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微塑料,无孔不入!南开/麻大团队首次证实,植物可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微塑料并积累,我们常吃的蔬菜里就有不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21:14 1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在人类的大脑、肺、肝脏、胎盘等多种多样的器官中发现微塑料(MP)的存在,并逐步找到了微塑料与疾病进展之间的联系。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在人类的大脑、肺、肝脏、胎盘等多种多样的器官中发现微塑料(MP)的存在,并逐步找到了微塑料与疾病进展之间的联系。

记得几年前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以美国人饮食为基础,统计了人类的微塑料摄入,发现我们平均每周就要吃掉5g微塑料,相当于生啃一张银行卡。

我们还能逃离塑料吗?

可以说,微塑料可不是减少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使用就能避免的。今日,《自然》杂志发表了来自南开大学汪磊/孙红文团队、麻省大学邢宝山团队的研究论文,科学家们首次证实,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并积累在叶片中,这些微塑料或被我们直接摄入、或通过食物链沉积在我们食谱中的其他食材内,最终进入人体。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采集的植物样本就来自天津的几个地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周边采集的蔬菜中,微塑料的含量高达104ng/g干重。

论文题图

微塑料,指的是颗粒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平时我们说起微塑料,更多关注的都是水中的微塑料污染,但其实,空气中也含有非常多的微塑料颗粒。根据统计数据,在巴黎、上海、南加州和伦敦收集的空气样本中,微塑料含量可达0.4-2502个/m³。

从结构上来说,植物的叶片有足够的能力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研究者们猜测,植物能够直接从空气中吸收塑料颗粒。

研究者在天津的三个不同地点收集了植物叶片,包括涤纶工厂、公园和大学校园,检测了叶片中的微塑料颗粒,均监测到了常见微塑料颗粒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尤其是在污染较严重的工厂周边,PET颗粒浓度可高达5.03x103-6.10x104ng/g干重。研究者还在9中常见蔬菜中检测到了PET,其中露天种植的蔬菜PET微塑料浓度为2.48x10233ng/g干重。

9种蔬菜中检测到的PET颗粒浓度

研究者追踪了植物叶片吸收微塑料的过程,发现微塑料经叶片气孔进入,通过质外体途径进入维管束,且微塑料颗粒会在叶片的毛状体中积累,不容易顺植物茎秆进入根部。叶片是绿叶蔬菜的主要可食用部分,这提示我们植物叶片吸收的微塑料颗粒很容易顺食物链富集。

此外,研究者通过培育实验发现,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微塑料的速度要比根部更快、沉积量更大,说明叶片吸收可能是植物中微塑料富集的主要形式。

微塑料进入植物叶片的途径

微塑料颗粒富集在叶片的毛状体(trichome)

微塑料可真是无孔不入了,现在大家看到盘中菜或许也会感到一些不知所措。

不过我们对微塑料危机的了解还非常浅显,不同食物中含有多少微塑料、多少会被人体吸收、各个器官富集微塑料的水平差异、以及微塑料的安全阈值都尚未确定。

参考资料:

[1]Li, Y., Zhang, J., Xu, L. et al. Leaf absorption contributes to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plant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831-4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909-3

本文作者丨代丝雨

来源:奇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