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说,在此之前这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但在9月10日美国保守派青年活动家查理·柯克被刺杀之后,整个美国的政治氛围、舆论导向已经发生就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中。社会普遍认为,一个普通人,仅仅因为观点不一样就被杀害,这种情况极大破坏了美国的立国之本,坚
昨天看到一个帖子,是白宫发言人卡罗琳指名道姓应驱逐方舟子:
“在中国被称为方舟子,目前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公开庆祝查理·柯克的暗杀。
方舟子对白人、基督徒、保守派、特朗普支持者和美国文化遗产表达了强烈的敌意,一贯表现出反美情绪。他应该被驱逐到中国重新加入。”
接着有人辟谣说这是恶搞,不是真的。
但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方舟子会被驱逐出美国吗?
可以说,在此之前这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但在9月10日美国保守派青年活动家查理·柯克被刺杀之后,整个美国的政治氛围、舆论导向已经发生就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中。社会普遍认为,一个普通人,仅仅因为观点不一样就被杀害,这种情况极大破坏了美国的立国之本,坚决不能容忍下去。
美国参议员约翰·费特曼说:“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有许多美国人恰好与你意见不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法西斯分子,或是他们想要推翻宪法。现在,看看查理·柯克遭遇了什么,他被枪杀了。现在我们必须要降温。”
9月16日,78岁的著名演员兼政治家施瓦辛格在南加州大学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说:“我非常、非常难过,有人因为持有不同意见就失去了生命。这简直难以置信!”
要知道,施瓦辛格可是一直是反对川普地方。
与此同时,不少发帖“庆贺”“支持”“叫好”查理·柯克被刺杀的人受到同方式的处理,有的被处分,有的被调查,有的被解雇,有的被停职,这其中有医生、教师、公司雇员、漫画家、电视评论家,最多的来自教育和医疗行业,甚至还有军人。现役陆军人力资源官员悉尼·雅克斯少校在网上嘲笑查理·柯克被暗杀,目前已经被停职等待调查。根据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思的命令,所有参与此事的军人都将被革职,毫无疑问,雅克斯未来的结局大概率是被开除出军队。
想想都可怕,这两个行业,一个育人,一个救人,如果都是一些冷血、黑心之辈,那怎么得了。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9月16日表示,“美国不会接待庆祝我们同胞死亡的外国人。如果你持签证来到这里,却为一场公开的政治暗杀欢呼,那就准备好被驱逐出境吧。”他进一步指出,此政策不仅针对现有签证持有人,也涵盖未来的申请人。卢比奥强调,访美者“必须遵守极高的行为标准”。他解释说,“我们为什么要给一个认为在公共场合杀人是好事的人发放签证?这对我来说只是常识问题。”
卢比奥强调,美国不会容忍对政治暴力的美化或支持。他语带严厉地说:“世界上总会有一些愚蠢的人,觉得谋杀他人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他遗憾地指出,这种心态甚至在部分美国人当中也存在,令人担忧。
方舟子呢?
“求仁得仁。被枪杀的科克生前一直在鼓吹枪支暴力是维护枪权必须付出的代价:‘很不幸,每年被枪杀死一些人是值得的,这样我们才能有第二修正案。'‘枪支拯救生命。'他被枪杀的瞬间正在对大规模枪击案嗤之以鼻。川普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要求全国人民跟他一样哀悼一个只会耍嘴皮的极右派网红,凭什么?
典型的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现在,方先生害怕了:
“我以前的特供会员节目说过,在美国境内的绿卡持有者只有犯有某些重罪才会被取消绿卡、遣返。我一辈子在风口浪尖上,极其谨慎,没任何犯罪记录,连交通罚单都没得过,没风险。但是如果绿卡持有者出境之后要再入境,边防就能以各种理由不让入境,所以在美国文革期间,绿卡持有者尽量别出境。”
方舟子会被驱逐出美国,回到伟大祖国吗?欢迎他回来。
笔者说过多次,最讨厌黄左鹦鹉学舌般地说什么“虽然我不支持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能够没有任何前提天然成立吗?在你有了让我说话还是闭嘴的权力后,你是否也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
现在看来,未必,起码他们就没捍卫查理·柯克说话的权利,反而用一颗子弹让他永远闭上了嘴。
言论自由保护的是用语言、论证和和平抗争表达与反驳观点的权利:如果你不同意柯克的立场,可以公开发表理由、拍影片、撰文或参与辩论,这些都是正当且受保障的表达方式。事实上,今天有无数人(包括众多左派或极左人士)都在以这种理性方式批评他,这没有任何问题。但公开鼓吹以暴力消灭异见者则是另一回事。宣称“某人该被杀、还不够”的言论,不仅违反基本道德,也越过了人心可容忍的红线,构成对生命与文明的公然侮辱。因此,谴责和阻止这类暴力言论,并非在限制言论自由,而是在捍卫一个能让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而非暴力解决的公共空间。
部分人选择以欢呼或戏谑的方式表达“快意”,甚至有人试图替这种举动辩解。然而,这些声音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常识:当一个生命因暴力而消逝,任何形式的庆祝,都是对人性的背叛,也是对生命尊严的羞辱。一个社会若容忍对死亡的欢庆,就等于默许暴力成为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工具,长此以往,善恶的界线将会模糊,文明的基石也会被侵蚀。
赞美谋杀,跨越了人类的道德底线。暴力本不该被浪漫化,对死亡的喝采更不应被合理化。这不只是对查理·柯克的尊重,而是人类普世价值最起码的坚守。
这无关立场、观点和党派,只关乎良知、道义和人性。
来源:夜读社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