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彭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联合多科团队运用单孔胸腔镜技术,结合CT引导下钩针精准定位,成功为一名合并胸廓畸形、困难气道插管的复杂肺结节患者实施微创肺结节切除手术。
精准微创技术
单孔胸腔镜联合CT引导定位
近日,彭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联合多科团队运用单孔胸腔镜技术,结合CT引导下钩针精准定位,成功为一名合并胸廓畸形、困难气道插管的复杂肺结节患者实施微创肺结节切除手术。
回顾现场
病情复杂挑战重重
患者张某(化名)因体检发现肺部结节直径1cm就诊,经临床动态观察随访、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肺恶性肿瘤。然而,其胸廓先天畸形,脊柱后突伴侧弯,导致胸腔结构异常,胸腔狭小,患者不能平卧且肺功能极差,其气管直径仅为正常成年人的2/3宽,常规双腔插管通气难度极大。面对这一复杂病例,胸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放射科开展多学科会诊,最终制定“CT引导钩针定位+单孔胸腔镜精准切除”的个体化方案。
技术创新 攻克难题
手术前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精确规划穿刺路径,在CT实时引导下将定位钩针精准植入结节旁1mm处,为手术提供“导航标记”。针对气道狭窄难题,麻醉科副主任罗自立带领团队采用“单腔插管+支气管封堵”技术,确保术中通气安全。
手术中
胸外科李波主任仅通过一个约4cm的切口,将单孔胸腔镜器械置入患者胸腔,借助术前定位标记快速锁定目标,完整切除肺结节并行纵隔淋巴结采样,仅用30分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不足10ml,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健康的肺组织。
快速康复体现微创优势
得益于精准的微创操作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应用,患者术后6小时即恢复饮食,次日早上下床活动。 复查显示肺复张恢复良好,手术后第3天,患者顺利出院。张某(化名)感慨:"原本以为需要做开胸手术,甚至要到上级医院才能治疗,没想到在我们彭州市人民医院一个小孔就解决了问题,恢复得比预想快得多!"
三大创新彰显实力担当
此手术的成功开展,彰显了彭州市在肺部疾病治疗领域的三大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市多学科诊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微创与精准并重,破解小结节定位难题
面对复杂解剖结构下的小结节定位难题,人民医院创新性地将单孔胸腔镜的微创优势与CT钩针定位的精准性相结合。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更将患者的创伤降至最低,实现了真正的“微创+精准”治疗。
二、多学科协作,共克气道管理高风险
医院建立了多学科协作机制,汇聚了胸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攻克气道管理难题。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更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专业的治疗服务。
三、精细化操作,加速康复进程
手术时间的缩短,意味着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减少,为快速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精细化的操作,不断刷新手术时间记录,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美好。
下一步,彭州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引领作用,以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以高质量的学科发展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护航健康彭州注入澎湃力量。
来源:天府金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