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杀出程咬金,网红专家力挺西贝:它是最良心的企业!引发众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0:17 2

摘要:近些天,一场由 “预制菜” 引发的餐饮界论战,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知名网红罗永浩与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围绕 “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 展开激烈舆论交锋,正当这场 “罗贾之战” 热度攀升时,被称为 “红衣大哥” 的营销专家李显红突然发声力挺西贝,一句 “我敢说,

近些天,一场由 “预制菜” 引发的餐饮界论战,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知名网红罗永浩与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围绕 “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 展开激烈舆论交锋,正当这场 “罗贾之战” 热度攀升时,被称为 “红衣大哥” 的营销专家李显红突然发声力挺西贝,一句 “我敢说,西贝绝对是最干净,也是最良心的餐饮企业”,让自己瞬间陷入舆论漩涡。原本热闹的论战因这位 “程咬金” 的加入,变得更加沸沸扬扬,也让 “预制菜知情权”“餐饮企业诚信” 等话题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01 论战导火索:罗永浩吐槽西贝,10 万元征集证据​

9 月 10 日,曾创办锤子手机、因 “砸西门子冰箱” 事件闻名的网红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一篇博文,将矛头指向年收入超 60 亿元的西贝餐饮。他在文中透露,自己近期在西贝餐厅用餐时,发现店内菜品几乎都是提前做好的预制菜,且价格不菲,文末用 “真恶心” 一词表达不满,言辞犀利,瞬间引发网友关注。​

罗永浩在博文中并未止步于个人吐槽,还提出具体诉求:呼吁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餐馆明确标注菜品是否使用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同时,他公开表示 “愿意拿出 10 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这一表态迅速点燃舆论,截至当天傍晚,该博文转发量突破 5 万次,评论数超过 3 万条,不少网友留言表示 “有过类似体验,西贝部分菜品口感像预制菜”“支持老罗,消费者有权知道食材来源与制作方式”。​

从罗永浩发布的用餐照片来看,餐桌上摆放着西贝招牌的羊肉汤、烤包子、蔬菜沙拉等菜品,他在配文中提到 “这几道菜端上来时温度不一,有的明显是加热后的状态,口感也不如现做的新鲜”。作为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网红,罗永浩的吐槽自带流量,很快将西贝推上风口浪尖,也让 “预制菜” 这一原本小众的行业话题,走进大众视野。​

02 贾国龙强硬回应:晒消费单证清白,要告罗永浩​

面对罗永浩的公开吐槽,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堪称 “强硬”。9 月 11 日上午,贾国龙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长文,直接晒出罗永浩当天的消费账单 —— 账单显示,罗永浩一行共点了 15 道菜,包括莜面鱼鱼、番茄炖牛腩、西贝大拌菜等,消费金额共计 862 元。贾国龙在文中强调 “这 15 道菜没有一道是预制的,全部为门店现做”,并质疑罗永浩的动机:“用‘恶心’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词汇评价,不像是普通顾客的正常吐槽,更像是故意找茬抹黑。”​

为证明清白,西贝还迅速推出两项举措:一是在全国门店开启 “后厨直播”,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观看菜品制作全过程,从食材处理到烹饪出锅,全程透明可查;二是上线 “罗永浩同款套餐”,将罗永浩当天点的 15 道菜组合成套餐售卖,并标注 “全部现做,支持现场监督”,邀请消费者实地验证。​

贾国龙在后续采访中情绪激动地表示:“西贝一直坚持‘现做现卖’,中央厨房只负责食材预处理,比如蔬菜清洗、肉类腌制,最终烹饪环节都在门店完成,这不能算预制菜。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未经核实就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西贝品牌形象,我们打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告他诽谤。” 这番表态让 “罗贾之战” 彻底升级,双方支持者在网络上展开激烈辩论,餐饮界多位从业者也纷纷加入讨论,分析 “预制菜与现做菜品的界定标准”。​

03 局势反转:西贝营收受损,贾国龙两次道歉​

正当贾国龙的强硬回应引发更多讨论时,西贝的经营状况出现波动。据业内消息透露,受此次论战影响,西贝全国多家门店客流量明显下降,部分门店单日营业额较之前减少 30% 以上,每天总营业额损失达数百万元。更让外界关注的是,9 月 13 日,西贝苏州繁花中心店发布公告,称 “因经营调整,将于 10 月 1 日起正式停止营业”,尽管公告未提及与论战的关联,但网友普遍认为 “门店关闭与近期负面舆论有关”。​

营收压力下,贾国龙的态度出现转变。9 月 14 日,有网友曝光一段贾国龙在内部工作群的发言截图,他在群中表示 “我应对方式不对,我改”,还引用 “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的说法,承诺 “彻底向胖东来学习,提升服务与菜品质量”。这被外界解读为贾国龙的首次道歉,然而矛盾的是,他在同一发言中仍称罗永浩为 “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并未完全放下争议。​

这番 “半道歉” 言论传到罗永浩耳中后,引发对方更强硬的反击。罗永浩在当晚的直播中怒火中烧:“贾国龙一边说‘我改’,一边还在骂我,这不是道歉,是挑衅!这事没完,我会继续关注西贝的预制菜问题,直到消费者知情权得到保障。” 直播中,他再次重申 “10 万元征集证据” 的承诺,吸引更多网友参与爆料。​

迫于舆论压力,9 月 15 日,西贝官方微博发布正式道歉信,这是贾国龙方面的第二次道歉,也是西贝首次以官方名义认错。道歉信中承认 “部分菜品的加工方式与消费者期待存在差距”,并列出九项具体整改措施:儿童餐中的牛肉酱、牛肉饼改为门店现做;手撕鸡从 “中央厨房预熟” 调整为 “门店用生鸡现煮”;增加 “现做菜品” 标识,明确区分预处理与现制环节;全国门店在 10 月 1 日前完成整改,接受消费者监督等。道歉信发布后,虽有部分网友表示 “愿意给西贝改正机会”,但仍有不少人认为 “整改不够彻底,未明确回应预制菜界定问题”。​

04 李显红力挺西贝:一句言论陷舆论漩涡​

就在 “罗贾之战” 因西贝道歉稍有缓和时,营销专家李显红的发声,让局势再次升温。9 月 16 日,被网友称为 “红衣大哥” 的李显红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公开力挺西贝,文中写道:“我敢说,西贝绝对是最干净,也是最良心的餐饮企业!” 他还为西贝的价格辩护:“嫌价格太高的,就别去消费,苹果手机价格也很高,也没人骂它”,并表示 “为支持西贝与贾国龙,特意去罗永浩用餐的中粮祥云小镇店消费,体验到的服务与菜品都很良心”。​

李显红的履历颇具话题性 ——1992 年出生于贵州六盘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曾为百度、滴滴、小米、腾讯、万达等企业提供营销咨询服务,现任 “西方红” 营销咨询创始人,在自媒体平台拥有 400 多万粉丝,以 “敢说敢言” 的营销观点闻名。此次力挺西贝,他本想借此引发讨论,却没想到陷入 “一边倒” 的批评声中。​

网友对李显红的质疑集中在三点:一是 “西贝是否‘最良心’缺乏证据”,有网友反驳 “拿冰冻两年的西兰花、冷藏 3 年的牛羊肉忽悠消费者,这叫良心?”;二是 “价格类比逻辑牵强”,不少人认为 “苹果手机有明确的技术与品质支撑,西贝菜品价格高却未匹配现做体验,两者无法类比”;三是 “怀疑收公关费”,评论区高频出现 “红衣大哥收了西贝多少钱?这么卖力开脱”“一个白面馒头卖 21 元,还好意思说良心” 等质疑,甚至有网友翻出李显红过往为其他企业站台的案例,质疑其言论的客观性。​

面对批评,李显红在评论区回应 “未收西贝任何费用,只是基于客观体验发声”,还晒出自己在西贝的消费账单,但这并未平息争议。有营销行业同行私下表示:“李显红此次发声过于草率,未充分了解事件全貌就下结论,不仅没帮到西贝,反而让自己陷入信任危机。”​

05 论战背后:消费者关注的核心是 “知情权与性价比”​

这场围绕预制菜展开的论战,表面是罗永浩、贾国龙、李显红三方的舆论交锋,实则反映出消费者对餐饮行业的核心诉求 ——“知情权” 与 “性价比”。从网友的评论与反馈来看,大众并非完全排斥预制菜,而是反感 “餐饮企业隐瞒使用预制菜,却按现做菜品价格收费”。​

不少网友在讨论中表示:“预制菜本身没问题,快餐、外卖使用预制菜很常见,关键是要明确标注,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西贝人均消费近百元,消费者期待的是‘现做现卖’的新鲜体验,若使用预制菜,价格与价值不匹配,自然会不满”。还有从事餐饮行业的网友透露:“当前预制菜与现做菜品的界定缺乏统一标准,部分企业利用模糊地带‘打擦边球’,比如将‘中央厨房预处理 + 门店简单加热’的菜品宣传为‘现做’,这才是引发争议的根源。”​

对于西贝推出的整改措施,网友也提出进一步期待:“希望整改不是‘作秀’,而是长期坚持,比如后厨直播要保证无死角,菜品标注要清晰易懂”“建议行业协会出台预制菜标注规范,让所有餐饮企业都遵守,而不是只针对西贝一家”。​

06 未来走向:西贝整改待验证,论战余波未平​

截至目前,西贝的整改措施已在部分门店试点,比如北京、上海的多家门店已将儿童餐牛肉饼改为现做,并在菜单上标注 “现制” 字样。有记者实地探访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罗永浩用餐的门店)发现,店内确实开启了后厨直播,消费者扫码后可看到厨师处理食材、烹饪菜品的过程,但仍有消费者反映 “部分菜品端上来时温度偏低,疑似加热后的状态”,整改效果还需时间验证。​

罗永浩方面则表示 “会持续关注西贝整改情况,若发现未落实承诺,将继续发声”,他此前承诺的 “10 万元征集证据” 仍在进行中,已有多位网友向其提供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线索,罗永浩团队正在核实。​

李显红因力挺西贝遭遇的舆论压力仍未缓解,其社交账号下的负面评论持续增加,部分合作企业也表示 “将重新评估与他的合作关系”,这位营销专家的 “站台” 行为,最终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这场由预制菜引发的餐饮论战,虽暂未完全落幕,但已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 —— 在消费升级与信息透明的时代,餐饮企业唯有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做到 “明码实价、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认可;而网红、专家在发表言论时,也需保持客观理性,避免因片面观点陷入舆论漩涡。西贝能否通过整改挽回消费者信任?罗永浩是否会继续推进 “证据征集”?这场论战最终会以何种方式收场?一切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来源:抚资讯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