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1类创新药物HRS-1893迎来重大突破——江苏恒瑞医药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就该药物项目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近80亿元人民币,东南大学器官芯片技术参与完成了部分体外筛选工作。该合作不仅让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果获得国际认可,更让
近日,1类创新药物HRS-1893迎来重大突破——江苏恒瑞医药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就该药物项目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近80亿元人民币,东南大学器官芯片技术参与完成了部分体外筛选工作。该合作不仅让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果获得国际认可,更让东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器官芯片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作为拟用于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创新药物,HRS-1893其核心机制是心肌肌球蛋白(Myosin)选择性抑制剂。2020年,恒瑞与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团队进行合作,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器官芯片技术进行细胞活性筛选。
器官芯片技术通过模拟人体器官的多细胞组成、生理微环境及跨器官联动,能够显著提升生理相关性,优化实验效率、降低成本。技术团队在短短8个多月内,累计共筛选9批次上百个化合物——通过精准评估药物对心脏器官芯片收缩振幅及钙瞬变峰值的影响,进行了高效的筛选,帮助筛选了一批重点分子,其中包括HRS-1893。
2023年5月底,HRS-1893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成为国内首款使用心脏器官芯片数据获批临床试验的新药。
根据公开信息,恒瑞医药将收获首付款(含现金和股权)及近期里程碑款总计7500万美元,后续还可获得最高达10.13亿美元的与临床开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潜在付款总额近80亿元人民币。
这一海外授权成果,不仅是恒瑞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持续深化拓展,也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攻关迈向产业应用、从高校平台走向国际舞台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全球心肌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创新协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顾忠泽教授领衔的器官芯片团队自2011年便开启技术攻坚,历经十年深耕,在高精度跨尺度三维打印、功能性细胞外支架材料、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可控。为推动器官芯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2021年东南大学创新采用“团队+技术”整体转移模式,促成器官芯片项目成果转化,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一举措为器官芯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坚实桥梁。
目前,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带领的器官芯片团队研发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部分领域更实现“领跑”,创下四项“第一”:国际上第一个太空心血管器官芯片的发射和在轨检测、我国第一个采用器官芯片数据获批IND(新药研究申请)的新药——恒瑞HRS-1893、第一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第一个应用于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的全自动化成像系统。
未来,团队将依托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深耕技术创新,研发更多高仿真的体外人源化生理、病理模型,同时持续携手更多创新药企,为全球药物创制和精准诊疗开辟更多新路径,让科研技术赋能全球健康事业,助力更多中国创新药物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葛思佳 吴涵玉 伍晓月)
来源:江苏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