引入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集成了密码学协处理器 (CCP),底层C86指令集可支持密码学指令。
政策东风劲吹,信创终端产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台式机、便携式计算机采购配置标准,信创PC作为终端设备中部署规模最大、用户感知最直接的产品类别,即将迈入常态化、规模化集中采购的新阶段。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数据显示,在基准情景预测下,信创PC年出货量预计将达1017万台,这一数据不仅印证着信创产业的市场广度,更预示着国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种情况下,通过什么指标选择产品会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