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别小病,大别大病",过去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意思是小的时候离乡不久就会得小病,长期不回家乡就会得大病。这话虽然不够科学,但真实生活中确有类似的怪事发生。
参考文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吸烟与健康中国报告》. 2020年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肺癌诊疗指南》. 2022年版.
"小别小病,大别大病",过去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意思是小的时候离乡不久就会得小病,长期不回家乡就会得大病。这话虽然不够科学,但真实生活中确有类似的怪事发生。
一位浙江男子清明节回老家上坟,一口烟呛住了,没想到这一呛居然揭开了他体内潜伏多年的"定时炸弹"——肺癌晚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烟与肺癌之间又有什么关联?难道真如标题所说,一口烟就能导致肺癌晚期?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位浙江男子姓李,今年49岁,在杭州一家建筑公司当项目经理。李先生从二十多岁开始抽烟,一天一包是家常便饭,忙起工作时甚至能抽到两包。
今年清明节,他回老家祭祖。按照当地习俗,上坟时要敬烟给先人。李先生刚点燃一支烟,不知怎么就被烟呛住了,咳嗽得前仰后合,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回杭州后,李先生发现自己咳嗽不止,还伴有痰中带血的症状。起初他以为只是上火,随便吃了点药,没想到症状越来越严重。家人强烈要求下,他才不情愿地去医院检查。X光片显示肺部有明显阴影,医生建议做CT和活检。结果令人震惊——李先生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李先生和家人都难以接受。他不解地问医生:"我平时身体挺好的,就因为那天被烟呛了一下,怎么就成了肺癌晚期呢?"
主治医生摇摇头解释:"您的肺癌绝不是那天被烟呛出来的,而是已经在您体内潜伏多年。根据影像学检查,您的肿瘤已有4.5厘米大小,至少形成了两三年。那次被烟呛住只是个巧合,是癌症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症状表现,只不过正好让您注意到了。"
原来,李先生的肺癌与他长期大量吸烟密切相关。医生告诉他,烟草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69种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肺部组织,导致细胞DNA损伤,最终引发癌变。烟龄越长,抽烟量越大,患肺癌的风险就越高。
李先生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很多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这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有关。早期肺癌可能只有轻微咳嗽、痰少、偶尔胸闷等症状,容易被忽视或当成普通感冒。等到出现咯血、呼吸困难、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那段时间,李先生开始接受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治疗过程十分痛苦,他经历了脱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看着镜子里消瘦的自己,李先生无比后悔当初没有戒烟。他在病房里告诉医护人员:"要是能重来一次,我肯定不碰烟。"
医生指出,香烟不仅伤害吸烟者本人,二手烟对家人健康的影响同样严重。李先生的妻子就经常抱怨家里和车里的烟味,孩子也因此经常咳嗽。现在回想起来,李先生满是愧疚。
李先生的经历给我们带来几点重要启示:
吸烟确实是肺癌的头号风险因素。数据显示,我国85%以上的肺癌患者有吸烟史。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成瘾,让人难以戒断,而其他有害物质则持续损伤肺部,增加患癌风险。
肺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40岁以上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职业暴露者等)应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早期肺癌治疗效果好,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而晚期则降至不足20%。
戒烟永远不晚。研究表明,戒烟5年后,肺癌风险会下降近一半;戒烟10年后,风险会进一步下降。即使已经吸烟多年,立即戒烟仍能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提高健康意识,重视身体警讯。像李先生那样的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李先生的治疗仍在继续。虽然是晚期,但通过精准治疗方案,他的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医生告诉他,现在肺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许多患者能够带瘤生存多年。
李先生住院期间开始录制视频日记,记录自己的治疗经历并分享给朋友圈。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警示他人,让更多人了解烟草的危害,远离香烟。"如果我的经历能让一个人戒烟,那我这场病就没白得",李先生说。
生命珍贵,健康无价。李先生的遭遇看似不幸,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吸烟者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立即戒烟;对于不吸烟的人,请永远不要开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这些都是预防肺癌等疾病的有效方法。
正如一位资深肿瘤医生所说:"肺癌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而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远离烟草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
李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生活中的每个选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希望每个人都能珍爱生命,远离香烟,拥抱健康生活!
来源:皮皮鱼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