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晃了晃手里屏幕碎成蛛网的iPhone 15——这场全美果粉的集体恐慌,源于华盛顿邮报凌晨曝出的消息:受新关税政策影响,iPhone在美售价可能暴涨250%。
周三早上七点,曼哈顿第五大道的苹果旗舰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拐出三个街区的长队。
举着咖啡杯的码农Mike裹紧外套对记者吐槽:“我排了四小时,不是等新款,是怕下个月要花三倍钱买旧款!”
他晃了晃手里屏幕碎成蛛网的iPhone 15——这场全美果粉的集体恐慌,源于华盛顿邮报凌晨曝出的消息:受新关税政策影响,iPhone在美售价可能暴涨250%。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拟将中国进口电子元件关税从15%猛提到70%,而iPhone 16系列超30%零部件仍产自长三角工厂。
库克连夜发内部信安抚团队,却挡不住纽约黄牛Jeremy在二手平台狂囤200台现货:“现在卖1.2万的顶配机,下个月能挂3万信不信?”
更魔幻的是硅谷程序员圈疯传的“省钱公式”:买张飞上海的机票(现价800美元)+在当地买裸机(预计售价不变)+人肉通关,总成本比本土直接买还省2000刀。
华人代购Lisa的手机今早被订爆:“旧金山的老客户让我带十部,说就当投资黄金。”
苹果三年内把45%产能迁到印度班加罗尔,但孟买理工大学的最新报告泼了冷水:印度产iPhone良品率仍比郑州富士康低18%,镜头模组还得从东莞空运。
新德里苹果店经理Raj举着拆解图解释:“你看这个钛合金边框,印度工厂打磨三次才达标,成本反而涨了40%。”
加州大学生Sarah翻出爷爷2012年的iPhone 5:“当年699美元,现在要按通胀算也就值900块,可新闻说新机要卖到2499!”
她不知道的是,中国跨境电商的“反向代购”已蠢蠢欲动——深圳华强北老板阿强在TikTok直播拆解美版与国行版:“除了毫米波天线不一样,其他零件全是中国造,不如直接海淘!”
芝加哥手机维修店挂出双语招牌:“旧机换电池打8折,比换新机划算”,老板陈师傅展示着被客户逼出来的新业务——给iPhone 14改双卡双待:“以前这技术藏着掖着,现在每天接30单改机需求。”
更绝的是纽约地铁口的手写广告:“用华为Mate60 Pro换iPhone,1:1兑换”,而三个月前这些安卓机还被嫌弃“用不了iMessage”。
华尔街分析师Tom在CNBC叹气:“当一部手机价格超过很多人月薪,什么生态系统忠诚度都是浮云。”
结语: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蝴蝶效应,正把每个人的口袋变成微观战场。或许正如Reddit热帖所说:“我们不是在抢手机,是在通货膨胀的巨浪里抓救命稻草。”
而时代广场的苹果LOGO依旧亮着,只是不知道照亮的是创新者的路,还是贸易摩擦的迷雾。
来源:富足糯米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