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幂当年为了签于朦胧,据说私下递了三次橄榄枝,结果全被天娱传媒挡了回去!你能想象吗?这段没成的 “签约戏码”,至今还被粉丝翻出来讨论,里头藏的全是娱乐圈最现实的生存逻辑。
杨幂当年为了签于朦胧,据说私下递了三次橄榄枝,结果全被天娱传媒挡了回去!你能想象吗?这段没成的 “签约戏码”,至今还被粉丝翻出来讨论,里头藏的全是娱乐圈最现实的生存逻辑。
2013 年《快乐男声》总决赛,于朦胧拿了第十名,刚走下舞台就被天娱传媒的人截住 —— 这家 2004 年就立住脚的 “造星工厂”,早用李宇春、张杰的顶流之路证明了实力。谁能料到,五年后《太子妃升职记》一爆,他演的九王让全网疯狂,首播 12 小时移动端播放量破 400 万,弹幕里刷满 “九王好绝”;紧跟着 2017 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白真,又让他从 “小透明” 窜成当红小生。就在杨幂带着《扶摇》的配角资源、定制宣传方案找上门时,天娱直接甩出合约条款 —— 想走?先付够违约金!这场 “抢人战”,最后就这么卡在了一张纸上。
说白了,这哪是简单的 “挖墙脚”?天娱能在当年稳坐顶流公司,靠的是 “精准押注 + 深度绑定” 的经纪模式。李宇春到现在还是天娱的 “营收支柱”,这种长期合作让公司敢在新人身上砸资源。于朦胧刚签约时,不过是个会唱歌的选秀新人,可天娱看中的就是他 “慢热爆发” 的潜力 —— 从客串网剧到扛小成本男主,从发单曲到转型演员,背后全是公司一点点铺的资源。我认识的一个经纪人朋友说:“当时于朦胧的合约还有三年,违约金算下来得八位数,刚红的艺人哪敢赌?” 这就像两家打牌,天娱攥着 “合约王牌”,杨幂捧着 “资源筹码”,夹在中间的于朦胧,只能按捺住心动继续熬。
有人说 “天娱耽误了他的黄金期”,你看杨幂旗下的迪丽热巴、张彬彬,都是靠大剧一飞冲天;也有人反驳 “没有天娱早期铺路,他连演九王的机会都没有”。其实这种纠结早有先例:当年张杰在天娱时,不也传过合约纠纷?可最后不还是靠《我是歌手》翻了身;李宇春要是早年离开天娱,真能比现在更火吗?
娱乐圈的妙处就在这 —— 没有绝对对的选择,只有当下最合适的博弈。于朦胧后来没签杨幂,却在天娱的规划下演了《两世欢》,虽没爆成顶流,却也稳住了 “古装男神” 的定位。或许对艺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签哪家公司,而是能不能在合约的框架里,把每一个到手的角色都磨出亮点。毕竟,再厉害的公司,也扶不起不想琢磨演技的艺人;再诱人的资源,也救不了没实力接住的人。
来源: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