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7 年,35 岁的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在担任了十年厂工会秘书后,我被提拔为房管科副科长。我们的国企规模庞大,职工近六千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晋升,实属不易,也算是年轻有为。
1997 年,35 岁的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在担任了十年厂工会秘书后,我被提拔为房管科副科长。我们的国企规模庞大,职工近六千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晋升,实属不易,也算是年轻有为。
厂里的职工宿舍分布在三个村,延绵长达三公里,近 3 千户的家属楼和 4 百间单身宿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居住体系。我所负责的工作是住房分配及维修,这可不是个轻松的差事,毕竟我的前任们都因各种问题被检察院传讯而免职。
房管科里有 70 名职工,分别归属基建办、维修办和住房办。科长是经验丰富的老领导,支部书记则是从部队退伍的军人,他们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我们接到任务要检修厂房漏水的问题。职工们看着高高的厂房,都面露难色,不愿上去。我深知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爬上了厂房,并对职工们说:“今天谁不上来服从分配,谁就下岗。”或许是被我的坚决态度所震撼,又或许是意识到工作的必要性,不论是经验丰富的老职工,还是初来乍到的新职工,都纷纷表示:“科长都带头了,我们没什么可说的。”就这样,在我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困难,圆满地完成了维修任务。
在住房分配和房改工作中,我更是亲历亲为。每一个职工的分数我都仔细计算,确保公平公正。张榜公布的时候,总是引来众多职工的关注,面对大家的审视,我心中坦荡,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偏袒和差错。期间,不乏有人试图通过送礼请客来谋取特殊照顾,但都被我严词拒绝。管理着上千万的售房资金,我时刻保持警惕,从未出现过任何违规现象。
那段时间,虽然工作压力巨大,但每当看到职工们因为合理的住房分配而露出满意的笑容,听到厂领导对我工作的称赞,我便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更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真正含义。#记录生话的那些美好##往日##人这一辈子,什么最值钱##我要上头条#
来源:老黄旅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