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轻松亩产2000斤,而且每亩仅需百斤肥,密度六千,棒槌六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03:09 2

摘要:事实上,早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就下发通知,提倡发展4大类作物的“绿色品种”——加快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高产稳产”的玉米绿色品种,促进绿色高效品种推广应用。

如果“多用肥料”获得玉米亩产2000斤,那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

事实上,早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就下发通知,提倡发展4大类作物的“绿色品种”——加快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高产稳产”的玉米绿色品种,促进绿色高效品种推广应用。

玉米品种在“少打药、少施肥、少浇水”的前提下,获得稳定高产和增产显著,才是玉米育种上的重大创新和重大突破。

虽然很多玉米育种人不看长远而“急功近利”,但是,总有一部分具有家国情怀的玉米育种人不急不躁、默默付出,厚积薄发。

时间来到2025年。

玉米播种密度6000株、棒槌重量0.6斤左右——比当前其它【密植小棒型】品种,穗长提升10%左右、千粒重提升10%左右,用科技示范户的话讲:棒槌“掰掉一截”也比其它品种重。

这就是玉米品种的“第六次革命”——密植大棒型品种。

过去的玉米品种有5种类型:稀植大棒型、密植小棒型、中密度中棒型、中密度大棒型、稀植超大棒型。

终于在密度6000株的前提下,有一些品种实现了【密植大棒型】——来自@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拥有知识产权的“吨粮丰”系列品种。

下面的一些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你所知道的其它玉米品种:

1)每亩施肥不超过100斤前提下,株距18厘米、穗长18厘米,平均一个玉米棒槌鲜重0.6斤左右(国标水分的籽粒0.4斤左右)。也就是说,可以把棒槌掰掉1/3左右,再对比其它“密植小棒型”品种。

2)籽粒蛋白质提升到11.5%以上,同时,籽粒粗淀粉降到72%以下——这是咱们国家所有玉米品种的发展方向。因为蛋白质提升,一是利于玉米氮肥高效利用,二是减少大豆的进口,三是增强穗腐病的抗性。

3)红轴,抗茎腐又抗穗腐。

4)抗倒伏又抗倒折——来自品种“三位一体”的优势:根系发达+茎秆韧性好+抗茎腐病能力强。可以手拉玉米雄穗而接触地面,玉米茎秆“回弹力”超强。

5)根系发达,抗旱、耐涝、抗“旱涝急转”。

很多人不知道:玉米的根系长度与地面的植株高度成正比——你总不能指望株高如同“武大郎”,根系像“武松”吧?!

玉米的根系越好,植株越高大——只要抗倒又抗折,玉米植株高大决定了抗性好且增产幅度大。知名玉米育种人汪黎明研究员、王克如研究员、郭庆辰老师、张书申老师等,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见附图)。

6)株型高光效,光合效能高,既利于提升抗性,又利于增产显著。

所有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生物产量”决定了“籽粒产量”——植物整株的重量与籽粒重量成正比。也就是一株玉米整株重量1斤=籽粒重量0.4斤左右。

只有玉米植株像“武松”,才能生物量大;同时要“高而不倒,高而不折”,解决抗倒抗折的隐患,而且,株型“下松上紧,叶片疏朗”,穗位以上节间越来越长且细,如此,大功告成。

正如下图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科研结果,玉米果穗能增大30%以上,才可以提升抗倒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好品种——如果玉米果穗“怎么也长不大”,那就是“资源浪费型”品种了(根系如同“武大郎”=株高如同“武大郎”)。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要求的“节水节肥”一亩增产几百斤粮食,需要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更好的品种,永远是下一个。

就像咱们国家去年底的“六代机”横空出世,你在2023年敢想吗?!还有,曾经被打压的华为,几年时间重回手机巅峰——而且,咱们国家的“芯片”出口世界第一。

农业方面,咱们国家一些值得我们尊敬的育种家,也总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更新、更好、更多的“真正好品种”,会源源不断涌现。

来源:十星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