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我们迎来了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为“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在全球化浪潮汹涌、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当下,普通话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名片,正闪耀着愈发耀眼的光芒。
带着这份“普通话书香攻略”
轻松玩转汉字世界!
- Standard Chinese -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为“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在全球化浪潮汹涌、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当下,普通话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名片,正闪耀着愈发耀眼的光芒。
还记得去年,梦溪开卷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普通话基础知识,助力众多同学备考(插入链接)。而今年,意义更为深远。从九三阅兵的震撼人心,到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学好普通话,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扬起梦想的风帆,继续开启普通话的精彩之旅,在汉字的韵律中,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1.《汉字》
作者:“符号中国”编写组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H12/05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解析汉字的历史、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向读者展现中国文字的精髓。书中不仅梳理了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形态演变,还深入探讨了汉字与中国哲学、艺术、社会风俗的关联,并通过精选汉字案例,结合古籍文献与文物资源,揭示了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汉字的结构与演变,更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深入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于普及汉字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2.《汉字中的中国品格》
作者:高原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汉字为载体,深度解析中华文化品格的著作,通过选取80个最具中国文化代表性的汉字,从天地自然、操行修养、社会民生、宗教文化、物质文明五大主题切入,系统梳理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内核。书中不仅追溯甲骨文、金文等原始字形,揭示汉字的演变逻辑,更结合《周易》《礼记》等典籍,阐释汉字承载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例如,以“天”字展现古人对宇宙的敬畏,借“仁”字诠释儒家核心价值,通过“农”字凸显农耕文明根基。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谱——它记录着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凝聚着真善美追求、和谐共生理念与家国情怀。通过汉字这一文化基因,读者可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进而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
3.《汉字与修身智慧》
作者:刘建彪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汉字库中精选三十六个具有美育意义的核心汉字,通过解析字形字源、讲述历史故事、引用经典古诗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汉字的寓意精髓。书中每个汉字的讲解包含“汉字心能量”“四格漫画”“字形字源”“汉字通解”“汉字故事”“故事出处”“汉字古诗文”等部分,深入浅出地阐释汉字背后的文化传承与修身智慧。其意义在于,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载体,承载着古人的哲学思想与处世智慧。该书通过挖掘汉字给予后人的精神涵养,帮助读者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领悟为人处世的智慧,为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滋养心灵、重塑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启发性的汉字普及读物,也是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之阶。
4.《汉字与中国文化》
作者:胡丛欢 王英霄 冯丽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索书号:H12/053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深层关联,通过解析汉字的形体构造、演变历程及文化内涵,揭示汉字在承载和记录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书中不仅系统梳理了汉字的性质、起源与形义关系,还通过具体案例,如“孝”字体现的传统道德规范、“教”字反映的教育理念等,阐释了汉字形体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本书对于普及汉字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读者从根本上了解汉字、热爱汉字,并从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5.《悦读:轻松学汉语》
作者:杨文惠 林钰宸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汉语学习者的课外读本,以短小精炼、通俗易懂的短文或对话组成,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涵盖社会流行语、热点问题等,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将语言知识以轻松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书中设计了大量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故事和对话,如“轻松”“拖拉”“相亲”等主题,既能帮助学习者在无形中识记知识,又能开拓视野、增进情趣。本书通过趣味阅读激发学习者的持续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在反复识记中内化语言知识,提高汉语水平。同时,书中融入的文化元素和社会热点,也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是一本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汉语学习读物。
6.《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
作者:葛亮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索书号:H12/050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甲骨、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系统梳理200余个常用汉字的形义演变脉络,通过900余幅古文字例字,重点解析数字、干支及“安”“家”等典型字例的字源流变。全书分为二十个专题章节,前四章为通论,介绍汉字研究的基本观念;第五、六章以数字和干支为例,浅析常用字的构形与运用;第七至二十章每章精讲两个汉字,分析文字现象、演变规律,并纠正常见误区。
本书意义在于揭示汉字演变中被忽略或误读的现象,帮助读者去除似是而非的“常识”,重新审视汉字研究的正确方法。它不仅为文史爱好者、书法研习者提供了文字学读本,也为通识教育或大学书法教育提供了课堂读物,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7.《汉字千秋》
作者:孙述庆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2025
索书号:H12-49/050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汉字的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书中从汉字起源讲起,深入解析了造字方法(如象形、会意、形声等)、字体演变(甲骨文至楷书)、书写技艺,并探讨了古文到白话文的转型、汉语拼音的诞生、繁简之争等议题。作者通过历史案例与文化分析,揭示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独特价值,其象形表意特征承载了民族思维方式,字形演变折射社会变迁,而汉字的统一与规范更维系了文化认同。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汉字学的全景式认知,更通过“千秋”视角强调汉字的持久生命力,对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现实意义,是理解汉字文化与中华文明的重要参考书。
8.《汉字里的中国》
作者:王紫微 王木民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汉字为文化载体,精选80个最具代表性的汉字,涵盖天地自然、操行修养、社会民生、宗教文化、物质文明五大主题,系统梳理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内核。书中通过甲骨文、金文等字形演变追溯汉字本源,结合《周易》《诗经》等典籍阐释字义,如以“天”展现古人对宇宙的敬畏,借“仁”诠释儒家核心价值,借“农”凸显农耕文明根基。其意义在于,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谱——它记录着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凝聚着真善美追求、和谐共生理念与家国情怀。通过汉字这一文化基因,读者可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同时为汉字研究与文化传承提供通俗易懂的入门路径。
9.《汉字英雄(第1季)》
作者:徐涛 龚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4
索书号:I712.55/832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电视节目为基础,精选16集内容,每集聚焦13个易错或有趣的汉字,通过“十三宫”形式还原节目通关场景。书中对每个汉字展开三方面解析:一是梳理字形演变、笔画规范等文字学知识;二是通过“专家解字”阐释构字原理、文化典故及易混字辨析,如“医”字繁体含“酉”旁体现酒与药的关联;三是收录选手、评委的精彩瞬间与妙语,并附十三宫自测题。本书以趣味方式普及汉字知识,揭示汉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逻辑,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专家解字”的幽默表达,让文字学知识更贴近大众,助力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0.《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我的趣味汉字世界》
作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编著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索书号:H12-49/018
内容简介
本书依托电视节目官方词库,精选易错常用汉字与成语,通过“辨析”“起源与演变”“字里字外”等板块,系统解析汉字音形义及文化内涵。书中结合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态,展示汉字流变过程,并引用名家名篇例句,讲述汉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典故。本书以趣味化方式普及汉字知识,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提升读写准确性,加深对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延续“书写的文明传递”理念,通过图书出版深化汉字文化传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1.《语言与全球化》
作者:(英)诺曼·费尔克劳著 田海龙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H0/139
内容简介
本书将批评话语分析与文化政治经济学结合,从超学科视角探讨语言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书中聚焦全球主义话语、政府与非政府机构话语、媒体传播及反恐战争等案例,揭示了话语策略与叙事模式在全球化中的建构作用,如“再情景化”机制如何通过语篇变化推动社会变革。通过分析多地区、多层级事件,作者提出全球化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机制共存的过程,既关注民族国家再层级化,也探讨普通民众如何通过话语策略抗衡全球主义霸权。本书为语言学与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帮助理解语言在全球化中的权力关系与文化动态,是相关领域学者和学生的重要参考书。
普通话,是华夏儿女的心声共鸣,
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纽带。
翻开好书,以声为媒,
让普通话之美,在书香中绽放永恒光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