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和10000元养老金,差距出在哪里?七大因素决定养老金高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5 18:46 2

摘要:别人拿上万元养老金,你却只有1000多元,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有人说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待遇水平的高低和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密切相关。别人养老金高,肯定是这两个数据高。

别人拿上万元养老金,你却只有1000多元,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有人说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待遇水平的高低和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密切相关。别人养老金高,肯定是这两个数据高。

其实,决定养老金高低的绝不止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至少受七大因素影响。

第一,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缴费年限都是一个重要参数。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多。

缴费年限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缴费基数,很多博主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最重要,缴费档次低一点都没关系。

所以,千万别有交满15年,就坐等退休的想法。如果只交15年,你的养老金可能就不高了,有能力还是不要断缴,尽量交的时间长一点。

第二,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前,将工龄算作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一般过渡性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较高,这会拉高养老金。城镇职工才有视同缴费年限,而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会比较多。

第三,缴费指数。缴费指数=当年缴费基数÷缴费当年的上年度社平工资,举个例子,2023年广东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9167元。2024年广州缴费基数下限为5500元,珠海下限为4767元。

如果都按下限缴纳,广州一名职工的缴费指数就是0.6,珠海一名职工的缴费指数就是0.52。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就越高,那基础养老金也就更多。

当然,我们最后是按平均缴费指数,它的计算公式是:平均缴费指数 = 所有年度缴费工资指数之和 ÷ 缴费总年限。

第四,养老金计发基数和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原来养老金的计算主要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2019年改革后,要求使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但为了实现平稳过渡,有些地方采用了养老金计发基数。

所以,在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有些地方用的是计发基数,有些地方用的是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不管用哪个来计算,社会平均工资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社平工资都超过了1万元,所以他们的养老金会偏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想到这些城市退休的原因。

第五,个人账户缴费基数。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是按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是个人缴费总额的40%进入个人账户。

比如2024年广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7501元,缴费基数下限为5500元。如果按上限交,每月个人账户就有2200元。按下限交,每月个人账户就是440元。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的钱就越多,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第六,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这个就是你交的养老保险费用,每年都有一个利率,然后产生利息。这个记账利率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多了,前几年超过了8%,2022年还有6.69%,2023年下降至3.97%,仍然是很高的水平。早期交的比较多的参保人,利息就比较多,养老金也会多。

第七,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之前基本上是固定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和50岁退休,计发月数分别为139个月,170个月,195个月。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现在退休新规实施,每个人的退休年龄就不固定了。

看到没有,影响养老金高低的核心因素还是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其次就是退休地,退休年龄。

来源:财话连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