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水土育一方珍品,一片匠心铸就金字招牌。从崇明大米的清甜软糯,到南汇水蜜桃的馥郁多汁;从松江大米的地标认证,到马陆葡萄的科技赋能……在大都市的广袤田地里,上海农业品牌正用“绿色”与“安全”的双重基因重塑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底色。即日起,我们推出“绿色品牌故事”
一方水土育一方珍品,一片匠心铸就金字招牌。从崇明大米的清甜软糯,到南汇水蜜桃的馥郁多汁;从松江大米的地标认证,到马陆葡萄的科技赋能……在大都市的广袤田地里,上海农业品牌正用“绿色”与“安全”的双重基因重塑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底色。即日起,我们推出“绿色品牌故事”系列,看上海在都市与田园的共生中,书写农业品牌的时代答卷。
在奉贤柘林这片被阳光照耀、被海风轻抚的土地上,上海曹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十几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诉说着一个农业品牌属于自己的关于梦想、坚持与创新的动人故事。
怀揣理想投身绿色农业
投身绿色农业之前,曹野农业董事长张向东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工业设施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在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之时,他却选择了转身,投身于他并不熟悉的绿色农业领域,这一决定,源于彼时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责任感。张向东深知,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绿色农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契机发生在2008年,机缘巧合之下,张向东来到奉贤柘林游玩,被当地新鲜美味的农家菜和原生态的农产品吸引,“当时感觉特别好,和我们平时在市区吃到的完全不一样”。
经过考察,背靠碧海金沙,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的柘林深深吸引了张向东,于是他承包下当地近400亩土地。“一开始没有把它当作生意,也没有考虑这笔投资后续的市场前景和收益。”张向东说。
进入农业这片陌生的领域,张向东选择先咨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在交流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有机食品”这一概念,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一切源于自然的有机蔬菜深深吸引了他,让他对于要种出怎样的农产品有了明确的目标——要种出绿色、安全的有机蔬菜。
从源头开始改良土壤
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却发现实际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经过检测和调研,张向东发现,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种出优质的有机农产品,就必须先改善土壤质量。
作为他实现绿色农业梦想的起点,他着手对这片土地进行改造,用两年时间种豆科植物,种三叶草或休闲养地,“我们一直很耐心,没有急于求成,只是不断地翻地、满灌、晒干、再满灌,逐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不仅如此,张向东还经常去国外考察,拜师讨教,学习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方法。为此,曹野农业还引进移动式秸秆粉碎机及有机肥发酵设备,自行生产有机肥,保障投入物品的安全性及有机肥发酵腐熟的完整性。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这片土地终于被改造成了适合有机蔬菜生长的沃土,曹野农业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如今,企业的有机蔬菜有着严格的种植管理及生产加工筛选环节,保证安全健康,还直接供应到盒马鲜生、OLE、奥乐齐等专业卖场、超市,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品尝到最新鲜的自然美味。
深耕垂直赛道,聚焦南瓜品类
开始的那几年,企业还处在摸索阶段。“最多的时候,我们种植的有机蔬菜超过90种,不仅种植、管理成本高,质量也无法保证。”张向东表示。
当时杂而不精、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种的状况,促使公司决定要深耕垂直赛道,找到一个更具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单品来聚焦。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适合种植的作物,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既美味又健康的农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13年在新西兰考察时,张向东尝到了当地的艾瑞吉南瓜,软糯香甜的口感让他惊叹。“从小吃的南瓜,基本上都是‘水趴趴、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但是这种南瓜的口感和味道完全不同。”张向东不禁感叹原来南瓜和南瓜之间的差别那么大。
又在国内外多番考察后,南瓜这一群众基础深厚,耐储存、耐运输、营养丰富且具有成熟标准化、商业化生产、运营模式的蔬菜品类成为公司下决心大力开发的产品。
一开始,曹野农业从新西兰引进了一批鲜品南瓜,放在商超推广售卖,不到半年时间,这一品种的南瓜需求量大增,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欢迎,一度卖到缺货。张向东表示,为了能够稳定供货,他们必须深耕南瓜种源,让这一优质的品种能在国内稳定种植。
育种创新打造南瓜科技先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想深耕南瓜产业全链条服务,最核心的工作是育种。2015年起,公司相继成立艾瑞吉南瓜研究所和南瓜育苗技术中心,期望以南瓜全产业链为主轴,将奉贤南瓜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艾瑞吉南瓜研究所由上海交通大学农生学院教授武天龙任所长,通过收集世界各地优质的南瓜种源丰富自有的种质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对种质进行驯化杂交,深耕南瓜育种。
南瓜育种的科技创新,为曹野农业的南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多年来,企业已积累万余份育种材料,提炼出近百对高纯度的父、母本材料。通过不同排列组合反复测试筛选新品种,联合体每年要种植2000多种不同的南瓜。
育种繁种制种上的不断突破,让科技成为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公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南瓜种源培育方面走在前列。“以上海作为种源基地和研发中心,通过与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基地的合作,实现了南瓜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张向东表示。
2019年,以曹野农业的南瓜为代表的奉贤南瓜成为上海第一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产品。
品牌建设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柘林位于东海之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冲积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恰好有利于南瓜果实淀粉含量的积累。企业在柘林基地的56亩大棚里,每年能够产出近100吨南瓜,除少量观赏南瓜之外,九成以上都是口感甜糯的鲜食南瓜。
经过多年的改良培育,曹野农业选育的“皇家一号”“香菱”“粉黛”“艾美”“蛋黄”等十余个品种通过品种认定,主打的“皇家一号”南瓜呈纺锤形,果皮为灰绿色,具有浅色斑纹,一口咬下,质地细致紧密,吃口滑糯,味道甘甜,清香怡人,非常适合上海人的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蒸熟之后的南瓜口味更加多元化,初闻有股淡淡的板栗味,细品后还有红薯的粉滑,用勺子轻轻一压就成南瓜泥,不仅能够还原南瓜本身鲜美的味道,还能最大程度品尝到其香甜软糯。
如今,曹野农业已有16个南瓜新品种通过认定,并拥有5项南瓜相关的发明专利,企业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一系列荣誉。企业当下正积极探索南瓜的深加工和衍生产品开发,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将南瓜加工成各种美味的休闲食品、南瓜面条等衍生产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更提升了曹野农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上,曹野农业通过举办南瓜文化节、品鉴推介会等活动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市场知名度。同时,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公司还计划打造“南瓜小镇”,开展观光采摘、亲子研学等活动,形成一整套南瓜品牌IP。
协作融合打造南瓜产业联合体
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曹野农业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通过产业引领、合作社服务、农户参与的模式,致力于打造奉贤南瓜产业联合体。
在联合体的分工中,曹野农业统一制定营销战略、经营规划、生产技术及收购标准等,及时发布订单价格、收购时间等信息,还要负责最终将农产品及衍生加工品推向市场。
联合体内的种植农户则按要求进行标准化种植生产,全过程按规范实施,最终产出达到收购标准的奉贤南瓜,实现优质优价效益。依托曹野农业的现代管理模式和专业人才优势,联合体对成员实行集约化管理,统一规划种植、统一种源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采购、统一价格销售,使小农户生产更加集约节约。
不仅是南瓜,企业还通过柘林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逐步实现水稻与南瓜轮茬种植生产。“我们的南瓜每年2、3月播种,6月可以采收,与水稻的作业时间刚好岔开。”张向东介绍,“曹野农业将不断培育适合上海地区水稻田种植的南瓜品种,让农民一块地能有两茬收益,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带动农户增收。”
文:陈祈
来源: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