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了,网上有两个人坚决不能惹:木子美和罗永浩,能共识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09:45 1

摘要:昨晚刷微博,看到罗永浩又双叒叕把某大厂公关怼到原地自闭,我猛地发现:从拨号上网到5G短视频,中文互联网换了好几茬平台,但“千万别惹”的名单里,永远有且只有两个钉子户——

昨晚刷微博,看到罗永浩又双叒叕把某大厂公关怼到原地自闭,我猛地发现:从拨号上网到5G短视频,中文互联网换了好几茬平台,但“千万别惹”的名单里,永远有且只有两个钉子户——

木子美,罗永浩。

有没有夫妻像的感觉?

为什么是这俩?

一句话:别人吵架要钱,他们吵架要命——社死的那种。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把20年来的血与泪复盘清楚,顺便给00后补补课:惹了这二位,到底会发生什么。

一、木子美:把“社死”写进中国互联网辞典的女人

2003年,博客中国刚上线,大多数人还在用“心情日记”记录暗恋,木子美直接甩出一篇《遗情书》,点名道姓公开与摇滚乐手的私密细节。服务器当场被挤爆,新浪网连夜加班删帖——那是中文互联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文字也能让成年人,集体原地社死。

你以为她只是一时胆大?错。此后20年,她把“写谁谁社死”练成了精准打击:

1. 2010年,微博内测期,某IT大佬私信她“约吗”,她直接把聊天记录截图挂出,对方上市路演当天,被记者追问“约炮门”,股价破发。

2. 2015年,自媒体融资热,一个知名VC在酒桌上说她“靠身体换流量”,三天后长文《某机构合伙人如何一边讲女权一边物化女性》出炉,该VC随后被LP电话质询,基金二期募资告吹。

3. 2021年,直播带货正火,某头部主播团队想“蹭热点”炒CP,被她一句“他先问我要不要试吃壮阳药”怼回,品牌方连夜撤掉刚签的千万级合同。

木子美的恐怖在于:她手里永远有“原始素材”——聊天记录、语音、甚至十几年前的邮件。她从不空口说白话,一出手就是PDF+时间轴,律师看了都摇头。网友总结:惹她≈主动申请“互联网凌迟”,一刀一刀全是实证。

二、罗永浩:真还传男主,嘴炮届的核武器

如果说木子美用“证据”让人社死,罗永浩就是靠“逻辑+情绪”把人怼到怀疑人生。从新东方GRE课堂到抖音直播,他干碎了无数对手,留下一地金句和股价。

1. 2011年,西门子冰箱门事件。用户抱怨“门关不严”,西门子官方嘴硬“个别案例”。罗永浩当场抡起大锤,把三台冰箱砸在北京总部楼下,直播观看人数破千万。一周后,西门子全球总裁出面道歉,召回费用超5亿。

2. 2014年,王自如Zealer评测T1“不推荐”,老罗直接邀请公开辩论,3小时直播,从屏幕亮度聊到评测机构独立性问题,王自如当场被怼到“OK,OK,我们确实收了厂商钱”。Zealer此后估值腰斩,投资人连夜改条款。

3. 2020年,“真还传”最火时,有自媒体暗讽“老赖作秀”。老罗甩出银行流水+还款明细,反手把对方公号主告上法庭,索赔300万。案子还没开庭,号主就发文道歉,标题只有四个字:《罗老师,对不起》。

罗永浩的杀伤力,在于他把“吵架”做成了降维打击:准备材料比律师还细,表达欲比脱口秀演员还强,关键他还真有时间陪你吵——从凌晨1点怼到早上7点,中间不忘发三条微博预热。网友神评:“老罗吵架像做产品,迭代快,补丁及时,对手还在内测,他已经OTA三次。”

三、20年未解之谜:为啥还是他俩?

平台换了,流量散了,木子美和罗永浩却像互联网里的“常量”。原因无非三点:

1. 手里真有“料”

木子美保存了20年聊天记录,老罗存了每一张发票、每一封邮件。别人打嘴炮,他们甩证据,怎么赢?

2. 自带“流量永动机”

木子美的话题性=两性+隐私+名人;罗永浩=创业+债务+打脸。每一个关键词,都能让算法高潮,平台也乐于推流。

3. 心理优势碾压

木子美早把“名声”二字看通透,老罗则把“打脸”当日常更新。一个不怕社死,一个不怕翻车,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怎么打?

四、彩蛋:如果不小心惹了怎么办?

网上有人总结“逃生指南”:

1. 第一时间删帖、注销、改名,别心存侥幸。

2. 连夜写道歉信,态度要诚恳,字数别少于2000。

3. 把“罗老师/木子美老师”五个字写进标题,方便他们检索到——被当事人亲自转发,比被网友考古下场好多了。

当然,最稳妥的方案只有一句:能不惹,就不惹。

五、留一个互动

20年过去了,中文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年的BBS和博客,但“别惹木子美和罗永浩”却像底层协议一样,被写进每一代网民的潜意识里。

你同意这份“避坑名单”吗?或者,你亲眼见过哪些“不信邪”的勇士?

留言区敞开,说说你记忆里最经典的那一场“互联网翻车”。

来源:作家杨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