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会议上,太原亮出经验做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19:49 1

摘要:4月10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就以“思想引领、全民参与、机制创新”为主线的社会宣传活动的经验做法做典型发言,分享了近年来我市在生态环境社会宣传活动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现了全市生态环境宣教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环保铁

4月10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就以“思想引领、全民参与、机制创新”为主线的社会宣传活动的经验做法做典型发言,分享了近年来我市在生态环境社会宣传活动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现了全市生态环境宣教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环保铁军奋勇拼搏、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全景式”理论宣讲

筑牢生态文明思想根基

1

延伸触角 构建理论宣讲新格局

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团,培养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开展专题宣讲活动,自2021年以来共开展了50余场活动,受众达3万人次。特别是2024年组建“美丽中国建设宣讲团”,深入清徐经济开发区、山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并某部队等重点单位宣讲18场,听众超万人,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进企业

2

破圈传播 拓展理论学习新路径

2022年推出“红色朋友圈”微视频品牌,内容覆盖环保科普、节日纪念等,共策划制作各类微视频62个,有力带动各项工作开花结果。此外,2023年在“太原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环保微课堂”专栏,共完成8节课堂录制,分享相关环保专业知识,有效提升公众环保素养。

3

精准施策 提升宣传教育新成效

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企业职工这个“重点群体”,面向社会公众这个“广泛基础”,分层分类推进宣传教育。邀请省、市党校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提高政治站位;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基层宣讲,发挥示范作用;宣教骨干深入企业、社区等一线宣讲,引发社会共鸣。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进社区

“情境式”主题活动

掀起全民参与绿色热潮

1

聚力多元活动

精耕厚植生态文化品牌

锚定18个重要环保节点,构建起“年度有主题、季度有亮点、月月有活动”的全民参与体系。从2022年的“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到2023年的“保护汾河百米长卷绘黄河”,再到2024年开展的“‘碳’索无限·绿色生活节”,我们既延续了“全国科普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传统品牌,又创新推出“云课堂”“在线巡河”等线上活动。三年来累计举办活动200余场,覆盖群众超300万人次,让环保理念从“文件语”变成了“身边事”。

寓教于乐的全国低碳日活动

2

创新主题宣传

深耕细作文化传播精品

2024年,“六五环境日”活动中8000余名市民在生态体验中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同步启动的“绿色生活节”突破地域界限,吸引全国2.2万游客实地参与,线上直播吸引8.4万观众云端共赏,开创全民环保传播新模式。《锦绣太原城》系列短视频与《唐风晋韵》生态展板,作为山西省唯一入选作品亮相生态环境部“品鉴并州美食,感受锦绣太原”专题推介会,以“一图一视频”展现生态治理与人文底蕴的深度融合,获生态环境部干部职工“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的高度评价。

2024年六五环境日活动现场

“阵地式”开放活动

畅通公众监督参与渠道

1

从“先行者”到“示范城”

打造透明环保样本

太原市自2008年起便以开放促透明,以互动强参与。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城市之一,全市已有8家单位获生态环境部认证,截止目前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8次,参与人数达95万人次。尤其是“生态环保研学之旅”品牌,将环保课堂搬进企业,学生们变身“环保体验官”,深入环保企业“沉浸式体验”,年均吸引学生超2万人次。

沉浸式体验废弃物新生之旅

2

从单向展示到双向互动

不断丰富开放形式

在开放工作中,企业纷纷探索创新开放形式。比如,太原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推出“零距离体验垃圾变废为宝”活动,市民可亲身感受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意义;再比如,太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抖音平台开展“环保设施线上云游”活动,公众足不出户即可“走进”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多家企业常态化互动,设立“环保开放日”,邀请市民代表参与环境监测、固废处理等环节。

市民参与环保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

3

拓展“新四类”开放领域

共创社会治理新生态

通过“政企联动”模式,建立“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估验收—政府指导支持”的标准化流程,目前已完成对石化、电力等四类行业的深度调研。今年3月,晋能电力嘉节燃气热电分公司和中国石化山西太原分公司入选全国第一批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嘉节燃气热电厂

“标杆式”示范引领

激活基层环保行动自觉

1

全民动员

以示范力量带动环保实践

通过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开发主题研学课程体系,三年来,培育出“绿色文明家庭”“环保好市民”“环保小河长”等600余个先进典型。其中,“绿色文明家庭”“环保好市民”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带动基层环保行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环保小河长”关注并监督水环境治理,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环保小河长”成为公众参与环保的品牌

2

成果突破

打造生态文明荣誉体系

通过“市级培育+省级推荐+国家级认证”三级联动,娄烦县、西山示范区接连荣获全国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桂冠;太原市及西山示范区更在“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包揽“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优秀示范区”双称号,形成具有太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金字招牌”。

全国生态日活动在西山示范区举行

“协同式”志愿服务

构建共治常态长效机制

1

“绿”动四季 志愿同行创典范

市生态环境局下设12个分局,5个事业单位,在太原市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的志愿者有800余人,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700余次,参与志愿者5000余人。比如,2021年与省生态环境厅在太原植物园联合举办的六五环境日山西主场活动,200余名环保志愿者以“生态卫士”身份深度参与活动保障工作。通过前期培训的专业素养与全程饱满的服务热情,身穿统一马甲的志愿者们分工协作,累计引导接待市民6000余人次,成为活动顺畅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生动诠释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内涵。

世界无车日宣传迎来一批“小卫士”

2

擦亮名片 共建文明新范式

推出一批志愿特色品牌项目,百位市民看环保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152场,参与人次达15200余人,“跟着垃圾去旅行”“探寻污水净化之旅”等活动形式多样、体验感十足,吸引了广大志愿者的参与,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人员保障。

“探寻污水净化之旅”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

3

“碳”路先锋 解锁环保新技能

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环保培训和实践活动。“环保小河长”“小小降尘监测员”等生态环境科普项目,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环保小河长”项目在全国 270 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第九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是山西省唯一荣获该项殊荣的项目。该项目立足太原,已辐射全省11地市超20条重点河流与湖泊,参与志愿者达2.5万人,青少年占比65%,累计志愿服务超20万小时,实现了“美丽河湖志愿行动”多点开花、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环保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更通过他们的行动辐射带动家庭与社会,让更多人投身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真正实现了“我要环保”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