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爱童】“青春不迷茫——倾听共情解心忧·情绪管理筑防线” 潜江市浩口镇苏港中学心理健康日活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09:11 1

摘要:“想跟爸妈说说学习上的压力,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偶尔会因为家庭情况难过,却只能自己憋着”——这些藏在青少年心底的困惑,使他们在亲子沟通、情绪调节等方面面临更为突出的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9月16日,依托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在潜江市民政局、市未成年

“想跟爸妈说说学习上的压力,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偶尔会因为家庭情况难过,却只能自己憋着”——这些藏在青少年心底的困惑,使他们在亲子沟通、情绪调节等方面面临更为突出的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9月16日,依托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在潜江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及市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的专业指导下,益加社工联合浩口镇未成年人心理服务流动站、浩口原种厂未成年人心理服务流动站,构建“专业指导+社工执行+站点联动”的服务模式,走进浩口镇苏港中学,为九年级学生开展两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活动以倾听、表达与共情为核心,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注入“温暖能量”,尤其为困境儿童群体搭建起心理支持的桥梁。

上午场・九(7)班:

“倾听・表达・共情”,解锁亲子沟通“心密码”

上午9点,上课铃声刚落,刘社工便带着彩色教具走进九(7)班教室。“大家先看一段视频,然后说说视频里的同学和家长,问题出在哪里?”随着屏幕上播放《小欢喜》中“方一凡考试失利被妈妈指责”的片段,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

“我觉得妈妈太急躁了,根本没听方一凡解释!”小杰率先举手发言。小杰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日常由奶奶照料,“上次我期末考试没考好,奶奶虽然没骂我,但总唉声叹气。其实我想跟她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小杰的话引发了不少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刘社工顺势引导:“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让自己‘想说的话’被家人听见。”

在“解析亲子沟通密码”环节,社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沟通情景卡”,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不同情景下的“错误回应”与“正确回应”。在围绕“父母拿自己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这一情景的讨论中,小组代表小虎分享道:“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说‘你总觉得别人好,那你认他当儿子好了’,结果爸妈反而更生气。现在学了社工教的‘非暴力沟通’方法,以后我会试着跟家长说‘你每周都会提3次隔壁小星的成绩(陈述事实),这让我觉得自己做得再好,在你眼里也不够好(表达感受),你能不能多夸夸我的进步呀(提出需求)。”

最受同学们期待的“压力释放大作战”环节如期开启,每位同学都领到了彩色气球与彩笔。“把最近让你睡不着觉、皱眉头的烦心事写下来,不用署名。”社工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只剩下笔尖划过气球的沙沙声。有的同学写下“奶奶生病住院了,我特别怕她出事”,有的写下“每次模拟考试都会紧张到肚子疼”,还有的写下“爸妈总说‘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特别怕让他们失望”——这些心声中,不乏困境儿童因家庭支持薄弱而产生的焦虑与担忧。

当所有气球都写满烦恼与忧愁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整齐列队。随着“3、2、1,释放!”的口号响起,气球破裂声与同学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写的时候鼻子有点酸,但踩爆气球的瞬间,感觉心里的石头一下子就砸开了!”小丽揉着笑红的脸颊说道。

活动最后,社工还教大家学习“呼吸放松操”:双手交叉放在腹部,吸气时感受肚子慢慢鼓起,呼气时想象压力随着气流一同排出,重复该动作5次。这一简单易操作的放松技巧,能帮助同学们在日常紧张情绪中快速调节状态,尤其适用于困境儿童在面对家庭、学习双重压力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

下午场・九(5)班:守护“心情小房子”,学会做情绪的“小主人”

下午3点,九(5)班教室里,王社工的PPT上展示着“心情小房子”的示意图:“屋顶代表开心,墙壁代表平静,地下室代表难过,阁楼代表生气——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你们的‘心情小房子’里,住了哪些‘情绪客人’?”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同学们瞬间理解了情绪的多样性,也为困境儿童群体提供了具象化的情绪表达载体。

针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儿童因家庭支持不足、情感陪伴缺失易出现的)情绪积压问题,社工重点讲解了“情绪管理魔法包”的使用方法。“当你感觉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先做‘情绪温度计’测试——用1到10分,给当下的情绪强度打分。”她举例说明:“如果是‘被同学起外号’,情绪分达到8分,那就用‘宣泄法’: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或者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再撕掉,释放负面情绪;如果是‘担心考试’,情绪分在5分左右,就用‘转移法’:听10分钟自己喜欢的歌,或者闭目养神5分钟,让大脑暂时从焦虑中抽离,放松下来。”

在“情绪卡片分类”游戏中,同学们每人领到写有不同生活情景的卡片,需要将卡片分别归类到“开心”“难过”“生气”“紧张”“平静”“惊讶”六个情绪类别中。在讨论“父母吵架”“拿到奖状”“被老师冤枉”等情景时,不少同学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爸妈上个月吵架,我躲在房间里,特别害怕。”来自困境家庭的小林小声说道,“今天学到了‘自我安慰法’,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可以抱着玩偶,跟自己说‘他们只是意见不一样,不是我的错’。”社工立刻肯定了小林的想法,并邀请其他同学分享“如何帮助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有的同学说“会陪他一起出去散心”,有的同学说“会给他带喜欢的零食,跟他聊聊天”,温暖的互动让教室充满暖意,也让困境儿童感受到同伴支持的力量。

最后开展的“我的情绪太阳花”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收获了专属“心理能量”。大家在印有太阳花图案的卡纸上,于花瓣部分写下“鼓励自己的话”与“缓解情绪的方法”,从自我肯定与实际应对策略两方面,为自己构建心理支持体系。

活动结束时,社工将同学们的“情绪太阳花”统一贴在教室后方的“心情墙”上:“这幅‘情绪太阳花’作品会一直留在这儿,当你们需要鼓励时,就过来看看;如果发现同学需要支持,大家也可以补充新的‘能量花瓣’,让这里成为咱们班的‘心理能量站’。”

多方联动筑防线:从“单次服务”到“长效守护”

两场活动结束后,苏港中学的班主任们向社工反馈:“以前总觉得孩子叛逆、不爱说话,现在才知道他们心里藏着这么多心里话,尤其是一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更需要这样的心理疏导活动,太有必要了!”

青春的成长之路难免遭遇风雨,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正是为青少年撑起的一把“保护伞”,对困境儿童而言,更是抵御心理阴霾的重要支撑。未来,依托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益加社工将在市民政局的专业指导下,带着专业服务与温暖关怀,走进更多学校、深入更多家庭,以倾听搭建理解的桥梁,以陪伴驱散心理的阴霾,助力每一位青少年——尤其是困境儿童群体——都能在阳光下挺直腰杆,自信迈向未来!

来源:益加社工

相关推荐